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水溶肥配方,怎么用
氨基酸水溶肥也就是含氨基酸成分的水溶性肥料,具體包括氨基酸(主要來源是動植物的一些下腳料及其他物質的發酵或水解產物)、大量元素(如氮、磷、鉀等)、微量元素(鈣、鐵、鋅、錳、銅、硼、鉬等)。
一、氨基酸水溶肥配方
氨基酸水溶肥顧名思義就是含氨基酸成分的水溶性肥料,也就是按適合植物生長所需的比例,利用一定的工藝技術將傳統水溶肥與氨基酸混合起來。
1、氨基酸
氨基酸的主要來源是動植物的一些下腳料及其他物質的發酵或水解產物,常用的是蘇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天門冬氨酸、脯氨酸、異亮氨酸、精氨酸、牛磺酸、丁氨酸等。它可幫助刺激和調節植物快速生長,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提高作物體內酶活力,增強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具有生根、保花、保果等作用。
2、大量元素
大量元素在氨基酸水溶肥中是含量最多的一種,如氮、磷、鉀等。大量元素是植物生長過程中必須的營養元素,缺少這幾種物質就談不上產量和品質。
3、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包括鈣、鐵、鋅、錳、銅、硼、鉬等元素。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對微量元素的需求量雖然不大但也必不可少,若嚴重缺乏也會對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造成很大的影響。
二、氨基酸水溶肥怎么用
1、澆灌
澆灌也就是在土壤澆水或灌溉的時候進行沖施,將氨基酸水溶肥按照比例兌水稀釋溶解,隨灌溉水沖施作物根部,養分會隨著水分滲透到植物作物根系,然后被吸收利用。
2、葉面噴施
將氨基酸水溶肥溶解于水中,然后進行葉面噴施,或者與非堿性農藥一起溶于水中進行葉面噴施,不僅可提高作物長勢,調節作物生長,還能促進對氮磷鉀以及其他元素的吸收,見效非常迅速。
3、滴灌、噴灌和無土栽培
規模較大的種植戶,或者水資源較為缺乏的地區,以及高品質高附加值經濟作物種植園,可以采用滴灌、噴灌和無土栽培的方式,具有省肥、省水、省工等優點。澆水施肥時,將氨基酸水溶肥溶解在水中,既可補充作物水分,還能提供作物生長所需的養分。
仔姜施肥技巧 仔姜需要怎么管理
1、首先是種植前的基肥補充:依據生姜對養分的需要量主要是在中、后期的特點,所以基肥要以有機肥為主。下種前每畝要撒施優質腐熟雞糞500—600公斤,下種時每畝要溝(穴)施餅肥75—100公斤。然后再補充氮、磷、鉀復合肥50公斤或尿素15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硫酸鉀各20公斤。對微量元素缺少的泥土,基肥中每畝還要加入硫酸鋅1—2公斤、0.05—0.1%硼砂0.5—1公斤。
2、藥劑浸種:催芽前,選用農用鏈霉素、2%阿維菌素、乙酸銅浸種15—30分鐘,分別防治降姜瘟病、癩皮病、爛脖子病。
3、催芽期:保溫箱催芽,一般為25天左右。開始四五天溫度由20℃緩慢升溫到25℃,姜塊露白破尖后,變溫處理十天,由25℃降溫到23℃,播種前四到五天,再降到18℃—20℃,進行低溫鍛煉。姜塊出芽后,每畝每次用60ml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噴施,每10-15天噴施一次。
4、幼苗期:植株生長量小,需肥不多,但幼苗期很長,為使幼苗生長健壯,通常于苗高30厘米左右并具1-2個小分枝時,進行第一次追肥,稱為小追肥或壯苗肥。每畝可施硫酸銨15-20千克。
5、開叉期:立秋前后生姜進入生長轉折期,植株生長加快,并開端大量積攢養分。因此,對肥水需求量增大,為確保生姜高產,重施一次以有機肥為主的肥料,以增進植株茁壯開叉、生長,為根莖膨大準備充分的養分。通常每畝用粉碎的餅肥60—80公斤,腐熟的雞糞250—300公斤,大量元素水溶肥(平衡型15-15-15+TE)5公斤滴灌或者沖施。除了氮磷鉀之外還有硼、鋅等多種微量元素,全面為生姜補充營養。
6、膨大期:植株長有6—8個分枝時,生姜進入根莖迅速膨大期,這時應依據植株長勢,巧施1次壯姜肥。進入膨大期,要以鉀肥為主。每畝每次用高鉀型(14-8-35+TE)大量元素水溶肥5公斤,用3—4次。
想要生姜提高產量,怎么才能更快的提高?
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它也是一種傳統中藥。具有健胃、清涼、解毒的作用。生姜在印度、越南、巴基斯坦、日本、朝鮮等國均有栽培。好處是好的,但如果栽培管理不當,很容易造成經濟損失。為提高生姜的產量、品質和經濟效益,對生姜的栽培技術進行了探討。
播種后的幼苗管理至關重要:生姜種植一般用薄膜覆蓋。姜籽出土前,應檢查薄膜是否完好。如發現損壞或被風吹走,應及時密封。當姜苗長到5-10厘米左右時。要及時破膜放苗。當溫度穩定在20度左右時,就可以去除地膜了。
除了比較干燥的土壤外,姜苗期可以少澆水。澆水可結合追肥和松土栽培進行,主要是提高地溫。生姜進入姜塊膨大期后,應及時澆水追肥。可配合除草和土培,在土壤保持濕潤、養分充足的情況下,促進生姜快速膨大。
大姜可分三遍:第一次追肥,主要是促苗壯苗,可在姜苗長到25-30厘米高時進行,或長出1-2枝,追肥施高每畝施氮肥或生根肥,結合葉面噴施氨基酸水溶肥,可起到促苗長效的作用
第二次追肥一般在立秋前后結合田間栽培和除草進行,主要是促進姜株分枝,為地下根莖膨大做準備。這時候大姜需要的肥料量比較大,每畝都可以溶化。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結合葉面施用。
第三次追肥一般在九月初白露達到秋季時進行。也可在生姜長出6-8枝時進行。這時,生姜進入地下莖,迅速膨脹。追肥主要是為了保證姜塊順利膨大。對于地力低、肥力差、生長弱的地塊,可每畝施高鉀肥和微生物肥。這種追肥可以在 15 天內使用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