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跟大家嘮嘮我自個兒盆栽土豆施肥這點事兒。純屬個人瞎折騰的記錄,不是啥教科書,就是分享下我踩過的坑和一點點小體會。
咱這陽臺地方小,就想著整個盆栽試試。搞土豆,第一步就是弄土。光用園土肯定不行,沒啥勁兒。聽人說種土豆得上底肥,尤其是農家肥最好使,像雞糞豬糞啥的。我當時就琢磨著去弄點。
準備底肥那點事
正好鄰居家養雞,我就去要點雞糞。關鍵來,這玩意兒可不能直接用,新鮮的勁兒太大,容易把土豆苗給燒死。我一開始不懂,差點就直接拌土里,幸虧問一嘴。
我就把那雞糞找個角落,摻點土和雜草,堆在那兒讓它自個兒慢慢“熟”。差不多等小半年,感覺那味兒沒那么沖,顏色也變深,看著跟土差不多,這才敢用。用的時候也沒敢放太多,就摻大概五分之一到盆土里,跟買的營養土、園土啥的攪和勻。這就是所謂的底肥,打好基礎,讓土豆苗一出來就有吃的。
出苗后的追肥
種下土豆塊,澆上水,就等著它發芽。等那小綠芽噌噌往上長,長到差不多十幾公分高的時候,就得琢磨著給它們加點餐,也就是追肥。
第一次追肥我沒敢下重手。記得那時候看別人說,苗期主要是長個子,需要點氮肥。我就用點之前漚的淘米水,稍微稀釋一下,沿著盆邊澆下去,不敢直接對著根澆。量也不多,就是補充一下。
后來看土豆秧子越長越壯實,我就開始增加肥料。這時候光靠底肥和一點淘米水肯定不夠勁兒。我搞點通用的有機顆粒肥,也是埋在盆邊,離根遠點,然后澆水讓它慢慢化開。大概半個月左右來一次。
我還聽老人們念叨過草木灰是好東西,鉀肥多,能讓土豆結得又大又多。正好家里燒點柴火,攢些灰。我就在土豆開花那陣子,撒點在土面上,薄薄一層就行。感覺好像真有點用,那年的土豆確實還行。
中后期的關鍵施肥
等土豆秧子長老高,特別是開花之后,那就算是進入關鍵期。這時候土豆在地底下開始使勁長個兒,需要大量的鉀肥和磷肥。氮肥就得少用,用多光長葉子,底下土豆反而不長,這虧我吃過一次,葉子長得那叫一個茂盛,刨出來一看,土豆小得可憐。
所以這個階段,我主要就是用一些標明磷鉀含量高一點的有機肥,或者有時候自己漚點魚腸肥水啥的,當然也是要充分腐熟并且稀釋很多倍才敢用。施肥頻率也稍微高點,差不多十天就得喂一次,看植株長勢和盆土情況定。
快收獲就得收手
還有一點挺重要,就是快到收獲的時候,大概提前個半個月二十天,就得停止施肥。讓土豆慢慢把養分用完,這樣口感能好點,也更耐儲存。一直喂肥,有時候土豆會長得水唧唧的,不好吃。
我這盆栽土豆施肥的過程就是這樣,從一開始小心翼翼上底肥,到后面根據不同生長期調整肥料種類和用量。沒啥特別高深的技術,就是多觀察,多琢磨,別怕失敗。反正自己家種著玩,能有點收獲就挺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