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冬蟲夏草可以人工栽培。1、菌種:主要為斜面菌種和菌絲懸浮液以及子襄孢子懸浮液的制備,子襄孢子懸浮液濃度為5-10%左右。2、接種:蝙蝠蛾幼蟲4-6齡且三分之二以上的幼蟲蛻皮時,將子襄孢子懸浮液噴灑在幼蟲體表,2次/天,連續噴灑3天。3、子實體人工栽培:選擇合適地點挖坑,坑深20-25cm,底部鋪上10cm厚的砂壤土,土中拌入植物根葉,并噴灑100-200ml菌液/平方米,最后將幼蟲放入土坑中。
一、冬蟲夏草有人工養殖的嗎
冬蟲夏草可以人工栽培。具體技術如下:
1、菌種
(1)斜面菌種和菌絲懸浮液制備
將中國被毛孢斜面菌種移植到茄子瓶培養基上(或斜面),然后轉移至培養箱中,擴大培養。等到長滿后,將菌種移至無菌水中,制備成懸浮液。
(2)子襄孢子懸浮液制備
從天然蟲草子座上采集子囊孢子,制備成濃度較高的子襄孢子懸浮液(5-10%左右)。培養基配方為200g水煮后的馬鈴薯,20g蔗糖,3g磷酸二氫鉀,1.5g硫酸鎂,10mg維生素B。
2、接種
(1)接種時間
當蝙蝠蛾幼蟲為4-6齡左右,三分之二以上的幼蟲蛻皮時(此時期幼蟲的抗菌性弱,接種成功率較高),將幼蟲集中起來進行接種。
(2)接種方法
①接種時,將子襄孢子懸浮液均勻噴灑至幼蟲體上,每天噴灑2次,連續噴灑3天(陰天,黃昏時分或晚上8點左右噴灑,此時紫外線較弱,并且幼蟲比較活躍)。
②幼蟲的食物中混入冬蟲夏草菌絲體或子囊孢子,可以有效提高感染概率。
3、子實體人工栽培
(1)栽培季節
一年之中可以分為春季栽培和秋季栽培,其中春季栽培于5-6月份進行,秋季栽培于9-11月份進行。
(2)栽培方法
①挑選一處排水性能良好,日照少,容易保濕的地方挖坑,坑深20-25cm左右。
②在坑的底部鋪上腐殖質豐富的砂壤土,厚度約為10cm。土中需要拌入適量的蝙蝠蛾喜食植物的根葉,同時每平方米需要噴灑100-200ml的菌液,邊拌邊噴。
③將幼蟲放入土坑之中,覆土面上覆蓋一層樹葉、草根、菜葉等。
(3)管理技術
①土壤的濕度控制在40-50%左右。
②在生長120天(除開夏季6-7月份的休眠期)后,方能發育成合格藥用標準的蟲草。
③如果是春季栽培的蟲草,一般在第二年的芒種前后收獲。如果是秋季栽培的蟲草,一般在第二年的8月上旬收獲。
④蟲草收獲后,放入60-80℃熱水中浸泡10-15分鐘左右,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曬干。
4、病蟲害防治
(1)病害
①主要分為真菌和細菌病害,常見病菌有擬青霉、綠僵菌、白僵菌、紅僵菌等。目前,主要以預防為主。
②飼養幼蟲的室內以及飼養器具需要定期進行全面消毒,水以及飼料在進入飼養室之前同樣需要進行消毒滅菌,盡量保證室內無病菌。
③保證幼蟲飼料營養均衡,增強幼蟲的抗病能力,同時定期檢查幼蟲,將病蟲、死蟲剔除掉。
④養殖人員在進入飼養室內之前,需要對穿著衣物進行消毒。
(2)蟲害
①蟲害主要包括螨蟲、線蟲、蚊蟲、寄生蠅、寄生蜂等,其中線蟲發生較少,寄生蟲發生極少。
②冬蟲夏草在收獲后,將表面的泥沙徹底清洗干凈,去除掉附著在表面的螨(卵)。
③烘干或曬干,將藥材的含水量降低至15%以下,殺死冬蟲夏草所攜帶的螨(卵)。
④在存儲過程中,使用包裝袋進行密封包裝,同時保證環境干燥清潔。
二、冬蟲夏草生長在什么地方
1、分布地區
(1)冬蟲夏草大多生長在海拔為3000-5000m的高寒山區,常見于草原、河谷、草叢的土壤中。而在我國,冬蟲夏草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肅、四川、貴州、云南等省或自治區的高寒地帶和雪山草原。
(2)西藏的冬蟲夏草產量占據我國蟲草總產量的40%左右,青海的冬蟲夏草產量占據我國蟲草總產量的35%左右,云南以及四川的冬蟲夏草產量占據我國蟲草總產量的10-15%左右。
2、冬蟲夏草生長過程
(1)8月下旬左右,冬蟲夏草子囊孢子借助風力或雨水進行傳播,并感染蝙蝠蛾幼蟲。而幼蟲被感染后,行動速度變得十分緩慢。
(2)10月份左右,氣溫為2-9℃時,幼蟲爬至靠近地表處,死亡。后續,冬蟲夏草菌依靠幼蟲體內的營養物質進行生長繁殖,導致幼蟲體內長滿菌絲,進而形成子座。
(3)11月份至第二年的2月份時,子座生長速度緩慢或停止生長。
(5)5月份時,溫度上升至4-10℃,土壤解凍,僵蟲體表長出菌絲并和土壤黏結成一層膜皮,同時子實體迅速生長成20–50mm的棒狀子實體,并露出地面。
(6)6-7月中下旬,子實體頭部慢慢膨大,在適宜環境條件下,子囊孢子成熟且彈射出來,再次借助風力或雨水感染蝙蝠蛾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