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我是老李。今天跟大家嘮嘮我最近搞的“小肥料廠”的事兒,別看名字土,這里面的門道可不少。
話說,咱農村人嘛對土地有感情,看著地里的莊稼長不心里那叫一個著急。之前一直買肥料,成本高不說,效果還不穩定。我就尋思著,能不能自己搞點肥料,既省錢又放心?
說干就干!我先是跑不少地方,考察好幾個大型的有機肥廠,學不少知識。像啥原料配比,發酵溫度,翻堆頻率,那段時間,我腦子里全是這些。
選址,這可是個大學問。
- 得離我家近,方便我照顧,畢竟剛開始搞,得盯著點。
- 得離村里遠點,這肥料發酵起來,味道可不小,擾民就不好。
- 再就是,得交通方便,以后原料進出,都得靠車。
我在村外的一塊空地上,租塊地,地方不大,但足夠我折騰。
接下來就是找原料。我主要用的是雞糞和秸稈。雞糞是跟村里的養雞戶談的,他們樂得免費給我,省處理的麻煩。秸稈嘛收割的時候,我專門找人收一些,堆在院子里,夠用一陣子的。
有原料,就開始堆肥。這堆肥可不是簡單地把雞糞和秸稈堆在一起就行,得講究比例。我按照學來的知識,把雞糞和秸稈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后加入一些菌種,加速發酵。這菌種可重要,能把那些難分解的有機物分解成植物能吸收的養分。
發酵的過程也得注意。溫度太高或者太低都不行。我每天都得去看看,用溫度計測一下溫度,如果溫度太高,就得翻堆,散熱。如果溫度太低,就得蓋上薄膜,保溫。那段時間,我簡直比照顧孩子還上心。
大概過兩個月,肥料就發酵好。發酵好的肥料,顏色發黑,聞起來沒有臭味,反倒有一股淡淡的泥土香味。我把肥料撒到地里,看著莊稼一天天長大,心里那叫一個高興。自己做的肥料,效果就是不一樣,莊稼長得又壯又綠。
我的“小肥料廠”已經初具規模。除自己用,我還賣給村里的鄉親們,大家都說我的肥料不燒苗,效果看著大家用我的肥料種出好莊稼,我心里也特別有成就感。
這中間也遇到過不少問題,比如發酵溫度控制不肥料效果不穩定等等。但我都一一克服。我相信,只要肯學肯干,啥事都能干成!
以后我還會繼續改進我的“小肥料廠”,爭取做出更好的有機肥料,讓咱農村的土地更肥沃,讓咱農民的生活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