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琢磨著給家里的花花草草弄點好東西,外面買的肥,老覺得不放心,還死貴死貴的。聽鄰居老王說他用紅糖自己弄肥料,效果還挺我就心癢癢,決定自己也搞一搞試試。
說干就干,我就開始翻箱倒柜找材料。主要就是紅糖,我特意用那種顏色深、沒怎么精加工的老紅糖,感覺里面的礦物質啥的應該多點。然后就是水,這個簡單,直接用自來水就行,接一大桶備用。對,還翻出來一點做饅頭剩下的酵母粉,聽說加點這玩意兒能發酵得快一些,就順手準備點。得找個家伙什兒裝這些東西發酵,我找個以前裝食用油的大塑料桶,里里外外刷好幾遍,保證干凈沒油。
材料齊,就開始動手。我先把紅糖一股腦倒進塑料桶里,然后加水。至于比例嘛我大概是按著一份糖兌三份水這樣子來的,也沒用稱量,就是憑感覺,看著差不多就行。紅糖加進去之后得使勁攪和,用根棍子攪半天,直到感覺不到底下有硬塊,紅糖都化在水里為止。
我就把那點酵母粉也撒進去,隨便撒點,不多,然后又攪和一陣,讓它均勻散開。弄完這些,關鍵一步來,就是封口發酵。桶蓋我沒擰死,就是虛掩著蓋上去,稍微留點縫,主要是怕發酵產生的氣把桶給憋炸,以前聽說過這種事。然后就把這桶抱到陽臺角落,找個不被太陽直曬,又相對暖和點的地方放著。
接下來就是耐著性子等。大概放有十天左右,中間我隔三差五想起來就去掀開蓋子,用棍子攪動一下,順便聞聞味兒,看看變化。剛開始幾天是甜味,后面慢慢就變成一股有點酸酸的、類似酒糟的味道,顏色也從深褐色變得稍微淺點,有點渾濁。聞著沒什么甜味,酸味出來,我就估摸著應該是發酵好。
發酵好不能直接用,底下還有些沒完全溶解的渣子啥的。我就找塊干凈的紗布,疊幾層,蒙在一個干凈的空瓶子口上,然后小心地把桶里的液體往瓶子里倒,用紗布把那些渣子過濾掉。濾出來的黃褐色液體,就是咱自制的紅糖肥料水。裝好瓶,蓋上蓋子,放在陰涼避光的地方存著,隨用隨取。
用的時候我可沒敢直接澆。這玩意兒是發酵過的,勁兒應該不小,而且聽說酸性挺強,直接澆怕把花的根給燒壞。我是兌水稀釋再用的,大概兌十幾二十倍的水,看顏色變得很淡才用。差不多十天半個月,給家里的綠蘿、吊蘭這些澆一次,代替以前買的那些液肥。
用這一個來月,感覺效果還真不賴。家里那幾盆花看著是比以前精神多,葉子也顯得更綠、更亮澤。關鍵是這玩意兒是自己做的,沒啥化學味,用著心里踏實。成本也低,就那點紅糖錢,比買成品肥省多。
這紅糖肥也不是說神丹妙藥,啥都能解決。它就是個補充營養的輔助手段,主要還得靠平時的土、水、光照這些基礎養護做到位。但這回自己動手做肥料的實踐,我個人感覺還是挺成功的,過程簡單,效果看得見,還環保省錢。你要是也愛養點花花草草,不妨也試試看,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