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來嘮嘮我自個兒搗鼓蘆薈水當肥料這事兒。
起因挺簡單的,就是家里那盆蘆薈長得太瘋,老葉子賊厚,新葉子又頂出來不少,看著有點擠。有天瞧著實在礙眼,就順手掰幾根最底下的老葉子下來。扔怪可惜的,放那兒也沒用,就想起以前好像在哪兒聽人說過,這玩意兒能弄水澆花。
動手搞起來
手頭沒啥高級工具。啥榨汁機?沒有。就一把菜刀,一個舊碗,一塊紗布。
- 第一步:先把掰下來的蘆薈葉子洗干凈,主要是外面那層灰。
- 第二步:用刀把蘆薈兩邊的刺剌剌給削,然后把皮也剝掉,就留下里面那透明的、黏糊糊的肉。弄得滿手都是黏液,滑溜溜的。
- 第三步:把蘆薈肉切成小塊,扔碗里,找個勺子或者搟面杖啥的,使勁搗!搗成爛泥巴糊糊那樣。這步有點費勁,那玩意兒韌性還挺強。
- 第四步:搗得差不多,看著黏稠得很。我估摸著這肯定不能直接用,太“補”容易燒根。就往碗里兌水,兌多少?我也沒量,就憑感覺,大概是弄出來那點蘆薈糊糊體積的幾十倍水,攪和勻,看著就是稍微有點稠度的淡綠色水。我記得有人說1比100,有人說1比30,我就取個大概齊,寧稀勿濃嘛
- 第五步:找塊干凈的紗布(就是蒸饅頭那種),把兌好水的蘆薈糊糊過濾一下,把那些沒搗碎的渣子濾掉。這樣澆的時候不容易堵住土,也好看點。濾出來的水,就是我要的“蘆薈液肥”。
澆花實踐
弄好就得用。我一般是早上或者傍晚弄這個,大中午太陽曬著,澆啥水都不太就拎著這碗“特制肥水”,給我陽臺上那幾盆綠蘿、吊蘭啥的澆點。也沒澆透,就是在盆邊土上澆一圈,離根遠點兒。
注意,這玩意兒我就是偶爾用一次,大概一個月最多搞一回。平時澆水還是老規矩,土干再澆,別沒事就瞎澆水,蘆薈本身就是耐旱的,用它的汁液也得想著植物習性。
效果咋樣?
要說效果多神奇,那真是吹牛。用一兩次后,感覺葉子好像是比以前稍微油亮點?心理作用也說不定,哈哈。反正那幾盆花沒出啥毛病,沒黃葉也沒爛根,長得還挺正常的。
我覺得,這蘆薈水主要就是圖個廢物利用,給土里補充點它自帶的那些東西,肯定比不上買的專用肥料效果快。但自個兒動手弄弄,看著那些掰下來的葉子沒浪費,也挺有意思的。
你要是家里蘆薈也泛濫成災,或者就是想找點事干,可以試試。成本基本為零,就是費點功夫。記得一定要兌很多水稀釋,別弄巧成拙把花給“補”壞。就當是給平淡養花生活加點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