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片作用與功效 鈣片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1、主要就是為身體補充鈣質,是口服補鈣的一種方式。鈣是人體內最普遍的元素之一,被稱為“生命中的鋼筋混凝土”,人體中鈣的含量占總體重的1.5–2%,其中骨骼和牙齒約占99%。體液和軟組織占1%。對于人體代謝、細胞功能、神經系統運作、 蛋白激素合成等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鈣片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鈣和維生素D3。碳酸鈣的作用是補鈣,維生素D3主要用來幫助鈣的吸收。青春期的孩子處于生長發育的高峰期,對鈣質的需求比較大,所以可以適當的補充一些鈣質。另外,在平時生活中,也可以通過食補的方法補鈣。
新鈣中鈣都有什么成分組成
【主要原料】碳酸鈣(質量分數50%)、維生素D
【配料】碳酸鈣、甘露醇、乳糖、淀粉、維生素D、甜橙香精、檸檬酸、阿斯馬甜(含苯丙氨酸)、莧菜紅
【功效成份】每片中含:鈣500mg、維生素D100IU
鈣是由什么組成的?
化學家和物理學家告訴我們,鈣在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里占有特殊的地位,它的原子序數是20。這就是說,鈣原子中心有一個核,核里面是十分微小的粒子——質子和中子,核外面有20個游離的帶負電荷的小粒子,這即是我們所說的電子。
鈣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碳酸鈣是一種無機化合物,是石灰巖石(簡稱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其分子式為CaCO3,相對分子質量為100.09。其中氧化鈣(CaO)占56.03%,二氧化碳(CO2)占 43.97%。
碳酸鈣的分類
1、按生產方法分類
根據碳酸鈣生產方法的不同,可以將碳酸鈣分為輕質碳酸鈣、重質碳酸鈣和活性碳酸鈣。
⑴ 輕質碳酸鈣: 又稱沉淀碳酸鈣,簡稱輕鈣,是將石灰石等原料段燒生成石灰(主要成分為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再加水消化石灰生成石灰乳(主要成分為氫氧化鈣),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碳化石灰乳生成碳酸鈣沉淀,最后經脫水、干燥和粉碎而制得。或者先用碳酸納和氯化鈣進行復分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然后經脫水、干燥和粉碎而制得。由于輕質碳酸鈣的沉降體積(2.4-2.8mL/g)比重質碳酸鈣的沉降體積(1.1-1.4mL/g)大,所以稱之為輕質碳酸鈣。
⑵ 重質碳酸鈣 簡稱重鈣,是用機械方法直接粉碎天然的方解石、石灰石、白堊、貝殼等而制得。由于重質碳酸鈣的沉降體積比輕質碳酸鈣的沉降體積小,所以稱之為重質碳酸鈣。
⑶ 活性碳酸鈣 又稱改性碳酸鈣、表面處理碳酸鈣、膠質碳酸鈣或白艷華,簡稱活鈣,是用表面改性劑對輕質碳酸鈣或重鈣碳酸鈣進行表面改性而制得。由于經表面改性劑改性后的碳酸鈣一般都具有補強作用,即所謂的“活性”,所以習慣上把改性碳酸鈣都稱為活性碳酸鈣。
2、按粉體粒徑分類
碳酸鈣產品是一種粉體,根據碳酸鈣粉體平均粒徑(d)的大小,可以將碳酸鈣分為微粒碳酸鈣(d>5μm)、微粉碳酸鈣(1μm<d<5μm)、微細碳酸鈣(0.1μm<d≤1μm)、超細碳酸鈣(0.02μm<d≤0.1μm)和超微細碳酸鈣(d≤0.02μm)。
⑴ 輕質碳酸鈣的粉體特點
a顆粒形狀規則,可視為單分散粉體,但可以是多種形狀,如紡錘形、立方形、針形、鏈形、球形、片形和四角柱形。這些不同形狀的碳酸鈣可由控制反應條件制得。
b 粒度分布較窄。
c 粒徑小,平均粒徑一般為1-3μm。要確定輕質碳酸鈣的平均粒徑,可用三軸粒徑中的短軸粒徑作為表現粒徑,再取中位粒徑作為平均粒徑。以后除說明外,平均粒徑,即指平均短軸粒徑。
⑵ 重質碳酸鈣的粉體特點
a 顆粒形狀不規則,是多分散粉體。
b 粒徑分布較寬。
c 粒徑大,平均粒徑一般為5-10μm。要確定重質碳酸鈣的平均粒徑,需要測定粒徑分布函數和諸如顆 粒沉降速度或比表面積之類的粉體現象函數。作為一種簡便 的方法是在電子顯微鏡照片上測量顆粒投影的長度和寬度,計算幾何平均粒徑作為表觀粒徑,再取中位粒徑作為平均粒徑。
⑶ 活性碳酸鈣的平均粒徑取為表面改性前輕質碳酸鈣或重質碳酸鈣的平均粒徑。
3、按微觀排列分類
根據組成碳酸鈣的原子和離子的排列是否有規律,可以將碳酸鈣分為晶體碳酸鈣分為晶體碳酸鈣和非晶體碳酸鈣。
⑴ 晶體碳酸鈣根據晶體碳酸鈣晶體結構的不同,可以將晶體碳酸鈣分為方解石型碳酸鈣、霰石(又稱文石)型碳酸鈣、球霰石型碳酸鈣。方解石和霰石是天然的碳酸鈣,球霰石則是人工生長的碳酸鈣。輕質碳酸鈣的晶體結構通常為方解石的晶體結構。重質碳酸鈣的晶體結構則為其原料(天然的方解石、石灰石、白堊、貝殼等)中碳酸鈣的晶體結構,活性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