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搞個新玩意兒,叫“大犇肥料”,名字土是土點,但效果是真的牛!跟大家伙兒嘮嘮我這幾個月倒騰肥料的事兒。
起因:
一開始是家里的菜園子,種點小蔥、辣椒啥的,圖個新鮮。結果長得那叫一個慘不忍睹,葉子發黃,個頭也小,看著就鬧心。上網查查,說是缺肥。行,那就開始研究肥料。
折騰:
一開始直接買的化肥,圖個省事。用完之后,菜是長得快,但總覺得味道不對,吃著沒以前那種菜味兒。而且用多地還容易板結,不行,得換個路子。
后來開始嘗試有機肥。先是收集各種廚余垃圾,爛菜葉子、果皮啥的,堆肥。那味兒,真是一言難盡…好不容易漚好,肥力又不太足,效果一般般。
然后就開始琢磨自制肥料。在網上看不少教程,什么豆餅肥、骨粉肥、魚腸肥… 一一嘗試。豆餅肥還行,漚好之后味道沒那么大,但效果也比較慢。骨粉肥弄起來麻煩,還得把骨頭敲碎,煮爛,曬干,磨成粉… 魚腸肥那味道,簡直!漚的時候蒼蠅蚊子滿天飛,鄰居都投訴,趕緊扔。
“大犇肥料”誕生:
經過一番折騰,我算是明白,單純一種肥料,效果都不太行,得混合著用。于是我就開始琢磨自己的配方。
配方:
- 豆餅:提供氮元素,促進葉子生長。
- 骨粉:提供磷元素,促進根系生長和花果發育。
- 草木灰:提供鉀元素,增強植物抗病能力。
- 雞糞:提供全面的營養,改善土壤結構。
制作過程:
- 把豆餅泡水漚制,直到發酵完成。
- 把骨頭敲碎,煮爛,曬干,磨成粉。
- 收集草木灰,過濾掉雜質。
- 把雞糞曬干,碾碎。
- 把以上四種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點水,攪拌均勻。
- 密封發酵一個月左右。
使用效果:
用上“大犇肥料”之后,菜園子里的菜長勢喜人!葉子綠油油的,個頭也大不少,吃起來味道也足,跟小時候吃的菜一個味兒!而且土壤也變得疏松透氣,不會板結。
自制肥料雖然麻煩點,但效果是真的而且也更放心。最重要的是,看著自己種出來的菜,吃著放心,心里也踏實!
經驗教訓:
- 漚肥的時候一定要密封避免產生異味。
- 各種材料的比例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 施肥的時候要適量,不要過量,以免燒苗。
后記:
我的“大犇肥料”不僅自己用,還分享給鄰居們,大家都說以后我會繼續研究,爭取把“大犇肥料”做得更讓更多人都能吃到健康美味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