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衡5835是由衡8185、石新618、衡觀35復交選育而成,屬于半冬性早熟品種,平均生育期238天,比對照品種“石4185”早熟2天。幼苗呈半匍匐狀,葉色綠色,早春發育快,分蘗力較強。成株株型半緊湊,株高72.9cm。穗紡呈錘形,長芒,白粒,半硬質,籽粒較飽滿。熟相中等,抗倒性較好,抗寒性一般。
一、衡5835小麥特征特性
1、成熟時間:衡5835屬于半冬性早熟品種,平均生育期238天,比對照組“石4185”早熟2天。
2、外表特征:幼苗表現為半匍匐狀,葉片呈綠色,早春發育快,分蘗力較強。成株株型半緊湊,株高為72.9cm。穗紡呈錘形,長芒,白殼,白粒,半硬質,籽粒比較飽滿。公頃穗數約595.5萬,穗粒數為39.4粒,千粒重39.6g。熟相中等,抗倒性較好,抗寒性一般。
3、產品品質:在2017年經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測定,該品種籽粒粗蛋白質(干基)含量為14.6%,濕面筋含量(14% 濕基)為32.04%,吸水量為61.0mL·100g-1,形成時間為2.7min,穩定時間為2.3min,容重為794g·L-1。
4、抗病性:根據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鑒定,該品種在2014-2015年度中抗條銹病,高抗葉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抗赤霉病。在2015-2016年度高抗條銹病,高感葉銹病,中感白粉病,高感赤霉病。
5、產量表現:在2014-2015年度中,該品種參加冀中南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產量約7858.5kg·hm-2,在2015-2016年度同組區域試驗中,平均產量約7734.0kg·hm-2。在2016-2017年度同組生產試驗中,平均產量約8784.0kg·hm-2。
二、衡5835小麥簡介
1、衡5835小麥是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選育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矮稈、大穗、早熟冬小麥新品種。
2、衡5835小麥于2018年通過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冀審麥20180012。新618來自于石家莊市小麥新品種新技術研究所。
3、衡5835小麥的親本組合為衡8185/石新618/衡觀35。
4、衡5835在親本組合組配上,采用了復交(三交)的雜交方式,期望將衡8185的抗病性、石新618的抗旱節水突出特性及衡觀35的矮稈、早熟、穩產特性等優良基因聚合。
5、衡5835適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冬麥區中高水肥地塊種植。一般在10月中旬進行播種,基本苗300-330萬株·hm-2,在10月20日后播種可以適當加大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