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塘鎮萬楊村1組蠶桑科技示范戶李圣富,現有桑園面積2.1畝,2008年全年飼養蠶種8張,產繭342kg,產值6327元,平均畝產繭162.8kg,畝產值3012元,是全村聞名的養蠶大戶,技術能手。該戶近年來一直堅持桑園夾種榨菜,2.1畝桑園夾作率達到100%,每畝桑園夾種榨菜的經濟效益達到560元。
該戶其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做法是:
科學培管桑園,提高桑葉產質量
在科學管理方面:①是加強桑品種更新,通過前兩年的逐年更新,他家的桑園現全為育71-1品種,這樣既增加桑葉產量,又提高了桑葉的質量為蠶繭的豐收打下了基礎。②堅持科學施肥,在肥料結構上改變過去以N肥為主的施肥習慣,在春秋期增加有機肥的投入,平均畝施復合肥3代,即增強了樹勢,又提高了葉質。③堅持科學治蟲,嚴把蟲害關,在白條、白拳治蟲和秋季防治病蟲害的關鍵時期,能嚴格按照指導的要求,合理用藥時間、用藥品種、用藥濃度和用藥方法,秋葉產、質量很高。
科學養蠶,提高蠶繭產質量
1、科學供育小蠶:該戶使用環境控制器供育小蠶,合理調控溫濕度,合理采桑、貯桑、給桑,嚴把蠶病防治關。
2、堅持省力化技術:春蠶100%實行斜面條桑育,秋季條桑剪伐面積1.6畝,既減輕了勞動強度,又提高了蠶繭產質量。
3、堅持防病防毒技術:養蠶期內,始終將防病貫穿于整個蠶期,小蠶期堅持每天早晚用防僵粉,大蠶期堅持每天用新鮮揚灰或漂白粉防僵粉、滅僵靈防僵粉,今年秋蠶期盡管氣候條件惡劣,中毒現象普遍,蠶病多發,但該戶張產繭仍達到了43.5kg。
三、堅持合理提高桑園綜合經濟效益。
該戶近年來一直堅持桑園內合理夾作榨菜,科學培管,他家2.1畝桑園全部夾種榨菜,每畝桑園夾種榨菜的經濟效益達到560元,從而提高了蠶桑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