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嘮嘮嗑,說說我最近在搞的“肥料兩制”實踐,別想歪,不是啥高科技,就是關于化肥使用的一些土辦法,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和教訓。
事情是這樣的,前段時間,我家的地,種的菜長得死氣沉沉的,葉子也黃,產量也不行,愁死我。一開始我還以為是缺水,猛澆水,結果更糟。后來村里的老把式跟我說,你這是肥料沒用對!
他說現在都講究“肥料兩制”,啥意思?簡單說就是“實名購買,限量使用”。以前化肥隨便買,想用多少用多少,浪費不說,還污染地。現在不一樣,得登記,而且根據你地的大小,有個推薦用量,不能超標。
我一聽,覺得有道理!就開始琢磨這事兒。我就去鎮上的農資店,這回可不敢隨便買,老老實實跟老板說情況,老板問我家地的情況,給我推薦一種復合肥,說是適合現在的季節和作物。
買肥,我就開始琢磨咋用。以前都是憑感覺,一把一把撒,現在不行,得按量來。我就在網上查資料,各種看視頻,學習人家咋算用量,咋施肥。這學習的過程可真夠嗆,公式一堆堆的,看的我頭都大。還是找村里的技術員,手把手教我,才算弄明白。
具體咋操作?我把地分成小塊,每塊算好面積。然后,根據推薦用量,算出每塊地應該用多少肥。我用個小桶,稱好肥料,然后均勻地撒在地里。可別小看這撒肥,也是有講究的,要撒的勻,不能一塊多一塊少。
我還學著人家,搞點“底肥”。啥是底肥?就是在種菜之前,先把肥料撒在地里,然后翻地,讓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這樣做的好處是,菜苗長出來的時候,就能直接吸收養分,長得壯實。
用“肥料兩制”之后,還真別說,效果是真不錯。菜苗明顯比以前綠,長得也快。后來收成的時候,產量也比以前高不少。周圍的鄰居都問我,是不是用啥好肥料,我都笑著跟他們說,用“肥料兩制”唄!
這中間我也踩過一些坑。比如,有一次我算錯用量,結果菜苗燒死不少。還有一次,我買的肥料質量不用之后效果不明顯。買肥料一定要認準牌子,別貪便宜。施肥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別偷懶。
我搞“肥料兩制”的經驗:
- 第一,一定要學習相關的知識,別瞎搞。
- 第二,買肥料要認準牌子,質量很重要。
- 第三,施肥要按量來,不能超標,也不能不足。
- 第四,多跟村里的老把式和技術員交流,他們經驗豐富。
搞農業是個辛苦活,但是只要用心,就能有回報。希望我的這個“肥料兩制”的實踐經驗,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想說的是,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合理使用化肥,不僅能提高產量,還能減少污染,利國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