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搗鼓一下家里的花花草草,順便記錄下我是怎么泡肥料的。養花嘛光澆水有時候不夠勁,得適當給它們加點餐。我這套方法用挺久,簡單實在,分享給大伙兒看看。
準備家伙事兒
得把家伙事兒準備齊。我一般就用這幾樣:
- 肥料:就那種最常見的,買的顆粒狀復合肥,或者有時候也用液體的濃縮肥??词诸^有啥。
- 容器:一個大點的澆水壺,或者有時候量大就用個小水桶。
- 量具:我通常就用肥料自帶的小勺子,或者液體的就用瓶蓋量。沒那么精確,大概齊就行。
- 水:自來水就行,提前接出來放半天更不過我經常也懶得等,直接用。
開始動手泡肥
準備好就開始動手。我的習慣是先往澆水壺或者桶里倒水,大概加到多半滿。為啥先放水?主要是覺得這樣肥料倒進去不容易濺出來,而且攪和起來也方便,不容易沉底結塊。
就是加肥料。如果是顆粒的,我就用那個小勺,舀一小勺,看著不多,撒到水里。要是液體肥,就按說明或者憑感覺,倒個一兩瓶蓋。我一般比較保守,特別是對不熟的肥料或者新栽的植物,寧可少點,也別弄濃。
關鍵一步來:攪和!肥料加進去之后,得趕緊攪。我找根小木棍或者直接用手拿著水管晃蕩(要是用桶的話),使勁攪和,讓肥料充分溶解在水里。顆粒的一定要攪到看不見,或者水變得有點渾濁、顏色均勻才算這一步不能省,不然濃度不勻,有的地方太濃容易燒根。
關于兌水比例這事兒
好多包裝袋上都寫著什么1比幾百幾百的,我很少嚴格按那個來。看多也記不住。我的土辦法就是,看顏色,或者聞味道(當然有些肥沒啥味兒)。泡出來的肥水,顏色淡淡的就行,像泡得比較淡的茶水那樣。如果是沒顏色的肥,那就靠經驗,或者比說明上推薦的再稀釋一點。總歸一個原則:薄肥勤施。兌稀點,多澆幾次,總比一次下猛藥把花給燒死強。特別是夏天,溫度高,植物吸收快,更得稀一點。
一步:澆灌
肥料水泡好,攪勻,就可以拿去澆花。我一般是順著花盆邊慢慢澆下去,讓土都濕透,盡量不澆到葉子和花上,除非是那種明確說可以噴葉的葉面肥。澆透的標準就是看到盆底有水滲出來一點點,就差不多。
基本上,我就是這么一套流程下來。沒什么特別高深的技術,就是個熟能生巧的事兒。隔個十天半個月,看植物長勢,給它們來一次,感覺長得就挺精神的。大家也可以試試,關鍵是別怕動手,多觀察,慢慢就有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