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種山藥咋喂肥料的事兒。這玩意兒,你不給它吃飽喝足,它就長不壯實,也長不長。我自個兒種幾年,算是摸索出點門道,跟大家嘮嘮。
打底肥是關鍵
咱得承認,山藥是個“大胃王”,特別喜歡土里頭有營養。種之前,地里的底肥我從來不敢馬虎。
我一般都用自己漚的農家肥,像什么雞糞、羊糞,有時候也摻點草木灰。重點是一定要徹底漚熟! 這話我得加粗說,沒漚熟的玩意兒,扔地里,二次發酵,熱量能把山藥的嫩根,特別是那個往下鉆的尖兒給燒壞。我頭一年種的時候就吃過虧,圖省事用半生不熟的糞,結果好些山藥都長得分叉或者尖頭爛,氣得我夠嗆。
怎么施?我不是直接扔溝里跟土混。我是先把地整挖好溝,然后把漚熟搗碎的農家肥均勻撒在溝底,或者在溝旁邊稍微遠一點鋪一層,再蓋上一層土,然后再放山藥栽子。這樣肥料慢慢釋放,不容易燒苗,還能改善土質,讓土更松快。
- 用量:這個沒個定數,看地力。我一般感覺是,土越瘦,就得多給點。自家的地,我大概一畝地得扔進去好幾方漚熟的糞肥。
- 摻點磷肥:在漚肥的時候,我會順手摻點過磷酸鈣進去一起發酵,感覺這樣效果更后面山藥塊莖膨大更有勁兒。
記住,底肥占山藥整個生長期營養的大頭,大概七八成,所以這一步千萬不能省。
看苗追肥不能停
光有底肥還不夠,山藥長起來,還得時不時給它“加餐”,這就是追肥。
啥時候追?
我一般看山藥的長勢來。剛出苗,苗齊,看著精神,我就開始第一次追肥。這時候主要是為長藤、長葉子,我就澆點稀薄的糞水,或者撒點尿素。注意要稀! 濃容易燒苗。
等到藤蔓開始爬架子,長得旺,大概隔個二十天半個月的,我會再追一次。這回可以稍微加點量,還是氮肥為主,促進莖葉生長,為后面塊莖膨大打基礎。
最重要的一次追肥,我覺得是山藥開始塊莖膨大那會兒,大概是七八月份,看地方。這時候山藥需要大量營養往下送,我就會下“猛料”。用濃一點的糞水加點餅肥水,或者直接用復合肥,氮磷鉀都得有,特別是鉀肥,對塊莖膨大很有用。這回肥給足,山藥才能長得又粗又長。
后面到九月上旬,看情況我可能還會再補一次肥,主要是鉀肥,比如草木灰水或者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九月中下旬以后,天涼,山藥也快收,我就不怎么施肥,讓它自然成熟。
追肥方式:
- 前期主要是隨著澆水沖施,或者在離根遠點的地方開淺溝埋肥。
- 后期塊莖膨大期,除根部追肥,我也會搞點葉面肥,比如磷酸二氫鉀,噴個兩三次,吸收快,效果也直接。
種山藥喂肥料這事兒,就是底肥要足,追肥要勤,看苗施策。別怕麻煩,你對它它就用實實在在的塊頭回報你。這就是我這些年種山藥喂肥料的一點實踐心得,說得比較糙,但都是大實話,希望能幫到想種山藥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