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來嘮嘮我搗鼓那個“洛基肥料”的事兒。這名字是我自個兒瞎取的,主要是那段時間被肥料這玩意兒搞得有點頭大,試來試去,感覺跟那神話里的洛基似的,有點捉摸不透。
起因挺簡單,就是去年開春,我那幾盆番茄不知道咋回事,秧子長得蔫唧的,開花不少,但坐果率特別低,掛上的小果子也長不大,看著就來氣。之前一直用的是那種最普通的復合肥,氮磷鉀都有的那種,撒一點,效果不明顯。我就尋思,是不是缺點啥特定的東西。
琢磨階段
我就開始琢磨。上網扒拉些資料,也問問旁邊種地的大爺。有人說可能缺鉀,鉀管結果,能讓果子長得壯實。市面上肥料種類多得嚇人,什么有機的、無機的,還有什么生物菌肥?;瘜W肥料里頭,光是鉀肥,就有硫酸鉀、氯化鉀啥的。看說明,有的還分什么氯基、硫基。氯化鉀便宜,但有的菜,像番茄、土豆據說用多不容易讓土板結還是咋的,記不清,反正就是不太推薦。硫酸鉀好像適用范圍廣一些,但貴點。
就喜歡自己瞎折騰。看著那些成品復合肥,氮磷鉀比例都固定好,總覺得不夠對癥下藥。我就想著,干脆自己試試,重點補補鉀。
動手實踐
第一步:找原料。 我沒敢直接上純的氯化鉀,怕把苗燒死。就去農資店轉悠,買一小袋硫酸鉀,又搞點那種發酵過的雞糞肥,想著有機無機結合著用,應該能穩妥點。
第二步:混合。 我沒啥精確儀器,就是憑感覺。找個舊桶,倒大概一小碗硫酸鉀,配上三四鍬雞糞肥,摻點土,攪和勻。這過程弄得一身味兒,但心里挺有成就感,感覺自己像個老農一樣在配方。
第三步:施肥。 沒敢直接埋根旁邊,怕燒根。我是沿著花盆邊挖一圈淺溝,把這混合好的“洛基肥料”撒進去薄薄一層,然后蓋上土,再澆透水。不敢一次給太多,想著少量多次試試看。
- 頭一次施肥:大概是番茄剛開始稀稀拉拉坐果的時候。
- 觀察期:施完肥,天天去看,頭幾天沒啥大變化,心里還有點打鼓,怕沒用或者起反作用。
- 后續追肥:隔差不多十來天,看植株好像精神點,葉子顏色也深些,就又按老辦法追施一次,量稍微加一點點。
結果咋樣
你別說,大概過半個多月到二十天,效果還真出來。最明顯的是,后面開的花,坐住果的比例高不少。而且之前那些長不大、蔫蔫的小果子,也開始膨大,看著飽滿多,顏色也亮。雖然沒說一下子變得跟專業大棚里似的,但比之前那半死不活的樣子強太多。那幾棵秧子也挺起來,不像之前軟趴趴的。
也可能是那段時間陽光、水分都比較合適,不能全算這“洛基肥料”的功勞。但對比旁邊沒怎么特殊照顧的幾盆,差別還是挺明顯的。所以我覺得,這回瞎搗鼓,方向上應該是對,鉀肥確實起作用。這個過程雖然麻煩點,自己配比也有風險,但弄明白自家植物缺再針對性地去補,感覺比一股腦撒復合肥要靠譜點。
這就算是我搗鼓“洛基肥料”的一段記錄,說不上多科學,就是自己摸索著玩。反正種東西嘛不折騰折騰,哪有那么多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