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用氨基酸生產、種類、性質是什么?
一:農用氨基酸的生產:
將70kg菜籽粕和5kg羊毛粉均勻混合,調整到含水40%,pH值6~8之間。將市購酵素菌粉、紅糖、麥麩、水按10∶3∶37∶20的比例擴大,取5kg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進行發酵,發酵條件為溫度50℃,耗氧發酵,每12小時翻動一次,發酵周期為145小時。將上述發酵料于70℃下干燥,干燥時間3小時,即得氨基酸發酵料,備用。
將大約100kg市購味精生產的尾液,濃縮到原體積的70%,冷卻到常溫,過濾,將濾液備用。將80kg氨基酸發酵料和20kg濾液混合均勻干燥、粉碎、篩分后即得本發明農用氨基酸。
將60kg棉籽粕和5kg肉骨粉均勻混合,調整到含水40%,pH值6~8之間。將細黃連霉菌粉、紅糖、麥麩、水按10∶3∶37∶20的比例擴大,取5kg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進行發酵,發酵條件為溫度60℃,耗氧發酵,每12小時翻動一次,發酵周期180小時。將上述發酵料于90℃下干燥,干燥時間3小時,得氨基酸發酵料,備用。
將大約100kg市購味精生產的尾液,濃縮到原體積的70%,冷卻到常溫,過濾,將濾液備用。
將70kg氨基酸發酵料和30kg濾液混合均勻干燥、粉碎、篩分后即得本發明農用氨基酸。
權利要求
水劑(粉劑)氨基酸多功能肥料的生產工藝、性質及果樹安全施用有哪些?
1.生產工藝:生產工藝示意圖如圖5-2所示。
圖5-2水劑(或粉劑)型氨基酸多功能肥料生產流程示意圖
水劑或粉劑型氨基酸多功能肥料是生態環保多功能新型肥料,國家尚沒有標準,本產品執行國家含氨基酸葉面肥的標準。
2.產品主要技術指標:液體劑型為紅褐色醬油狀液體,pH4~8。粉狀劑型為深褐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pH4~8,易吸濕結塊,但不影響施用效果,兩種劑型均含復合氨基酸及氨基酸螯合物、聚合物、功能性物質、混合物等活性物質,具有殺蟲、殺菌、促進作物健壯生長的作用。
4.果樹安全施用技術:系列氨基酸多功能肥產品分為具有防止蟲害的多功能肥料、具有防止病害的多功能肥料和防止病蟲害的多功能肥料三種。作為葉面肥施用時,同時起到殺蟲、殺菌效果,當果樹發生病害或蟲害時可分別施用不同功能的產品,以降低施用成本。噴施時將液體或粉劑產品用清水稀釋500~800倍,噴至果樹葉片濕潤為宜。用于灌根時將產品用清水稀釋至800~1000倍,每株灌3~15千克稀釋液,可防治地下害蟲。
自制氨基酸葉面肥的配方是什么?
氨基酸葉面肥能改善施肥作物品質的功能,補充植物必需的氨基酸,刺激和調節植物快速生長,促使植物生長健壯,促進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另外的一些的比較完善的適合其它部分作物的可百度下 德化葉面肥配方 有較為豐富的配方及制作步驟:
第一步,原料準備,大豆粉(含水量為12%)、紅糖、米醋等。
第二步,原料配制混合,按1:100比例,即100公斤大豆粉,拌1公斤金寶貝氨基酸葉面肥發酵劑,一定要攪拌均勻,此過程可稱為菌劑接種。
第三步,往接種完菌劑的大豆粉中加入糖醋水,將大豆粉物料的含水量調到55-60%。
第四步,靜置發酵,調好含水量的大豆粉物料,自然放置12小時,這一過程可稱為“座菌”將自然放置的待發酵物料及時移到水泥池或大缸堆積發酵。為確保通氣,堆積厚度一般不超過60厘米為好,堆積完畢后,上面蓋上紗布或塑料布,并注意做到保溫、保濕、保潔。
第五步,溫度控制與調整,7~10天的發酵溫度應保持在20-25℃以上,累計發酵溫度達300-400℃時,可翻倒一次,翻動后立即蓋上覆蓋物,促使其繼續發酵,等到累計發酵溫度達到600℃以上(20-25天),發酵料成塊,臭味基本消失,可停止發酵,
第六步,原液提取,將發酵好的肥料用濃度為5%的紅糖水浸泡,然后將可提取氨基酸溶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