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優10號是陜西省咸陽市農科所選育的雜交油菜新品種,2004年通過陜西省審定,2006年通過國家長江下游區品種審定。該品種屬于甘藍型雙低油菜,半冬性,熟期與秦優7號相當;株高171厘米左右,單株有效分枝10個左右;中抗菌核病、病毒病,抗倒性強。2004~2005年度參加長江下游區油菜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76公斤。
適期播種,培育壯苗 育苗移栽的播種期安排在9月15日前后,直播的以條播為好,播種期安排在10月10~15日。每畝苗床用種量為600~800克,秧田與大田比為1∶6。直播田每畝用種量為250~270克。育苗移栽的,幼苗2葉期間苗,3葉期定苗,每平方米留苗120株左右;條直播的,幼苗3葉期間苗,5葉期定苗,每平方米留苗21~24株。施足基肥,間苗、定苗時補施速效氮肥,移栽前施“送嫁肥”,平均每畝苗床施純氮10公斤,配施磷鉀肥和硼肥。幼苗3葉1心期,每畝用15%多效唑50克加水40~45公斤噴霧,促進植株矮壯。
適期移栽,合理密植 沿淮地區移栽適期為10月中旬,適宜密度為每畝7000~7700株。
足肥巧施,優化施肥 在中等地力水平條件下,要獲得每畝280公斤的高產,需將每畝純氮用量增加到28公斤左右。改變偏施氮肥的習慣,實行配方施肥,控制氮磷鉀比例為2∶1∶1。注意施用硼肥,在每畝基施硼肥0.5公斤的基礎上,在油菜薹高10厘米左右時及初花期,結合防病每畝用硼砂100克加水噴施。科學運籌氮肥,掌握前重、中控、后足的原則,基苗肥占50%,臘肥占10%,薹肥占40%。從抽薹10厘米至現蕾這段時間,及時追施薹肥。改重施2月中旬的返青肥為施薹肥;改撒施為深施,防止生長后期早衰。
搞好“三防”,高產高效
1、防凍害。秦優10號高產田在冬前已形成較大的營養體,在冬季和早春易受凍害。11月底前培土壅根,施好有機臘肥,干旱時及時澆1~2次水,可以護根保苗,嚴防干凍。12月初每畝用15%多效唑60~80克加水噴霧,可以控上促下,增強植株抗寒能力。
2、防漬害。江淮之間秋播季節常遇連陰雨天氣,導致油菜移栽或直播質量差,形成僵苗不發。移栽時要做好“三溝”配套,保證能灌能排,防止漬害。早春季節時常春雨連綿,應及時清溝理墑,防止春季漬害。
3、防治病蟲草害。油菜菌核病是影響油菜產量的主要病害,可以在初花期和盛花期每畝用35%田茂40克加硼砂100克加2%尿素溶液分別噴施1次。注意防治蚜蟲等害蟲。采取化學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結合方式控制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