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嘮嘮我最近瞎琢磨的“崩解劑肥料”的事兒,純屬個人實踐,大家圖一樂呵!
話說前陣子,我尋思著自己配點肥料,總覺得直接撒地里,肥效來得慢,要是能讓肥料顆粒快速崩解,那不就能更快被植物吸收嗎?這不就想到“崩解劑”這玩意兒。
我先上網搜一圈,發現這“崩解劑”在醫藥上用得多,肥料上也有,但信息不多。搜到一些賣原料的,像什么纖維素、硅鈣鎂之類的,看得我頭大。還看到有專利,說用腐植酸也能當崩解劑,這倒是給我點啟發。
我就琢磨著,能不能用身邊容易搞到的東西,自己配一個“土法崩解劑”。
我想到的是草木灰。這玩意兒堿性大,疏松,以前農村都用它當肥料,而且容易吸水。我就弄些草木灰,碾碎,過篩子,弄成細細的粉末。
然后,我又搞些腐熟的堆肥。堆肥里含有大量的有機質,這些有機質能夠改善土壤結構,增加保水能力,而且腐植酸含量也不低。我也把堆肥曬干,碾碎,過篩子。
我還加點石膏粉。石膏粉能改良堿性土壤,釋放鈣元素,而且它本身也有一定的崩解作用。
為增加粘性,讓這些粉末能更好地粘附在肥料顆粒上,我加點淀粉。淀粉遇水會糊化,起到粘合的作用。
材料都準備好,我就開始配比。草木灰、堆肥、石膏粉、淀粉,我按著 3:2:1:0.5 的比例混合。然后,加點水,攪拌均勻,弄成糊狀。
我就拿我之前配好的復合肥做試驗。把復合肥顆粒倒進一個大盆里,然后把調好的“崩解劑糊”淋上去,用鏟子攪拌,讓每個肥料顆粒都均勻地裹上一層。
裹好之后,我就把肥料顆粒攤開,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晾干。晾干后的肥料顆粒,表面就多一層灰白色的“外衣”。
為測試效果,我做個對比試驗。我準備兩個花盆,一個花盆里用普通復合肥,另一個花盆里用裹“崩解劑”的復合肥,都種上同樣的蔬菜苗,澆同樣的水,看看哪個長得更
一開始幾天,沒啥明顯區別。但是過一周左右,我發現用裹“崩解劑”的肥料的花盆里的蔬菜苗,長勢明顯更葉子更綠,也更壯實。
我又做個崩解速度測試。我把兩種肥料分別放到兩個杯子里,倒上水,觀察它們崩解的速度。結果發現,裹“崩解劑”的肥料,崩解速度明顯更快,顆粒很快就散開,而普通肥料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這回“土法崩解劑”的實踐,雖然不能說有多么科學,但至少證明我的想法是可行的。用一些簡單的材料,就能加速肥料的崩解,提高肥效。這只是我個人的嘗試,效果可能因地制宜,大家要是感興趣,可以自己也試試,說不定能搞出更好的配方!
- 準備材料:草木灰、腐熟堆肥、石膏粉、淀粉
- 配比:3:2:1:0.5
- 制作方法:混合材料,加水攪拌成糊狀,裹在肥料顆粒上,晾干
- 效果:加速肥料崩解,提高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