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嘮嘮嗑,關于我最近琢磨的“天道肥料”。
這事兒得從我老家那塊地開始說起。之前一直想著怎么讓地里的莊稼長得更化肥是沒少用,但總感覺缺點就是那種…嗯…“勁兒”。后來跟村里幾個老把式聊天,他們就跟我念叨啥“天道酬勤”,我就尋思,這肥料是不是也得講究個“天道”?
說干就干!我先是跑趟鎮上的農資店,老板給我推薦一堆新型肥料,啥緩釋的、控釋的,聽得我頭都大。但我心里還是惦記著老把式們說的那些土方法,就沒直接買。
回來之后,我就開始在網上查資料,各種“有機肥”、“生物肥”、“微生物菌劑”看得我眼花繚亂。結合老把式們說的,我決定自己動手,搞點“土法煉鋼”的天道肥料。
我的思路是這樣的:
1. 收集材料: 這可是個大工程。我把家里漚半年的廚余垃圾翻出來,又去附近的養雞場要點雞糞,還跑到河邊挖點淤泥。這些東西,光是想想那味兒… 真上頭!
2. 發酵腐熟: 把這些“寶貝”堆在一起,加點水,又摻點土,蓋上塑料布,就開始捂著。這期間,我每天都要去翻一翻,澆點水,保持濕度。這味道… 真是一言難盡!
3. 混合配比: 等這些東西發酵得差不多,我就開始琢磨配比。雞糞肥力大,不能多用;廚余垃圾營養豐富,但要控制量;淤泥可以改良土壤結構。我憑著感覺,一點點地調整,就跟做實驗似的。
4. 試驗田: 為驗證效果,我專門劃一小塊地,分成兩塊。一塊用我自制的“天道肥料”,一塊用普通的化肥。然后種上同樣的菜苗,看看哪個長得更
結果嘛… 剛開始差別不大,但是過一段時間,用“天道肥料”的那塊地,菜苗明顯長得更壯實,葉子也更綠。而且用“天道肥料”種出來的菜,吃起來感覺味道也更有那種小時候吃的菜的味道。
這只是我自己的實踐,可能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通過這回“天道肥料”的嘗試,我感覺種地不光是靠技術,還得用心,得尊重自然規律。
我還在繼續研究我的“天道肥料”,希望以后能搞出更好的東西,讓地里的莊稼長得更也讓大家都能吃到更健康、更美味的蔬菜。這算是我這個“半路出家”的農民的一點小小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