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種地種菜,這土里的門道不少。每年開春準備下種之前,我都有個雷打不動的習慣,就是給地里“墊肥料”。這活兒看著簡單,但做好,對后面菜的長勢那可是頂重要的。
我一般是這么干的。頭一步,肯定是先把地給拾掇出來。要是去年種過東西的地,我就先把那些殘根爛葉、還有沒拔干凈的雜草都給清掉。新開的地就更得好好弄,把大石塊撿走,土塊盡量敲碎點。
準備墊的肥料
肥料這塊兒,我個人還是偏愛用那些徹底漚熟的農家肥。自家攢的雞糞、羊糞啥的,或者外面買來的那種餅肥,提前用水泡開、發酵好的。這里得特別強調一下,這肥料一定得是腐熟透的!生糞是絕對不能直接用的,勁兒太大,撒下去保準燒壞后面種的菜根,這虧我年輕時候吃過,記住。
有時候手頭方便,也會摻和點買的成品有機肥或者復合肥,但農家肥是主力。感覺用農家肥墊底,地不容易板結,土也越來越有勁兒。
開始墊肥料的操作
地清好,肥備好,就開始正式墊。
- 我習慣先在地里挖溝或者挖坑。要是種那種需要爬蔓的瓜果,比如黃瓜、西葫蘆,我就挖深一點的坑;要是種葉子菜,比如白菜、生菜,我就開淺一點的溝,或者直接在地表下十來公分的地方撒一層。
- 然后,就把準備好的熟肥料均勻地撒到挖好的溝底或者坑里,或者撒在翻耕的土層里。量的話,看地力,也看打算種啥菜,憑經驗感覺著來,不能太摳門,也不能一下子堆太多。
- 最關鍵的一步來:把肥料和底下的土稍微摻和一下。我用小鋤頭或者靶子,把肥料和土扒拉幾下,讓它們有個初步的混合。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菜根直接扎在一大坨純肥料上,防止燒根。
- 再把上面挖出來的干凈土給覆蓋回去,把溝或坑填平,或者把撒在地表的肥料翻耕到土里去,再把地表面摟平整。
這么一套流程下來,這底肥就算是墊好。肥料在下面,和土壤慢慢融合,等過個十天半個月,地里的肥力就勻實,土也變得松快有營養。這時候再移栽菜苗或者直接播種,根系就能往下扎,找到吃的,長起來自然就壯實多。
這就是我每年墊肥料的實踐過程,一步一步來,看著麻煩點,但效果是真的地養好,菜才能長得旺,收成才有保障嘛這活兒,急不來,得踏踏實實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