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用這個生物肥料,也是琢磨一段時間才開始弄的。主要是感覺自家那幾分地,老用化肥,土越來越硬,顏色也不對勁,蚯蚓都少見。心里頭不得勁兒,就想著得換個法子試試。
開始搗鼓生物肥料
一開始真不懂這玩意兒。聽村里人說過,也上網大概瞅瞅,說啥對土還能讓菜長得壯實。聽著是挺玄乎,但總比老用那些白花花的化肥強?我就決定自己動手搞搞看。
我先是去趟鎮上的農資店。嚯,那架子上花花綠綠的袋子可真不少,啥“菌劑”、“有機肥”、“生物肥”的,看得我眼暈。我就挑個包裝上寫著“生物有機肥”,還畫著些小蟲子(后來才知道那是微生物的意思)的袋子。看著還行,價格也能接受,就扛一袋回來。
回家拆開看看,里面是那種褐色的小顆粒,聞著有點像發酵過的味道,不難聞。說明書寫得挺復雜,我也沒細看,就大概記得是撒在土里或者跟土混著用。
具體咋用的
我選我家那塊種著番茄和小青菜的地做試驗。先把地稍微松松,然后就抓著那肥料,估摸著量,均勻地撒一層在土表面,特別是菜根附近多撒點。撒完之后,我就用小耙子輕輕地扒拉一下,讓肥料和表層的土稍微混混,想著這樣能吸收得好點。
一步,就是澆水。我提著水桶,把撒肥料的地都澆透。當時心里也沒底,不知道這玩意兒到底管不管用。
后來的觀察和感受
頭幾天沒啥特別變化。我就按平時的習慣,該澆水澆水,該除草除草。大概過十天半個月,我發現那塊地的土好像有點不一樣。
- 1,土的顏色好像深點,看著沒那么干白。
- 再有,澆水的時候,水滲得好像快些,不像以前容易積在表面。用手抓一把土,感覺也沒那么硬邦邦、一塊一塊的,松快不少。
- 還有,地里的蚯蚓好像也多點,翻土的時候能看到它們在里面鉆。
至于菜的長勢嘛那次沒看出來特別大的差別。可能是我用得晚點,或者是量不夠?反正番茄也結果,青菜也長大,跟旁邊沒用這肥料的地比,好像是壯實那么一點點,葉子也綠得精神些,但沒到“哇塞”那種程度。
不過最讓我滿意的是土壤的變化。感覺這地,像是慢慢活過來。不像以前用化肥,地越種越“瘦”,現在感覺它有點“油水”。而且用這個心里踏實,感覺對地、對吃的菜都更放心。
這生物肥料,我覺得還是有用的。它不是那種立馬見效的神藥,但對養地確實有好處。我打算后面繼續用,多種幾輪作物看看長期的效果。這東西,得耐心點,慢慢來,地才能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