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個油渣能不能當肥料使,我可是正兒八經自己試過的。咱過日子嘛總想著物盡其用,家里炸完魚、炸完肉啥的,不是經常剩下一堆黑乎乎的油渣嘛扔覺得怪可惜的,聞著還挺香,就琢磨著能不能給我的那些花花草草加點“油水”。
我也是個門外漢,啥也不懂。看著那油渣油乎乎的,覺得肯定有營養,就直接挖個坑埋花盆里,離根還挺近。想著這下我的花可得好好長長!結果?沒過幾天,好家伙,那盆花的葉子開始發黃、打蔫,看著就沒精神。我趕緊扒開土看看,發現埋油渣那地方的土都有點發黑發粘,還有股不太好聞的味兒,估計是把花的根給“燒”著。那次可把我心疼壞,差點把一盆長得好好的茉莉給折騰死。
我的處理方法
吃這個虧,我就知道這油渣不能直接用。后來跟鄰居一個老大哥聊天,他種菜養花是把好手,他說這玩意兒得“漚熟”才行,跟咱們漚農家肥一個道理。我就開始琢磨怎么漚肥。
我是這么干的:
收集和準備:平時家里產生的油渣,不管是豬油渣還是炸東西剩下的植物油渣,我都攢起來。攢到一定量,先把它們盡量弄碎一點,太大塊不好分解。
混合發酵:找個帶蓋子的舊塑料桶,或者用完的大油壺也行。把弄碎的油渣倒進去,然后摻上一些園土,大概是土比油渣多一些,有時候也加點淘米水或者爛菜葉子進去一起。加點水,把它們攪拌均勻,讓它保持濕乎乎的狀態,但不能太稀,大概像稠泥巴那樣。
耐心等待:然后把蓋子蓋上,但不要擰得太死,得留點縫讓它透氣,不然里面發酵產生的氣體會把桶脹壞。我就把這桶東西放到院子角落不礙事、又能曬到點太陽的地方。這過程可不能急,得有耐心。夏天溫度高,可能兩三個月就行,冬天就得放更長時間,我一般都放個小半年以上,確保它徹底爛熟。
判斷是否漚怎么判斷好沒?主要是聞味兒。剛開始會有點臭,慢慢地臭味就沒,變成一種類似醬油或者發酵過的那種酸香味,或者就是土腥味。顏色也會變成深褐色或者黑色,質地看著比較松散,里面看不到明顯的油渣塊,那就差不多是漚好。
使用效果
漚好的油渣肥,我用起來就小心多。一般是在給花換盆的時候,把它摻在新的營養土里,量不用太多,大概占盆土的十分之一?或者更少點。或者在花盆邊上挖一圈淺溝,把漚好的肥埋進去,再蓋上土,澆水的時候養分就能慢慢滲透下去,這樣比較安全,不容易燒根。
效果嘛那是真不錯。用這個肥之后,像家里的月季、三角梅這些喜肥的家伙,明顯感覺長得更壯實,葉子綠得發亮,開花也比以前多,顏色也艷。特別是對于那些觀葉植物,效果也挺明顯的。
油渣這東西,確實能當肥料,但關鍵在于必須徹底發酵腐熟!沒發酵好的油渣直接用,那就是給花“下毒”。自己動手漚肥雖然麻煩點,時間長點,但看著花草長得心里也挺得勁的。廢物利用嘛也算是為環保做點小貢獻不是?大家要是手頭也有油渣,不妨也試試這個法子,記得一定要有耐心,而且用的時候量要少,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