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種來源:系江油市種子公司以自育不育系”江育113A”與自育恢復(fù)系”江恢151″組配,于1992年育成。
(2)特征特性:該組合屬雜交稻中秈遲熟種,全生育期148.0天,比對照汕優(yōu)63早熟0.7天,株高105.8厘米,株型較緊湊,繁茂性較好,穗層整齊,桿粗抗倒,每畝有效穗18萬,穗乎著粒131.3粒,結(jié)實率87.43%,千粒重30。9克,長粒型。出糙率80.6%,精米率69.0%,整精米率 34.7%,加工外觀品質(zhì)與對照相近,食味品質(zhì)略低于對照。省區(qū)試抗稻瘟病性鑒定:葉瘟1-7級,頸瘟0-7級,抗性優(yōu)于對照汕優(yōu)63。
(3)產(chǎn)量表現(xiàn):1993、1994兩年省區(qū)試平均畝產(chǎn)537.25公斤,比對照汕優(yōu)63增產(chǎn)1.43%。 1995年省生產(chǎn)試驗6個試點平均畝產(chǎn)596.96公斤,比對照汕優(yōu)63增產(chǎn)5.82%,1994至1995年在江油市、遂寧市示范種植1萬多畝,比鄰田汕優(yōu)63增產(chǎn)5%左右。
(4)適宜種植地區(qū):適宜在種汕優(yōu)63的地區(qū)搭配種植,尤其在川西北高肥水地區(qū)種植易獲高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