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說說這肥料硬成塊的事兒。估摸著不少自己種點啥的朋友都碰到過。
就前段時間,尋思著給院子里的菜松松土,加點肥。翻出來開春前買的那袋復合肥,好家伙,拿手里硬邦邦的,跟塊磚頭似的。當時心里就“咯噔”一下,完,這指定是結塊。
為啥會這樣?
琢磨琢磨也簡單。咱這肥料,說白就是些鹽類的玩意兒,好些成分都容易吸水。你像我那袋肥,就隨手扔在庫房角落。那地方,挨著墻,有點返潮,尤其開春前那陣子,濕氣大。
- 水汽跑不掉: 包裝袋看著密封,時間長,或者有點小口子,空氣里的濕氣就偷偷跑進去。
- 它自己也含水: 再說,肥料生產出來本身就不可能一點水沒有。溫度一高一低,里面的水分析出來又結晶,一來二去,顆粒就抱團。
- 壓著: 還有就是堆放。我那袋子底下還壓著別的東西,時間一長,下面的肥料被壓得瓷實,更容易結塊。
我咋整的?
光看著發愁也沒用,總得想辦法弄開。我是這么干的:
第一步:摔打。 最直接的,抱起來,找個硬實的地面,“哐哐”摔幾下。想著能不能給它震散。效果嘛有點用,但不多。大塊還是大塊,就是稍微松動點。
第二步:上家伙。 光摔不行,我就找把小錘子,還有舊的平頭螺絲刀。先把大塊的肥料搬出來,放地上。用螺絲刀當鑿子使,對著結塊的地方,拿錘子輕輕敲。得有耐心,不能使死力氣,不然敲得哪哪都是碎末,或者把袋子都敲破。就這么一點點地鑿,把大塊分解成小塊。
第三步:揉搓。 鑿成小塊之后,就好辦多。有些可以直接用手掰開,或者戴上手套(那玩意兒多少有點味兒,還傷手),像和面似的揉搓那些小塊。實在硬的,就倒在地上用腳底踩踩、碾碾。
過篩(如果講究的話)。 要是追求均勻,最好是弄個大眼兒的篩子,把弄碎的肥料過一遍。這樣撒的時候就勻實多。我這回沒那么講究,弄碎感覺顆粒大小差不多就直接用。
折騰完的感受?
累!真是個體力活。而且弄得時候那粉塵,嗆得很。這事兒最好是提前預防。
以后買肥料,我打算:
- 少量多次: 不貪多,用多少買多少,盡量用新鮮的。
- 注意存放: 找個干燥、通風、離地的地方放。下面最好墊個板子啥的,別直接貼地、貼墻。
- 密封 開封沒用完的,一定把口子扎緊,有條件再套個大塑料袋。
反正,這肥料結塊,主要還是個受潮和存放的問題。稍微注意點,就能省不少事兒。不然真等它硬成石頭,處理起來費勁不說,感覺肥效多少也受點影響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