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兒嘮嘮我最近搞的“蓋中鈣”肥料,別看名字土,效果還真不賴!
話說前陣子,我那幾壟白菜,長勢是真不行,葉子發黃不說,還軟趴趴的,一看就是缺鈣。去農資店轉一圈,鈣肥是不少,可價格也著實不低。尋思著能不能自己搗鼓點兒,既省錢又放心。
這事兒還得從我老丈人說起,他沒事兒就愛撿些吃剩的雞蛋殼。一開始我還嫌他埋汰,后來才知道,這玩意兒可是好東西!雞蛋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曬干磨碎,就是天然的鈣肥。
得,思路有,就開干!
- 第一步,收集雞蛋殼。 這簡單,每天做飯剩下的蛋殼都攢著,洗干凈,放太陽底下曬干。
- 第二步,研磨。 我家沒有啥專業的研磨設備,就用老媽以前搗蒜的石臼,一點一點的磨。別說,還挺費勁,磨半天才磨出一小碗。
- 第三步,發酵。 光磨碎還不行,得發酵一下,才能讓白菜更好的吸收。我找個干凈的塑料桶,把磨好的雞蛋殼粉倒進去,加點淘米水,再來點紅糖,攪和攪和,蓋上蓋子。
- 第四步,等待。 這步最關鍵,也最考驗耐心。發酵時間不能太短,我等足足兩周,期間時不時地打開蓋子放放氣,聞著有點酸臭味兒就差不多。
發酵好,就可以用。我兌水,比例大概是1:20,也沒太精確,反正就是稀釋一下。然后就直接往白菜葉子上噴,順帶著也澆點根。
你猜怎么著?過幾天,那白菜葉子還真精神!顏色變綠,也硬挺。看來這自制的“蓋中鈣”肥料,效果還真不賴!
不過這玩意兒畢竟是自己做的,效果肯定不如農資店賣的那么猛。但是,勝在安全放心,而且成本低!對于咱們小菜園子來說,足夠用。
對,我還試著用這“蓋中鈣”肥料澆點西紅柿,結果也挺結的果子個頭都大不少。看來以后可以長期搞下去,省錢又環保,何樂而不為?
這就是我最近的“蓋中鈣”肥料實踐記錄,希望能給大家伙兒帶來點啟發。咱們農民,就是要多動腦筋,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嘛
對,還有一點要提醒大家,雞蛋殼一定要洗干凈曬干,不然容易滋生細菌。發酵的時候也要注意通風,不然味道可不好聞。多注意點細節,就能做出好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