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來嘮嘮我自個兒琢磨給地里莊稼補鈣這事兒。以前,咱就知道上氮磷鉀,覺得這三大樣夠,莊稼就能蹭蹭長。后來發(fā)現(xiàn)不是那么回事兒,種的番茄屁股老是黑一塊,爛掉,問老經(jīng)驗的才知道,這叫臍腐病,說是缺鈣。還有那果子,眼看要熟,“咔嚓”裂開,也跟缺鈣有關(guān)系。這才讓我開始重視這個“鈣”肥。
摸索著開始補鈣
一開始真不懂,就想著缺啥補啥唄。跑去農(nóng)資店,人家給我推薦幾種,有粉末的,有顆粒的。我就尋思著,是不是跟撒底肥一樣,在種東西前,先給它埋到土里去?我就這么干。翻地的時候,順手就把一些石灰性的鈣肥撒進去,想著這樣根就能慢慢吸收。
實踐下來發(fā)現(xiàn)幾個問題:
- 效果慢: 感覺好像作用不大,或者說等看到效果,那都到后期。后來才知道,鈣這東西在土里活動性差,在植物體內(nèi)也跑得慢吞吞的,不是今天喂明天就管用的。
- 吸收問題: 土壤要是太酸或者太堿,好像也會影響鈣的吸收。我這邊的土有點偏酸,估計也有影響。
改進方法:換肥料,加噴葉面
后來跟人聊天,也自己瞎琢磨,覺得光靠底肥可能不夠勁兒。特別是等莊稼開始掛果子,需要鈣量大的時候,根里那點兒可能跟不上趟。
我就開始嘗試別的法子。
第一步是換肥料。 聽人說有一種叫“螯合鈣”的玩意兒,說是經(jīng)過特殊處理,更容易讓植物“吃”進去,不容易被土壤固定住。價格是貴點,但想著要是真有用,也值。就買來試試。
第二步是加上葉面噴施。 這是關(guān)鍵一步。既然根吸收慢,那我就直接往葉子上噴,想著這樣能快點補上。特別是在果子膨大期,或者看到有點缺鈣跡象的時候,趕緊弄點螯合鈣兌水,用噴霧器細細地噴在葉子正反面,有時候連小果子也帶上噴點。
現(xiàn)在的做法總結(jié)
搞這幾年,現(xiàn)在我補鈣基本上是幾條腿走路:
- 打底: 種之前,還是會用一些基礎(chǔ)的鈣肥混在土里,主要是改良土壤,提供一個基礎(chǔ)量。量不用太大,但得有。
- 追肥: 生長期,特別是像西瓜、番茄這種需鈣多的,我會用點水溶性的鈣肥跟著澆水一起下去,或者就用那個螯合鈣兌水灌根。
- 葉噴: 這個是重點,尤其在開花結(jié)果期。隔個十天半個月,用螯合鈣噴一次葉面。一定注意濃度,別貪心搞濃,容易燒葉子。薄肥勤施是正道。
- 配合: 聽說鈣和鎂、硼這些一起用效果更能互相促進吸收。所以有時候我也會搭配著用點含鎂或者硼的葉面肥,但注意別瞎混,看好說明能不能混用。
說說效果
自從這么搞之后,感覺還是挺明顯的。番茄那個黑屁股病確實少很多,幾乎看不到。果子裂口的情況也改善不少,長出來的品相好看。而且感覺整個植株也壯實一些,葉片也厚實點。這也不是神丹妙藥,還得配合好水肥管理才行。
給莊稼補鈣這事兒,不能只靠一種方法,得根據(jù)情況來。底施、追施、葉面噴,結(jié)合著用效果最特別是葉面噴施,見效快,是個應(yīng)急和補充的好辦法。肥料種類也得選對,那個螯合鈣我覺得確實比普通的好吸收點。反正就是多觀察,多琢磨,找到適合自己地里情況的方法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