說到我家那棵紫藤,養好幾年,為讓它能多開點花,在肥料這事兒上,我確實是下點功夫,也走些彎路。今天就跟大家嘮嘮我是怎么給它喂“飯”的。
春天的忙活
每年開春,大概就是天氣暖和起來,看到紫藤的芽苞有點鼓起來,蠢蠢欲動的樣子,我就知道該忙活。這時候它剛睡醒,又要準備開花,肯定需要營養。
我一般會先松松土,就在離根遠一點的地方,輕輕扒拉開表面的土。然后,我會用點那種發酵好的有機肥,比如自己漚的餅肥水,或者買的那種顆粒狀的有機肥。有時候也會摻點骨粉,聽說那玩意兒對開花磷鉀含量高點嘛
施肥的時候我特別小心,不敢直接撒在根上,怕燒苗。我通常是繞著樹根挖一圈淺溝,或者挖幾個小洞,把肥料埋進去,再蓋上土。量不能多,薄肥勤施是關鍵,我寧可隔個十天半個月再來一次,也不敢一次給太多。弄完之后,肯定要澆點水,幫助肥料化開,讓根能吸收。
基本上,整個春天,特別是開花前,我會這樣操作個兩三次。
夏天的“休息”
到夏天,天氣熱得不行,特別是最熱那段時間。我觀察到紫藤好像長得也慢,葉子看著也沒那么精神。這時候,我就基本不給它施肥。
為啥?大熱天,植物根系活動也弱,你給它大補,它吸收不,堆在土里,再加上高溫高濕,很容易就把根給燒壞。所以夏天我主要是保證澆水,讓它別干著,至于肥料,就讓它歇歇。
秋天的“進補”
等到秋天,天氣涼快下來,大概九十月份。這時候紫藤雖然不開花,但也是積累營養,為來年做準備的時候。我就會再給它施一次肥。
這回施肥,我還是偏向用有機肥,比如腐熟的農家肥,或者堆肥。這回可以稍微多一點點,算是給它過冬前儲備點能量。方法跟春天差不多,也是埋在根部周圍,然后澆透水。
冬天的“靜養”
冬天,我們這兒室外地栽的紫藤葉子都掉光,進入休眠期。這時候它基本不生長,對肥料也沒啥需求。整個冬天我啥也不干,就讓它安安靜靜地睡覺,養精蓄銳。
一些心得體會
養紫藤施肥這事兒,我感覺就是:
- 不能心急: 不是說你今天施肥,明天就開爆花,這是個慢功夫,得一年年養著。
- 寧少勿多: 尤其是剛開始養,把握不好量,就少給點,總比燒死強。
- 看苗施肥: 植物狀態好的時候,吸收能力強,可以適當給點;狀態不比如夏天蔫蔫的,或者剛移栽,就別急著施肥。
- 有機肥為主: 我個人感覺有機肥溫和,肥效也持久,對改良土壤也有好處。化肥偶爾用點補充微量元素還行,不能常用。
我也是邊養邊摸索,一開始也犯過錯,比如夏天施肥導致葉子發黃。后來慢慢琢磨,看資料,問問老花農,才逐漸有點心得。反正養花就是個實踐出真知的過程,多觀察,多動手,慢慢就知道怎么跟你的花兒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