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搞這個海蜇肥料,也是偶然。前陣子去海邊溜達,看到不少沖上岸的海蜇,個頭不大不小的,反正也沒人要,我就琢磨著這玩意兒能不能漚肥用。以前聽老一輩說過魚腸魚鱗都能肥地,海蜇應(yīng)該也差不多,都是海里的東西,營養(yǎng)肯定有。
第一步:收集和處理
我就撿些回來,裝半個桶。那玩意兒滑溜溜的,水乎乎的,看著就挺麻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它們盡量弄碎點,用鏟子啥的搗鼓搗鼓,方便后面分解。直接整個的扔那兒,估計得等到猴年馬月。弄碎之后,感覺水分還是太多,我就找個帶孔的舊塑料筐,把碎海蜇放里面,下面墊個盆接水,讓它自己先濾掉一部分水。放個通風(fēng)的地方,不然那腥味兒有點頂不住。
第二步:開始漚肥
濾大概一天,看著沒那么多水滴下來,我就把這些海蜇碎塊倒進一個大塑料桶里。光有海蜇肯定不行,那味兒估計能把鄰居熏跑。我就加些園土,還有之前攢的一些干草、落葉,一層海蜇一層土和干料這樣鋪上去。最上面多蓋點土,希望能把味兒壓下去點。桶沒蓋嚴,留點縫透氣,不然里面發(fā)酵起來容易產(chǎn)生啥不好的氣體。
- 找個大桶,結(jié)實點兒的。
- 海蜇弄碎,稍微濾下水。
- 一層海蜇,一層土或者干草、木屑啥的。
- 多加點土和干料能吸味兒、吸水。
- 上面多蓋土,桶口稍微留點縫。
然后就是漫長的等待。我把桶放在院子角落,不礙事也不至于天天聞味兒的地方。期間隔三差五想起來就去看看,偶爾用棍子稍微翻動一下,促進分解。剛開始幾天確實有點腥味,后面加的土和干料多,好像就好點,變成一種有點悶悶的土腥味。
第三步:漚好用
大概過有兩個多月,感覺桶里的東西變得黑乎乎的,像腐殖土那樣,海蜇的形態(tài)基本看不見,聞起來也沒啥特別惡心的味道,就是一股土腥氣。我覺得這應(yīng)該就是漚好。
用的時候我沒敢直接上。我是取一部分漚好的肥,大概一份肥兌十份水,攪和勻,然后澆到菜地里。主要澆在離根遠一點的地方,怕燒苗。也試過挖坑埋肥,就是在蔬菜旁邊挖個小坑,埋一小撮進去,再蓋上土。
使用效果咋樣?
用一段時間,感覺還是有點效果的。種的幾棵小番茄和小黃瓜,葉子看著綠油油的,比旁邊沒用這肥的長得壯實點。也沒發(fā)現(xiàn)燒苗或者長蟲子啥的。這玩意兒畢竟是自己瞎琢磨弄的,肥效肯定比不上買的專用肥,但廢物利用嘛能有點效果就挺滿意。
整個過程不算復(fù)雜,就是有點費時間,處理海蜇的時候味道不太得有點耐心,還得找對地方漚,不然影響環(huán)境。效果嘛我覺得還行,至少說明海蜇這東西確實能當(dāng)肥料用。你要是也有條件,比如住海邊或者能搞到不要的海蜇,又不在乎那點味兒和時間,倒是可以試試看。就當(dāng)是給生活找點樂子,順便看看能不能省點買肥料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