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嘮嘮我最近琢磨出來的一個小妙招——用山藥做肥料!
說起來,這事兒還得從我媽說起。前陣子我媽在家收拾菜窖,翻出來好多發芽的山藥。扔怪可惜的,就問我能不能種。我尋思著,種就種唄,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但是,直接埋土里感覺有點浪費,我這人就喜歡琢磨點新花樣。突然靈光一閃,山藥不是富含淀粉啥的嗎?那些東西對植物應該也有好處?干脆拿來做肥料試試!
說干就干!我先把那些發芽的山藥切成小塊,切的時候還挺心疼的,畢竟也是糧食!然后找個大桶,把切好的山藥塊扔進去,加點水,沒過山藥就行。
接下來就是發酵。我把桶蓋蓋嚴實,放在陽光能照到的地方,讓它自然發酵。這期間,我每天都去看看,時不時地攪動一下,幫助它發酵得更均勻。
大概過兩周左右,打開桶蓋,一股酸酸的味道撲面而來,發酵得差不多!這時候的山藥塊已經變得軟爛,水也變得有點渾濁。
接下來就是兌水稀釋。我按照1:10的比例,把發酵好的山藥水兌上清水,攪拌均勻。這比例是我自己瞎琢磨的,也不知道對不對,反正試試看唄!
然后,我就用這兌好的山藥肥水來澆我種的那些花花草草。像什么綠蘿、吊蘭、還有我媽種的幾盆蔬菜,我都給它們澆個遍。
剛開始我還真有點擔心,怕把它們給燒死。但是,觀察幾天,發現它們不僅沒死,反而長得更精神!綠蘿的葉子更綠,吊蘭也抽出更多的新芽,我媽種的蔬菜也長得更大。
這下我可高興壞!看來這山藥肥還真有點效果!而且用山藥做肥料,也算是變廢為寶,既環保又省錢,一舉兩得!
這只是我個人的一次嘗試,可能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說,山藥的用量、發酵的時間、稀釋的比例等等,都可能需要根據不同的植物和環境進行調整。
不過通過這回實踐,我發現用山藥做肥料確實是可行的。如果你家也有發芽的山藥,不妨也試試看,說不定也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溫馨提示:
- 發酵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密封,避免產生異味。
- 稀釋的時候要控制好比例,濃度太高容易燒苗。
- 使用前最好先在少量植物上進行試驗,觀察一段時間后再大面積使用。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希望我的這個小妙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你也有什么好的種植經驗,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