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嘮嘮我跑福建,跟肥料企業打交道的那些事兒。之前我對肥料這玩意兒,也就是個“莊稼離不開”的模糊概念,這回算是實打實地摸個底。
我尋思著直接殺到省會福州,想著大公司肯定都在那兒扎堆。結果一打聽,好些個有點名頭的,都在邵武、南平等地。得,拎上包就往地級市跑。
到邵武,我先找家看起來比較靠譜的化肥廠,想著先摸摸情況。進去之后,人家倒是挺熱情,先領著我參觀生產線。轟隆隆的機器聲,各種原料的味道,當時腦子有點懵。人家技術員倒是挺耐心的,跟我解釋啥是氮磷鉀,啥是配比,我這腦子,恨不得當場找個地縫鉆進去。
參觀完生產線,我就跟他們的銷售經理聊起來。這哥們兒挺實在,跟我說現在肥料市場競爭激烈,要做出特色才能站穩腳跟。他還給我看他們廠的各種資質證書,啥生產許可證、商標注冊證,一應俱全。
聊完之后,我又跑幾家小一點的廠子。這些小廠規模小,但是靈活,啥都愿意嘗試。有個老板跟我說,現在流行微生物肥料,對土壤還能提高產量。我一聽,覺得挺有意思,就讓他給我拿點樣品。
在南平那邊,我還遇到一家專門做有機肥的。他們用的是當地的農作物廢棄物,經過發酵處理,做成肥料。我看他們的生產過程,感覺挺環保的,也挺符合現在的農業發展方向。
跑這幾家企業,我算是對福建的肥料行業有個大致的解。大廠規模大,資質全,但是創新性稍差;小廠靈活,啥都敢嘗試,但是質量控制方面可能差點意思。
對,我還特意去農資市場轉轉。那些賣肥料的老板,一個個都門兒清。問他們啥肥料好賣,啥肥料適合啥作物,他們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有個老板跟我說,現在農民買肥料,不光看價格,還看效果。效果好的,貴一點也愿意買。
這回跑福建,雖然累是真累,但是收獲也不小。我知道肥料是怎么生產出來的,也解市場的需求。以后再跟人聊起肥料,我也能說上兩句,不至于一問三不知。就是跑腿不能少,多看多問,才能真正解一個行業。下次有機會,我還想再去其他地方看看,學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