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琢磨給地里那幾棵果樹還有玉米上點肥,以前老是圖省事,直接撒在面上,結果風一吹、雨一淋,感覺好多都流失,肥效不咋地,還浪費錢。聽人說把肥料埋深點效果能讓莊稼根慢慢吸收,還不燒苗,利用率高不少。
這道理是懂,可真要干起來就麻煩。一棵棵樹、一株株苗旁邊挖坑,那功夫可大去,彎腰撅腚的,干一天下來腰都直不起來。我就琢磨,能不能搞個啥工具,省點力氣?
搗鼓過程
腦子里想幾天,也沒個頭緒。后來看到墻角那根廢棄的PVC水管,突然有點想法。咱能不能做個管子,一頭尖,能插進土里,上面加個漏斗,肥料倒進去直接就到根部?
說干就干,我把那根管子找出來,量個差不多的長度,大概到我膝蓋上面一點,這樣用起來不用彎腰太狠。用鋼鋸把管子一頭剌個斜口,想著這樣更容易插進土里。
找零件:
- 一根舊的PVC水管(大概直徑5公分?)
- 一個塑料漏斗(就是廚房里倒油那種,口別太大也別太小)
- 找塊鐵片,想著加固一下尖頭,不過后來沒用上,直接把PVC管削尖
- 一卷防水膠帶
把漏斗插到管子另一頭,接口地方有點松,我就用防水膠帶纏好幾圈,纏結實,確保倒肥料的時候不會漏出來。那個尖頭我又用銼刀打磨一下,讓它更尖利些,方便往土里插。
下地試試
家伙事兒做好,看著挺簡陋,但心里還挺得意。第二天拎著它,還有一小袋肥料就下地。找棵玉米苗,對準根旁邊大概十來公分的地方,把管子尖頭用力往下一插,還真不費勁,一下就進去挺深。
然后把肥料從漏斗里倒進去,感覺肥料順著管子“嘩”一下就到底。把管子拔出來,旁邊的土稍微一扒拉就把洞口蓋住。這可比我原來用小鏟子挖坑快多,也輕松多!
試幾棵苗,效果都不錯。這玩意兒的好處是:
- 省力氣: 不用老彎腰挖坑,站著就能操作。
- 施肥深: 能把肥料送到根系活動的那一層,不像撒表面那么容易流失。
- 效率高: 比起挖坑、放肥、埋土這一套流程,這個快多。
也不是沒缺點。要是地太硬或者石子太多,插起來還是有點費勁。還有就是肥料不能是那種特別粘或者特別大塊的,不然容易堵住管子。不過對我這地里的情況來說,已經相當好用。
現在就等著看效果,肥料埋得深,感覺心里踏實多,至少不會覺得大部分肥都被風刮跑、被雨沖走。希望今年這幾棵樹和玉米能長得更好點。這小玩意兒,雖然丑點,但確實解決我的大問題,挺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