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豬企們已做好“豬價再低兩年”的準備,為何卻還逆勢擴張?
2021年各大豬企虧了個“底兒掉”,2022年還要逆勢擴張,難道他們不知道2022年豬價不會太高?答案自然是知道,并且大豬企們已經做好了“豬價再低兩年”的準備,那么既然知道為何還要逆勢擴張?
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官方出臺的方案——《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中明確提出,以調節各省(市)能繁母豬的數量為基礎手段,達到生豬產能總體平穩的目的。說白了,每個省份有能繁母豬的“指標”,達不到指標的省份就要想辦法增加能繁,超過了指標的省份就要壓減能繁。
這也就意味著,規模場首先要和本省的豬場“搶指標”,其次要和其他省份的豬場“搶蛋糕”。即便知道2022年沒有多少盈利可言,但是為了長遠的“市場份額”考慮,也要咬著牙加入戰局。
豬場之間不斷的擴張,不斷的競爭,養豬行業開始進入“內卷”。大家都清楚,既然未來豬價不會太高,那么就只能在自身上下功夫,一時間,各豬企之間開始拼技術、拼資金、拼人脈等等,使出了渾身解數只為了能在這場戰局中存活,只有活下來,才有在未來繼續強奪“指標”的資格。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本輪豬周期后,中國養豬業的“暴利”時代將終結,未來將迎來“低利潤”時代。在低豬價的影響下有不少養豬場,特別是散戶會選擇退出,這就恰好給了豬企搶占市場的“契機”,并且這個時候,大家都會認為是因為豬價太低,自己選擇了退出,而非被誰給擠掉了………
大豬企們“順利成章”的搶占這市場份額,“養豬巨頭”們很明白,擴產不是選擇,而是必然!
2022年豬價“三次上漲”,豬價會重回20元嗎?
目前毛豬的價格在13~14元左右。而豬肉的價格在23~25左右。馬上就要到冬天了,我覺得很難重回20元。
2022年豬價什么時候開始上漲-2022年豬價幾月份會漲
;?????由于受多個因素的影響,最近一段時間豬價一直在下跌,現在已經處在6元左右,這對很多養豬戶造成一定的影響。根據目前的形勢分析,今年豬價可能會在四五月份或者明年一二月份開始上漲,不過具體要看實際情況而定。
2022年豬價什么時候開始上漲
??????豬價將會有兩個上漲節點,一個是4、5月份,另一個是明年的1、2月份。
??????對于未來的豬價,有豬販子表示要想上漲需要依托“兩點”:
1、疫情穩定后的報復性消費增長
??????近期疫情再度出現反復,不少地區還處于爆發的上升期,對餐飲行業造成了巨大影響,同時對于豬肉消費也是毀滅性的,而這也是導致豬價難漲的原因之一。不過大家憋了這么長的時間,后續一旦疫情穩定下來,中高風險區域逐漸解封,那么豬肉有望迎來報復性消費增長。再疊加清明、端午等節假日的沖擊,豬肉消費才有希望趕上產能供應,再加上養豬戶的壓欄、惜售等因素,豬價才真的有希望迎來反轉,開始上漲。
??????具體什么時候能穩定下來,目前專家也沒有明確的時間預測,根據往常的經驗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應該足以。良性估算,在4、5月份豬肉消費有望迎來一波報復性消費。
2、更換母豬產生的生豬供應空窗期
??????雖說當下養豬戶虧損嚴重,但是集中去產能的情況并沒有出現,即使有些豬場淘汰了母豬也會在短時間內補充后備母豬,甚至還有部分豬場逆流而上,增欄了后備母豬。這種大背景下,產能大幅下降預計在半年乃至一年之內都不會出現了,唯一能抓住的利好點就是母豬更換產生的生豬供應的空窗期,因為養豬戶淘汰的是經產母豬,補充的后備母豬要想懷孕多需要4個月以上的時間,據此推測,這個空窗期應該會出現在明年的1、2月份。
??????根據上面兩點出現的時間,豬價將會有兩個上漲節點,一個是4、5月份,另一個是明年的1、2月份。
2022年豬價為什么一直下跌1.受生產慣性增長影響
??????每到春節過后,豬肉價格就會迎來大幅度下跌。主要是因為生豬產能已經恢復,而市場對豬肉又不敏感,可以替代的蛋白質產品太多,比如春天來了雞蛋、泥鰍也緊跟上市,這也會導致豬肉價格迎來小幅度的波動。
2.我國生豬出欄偏多
??????從生產方面看,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今年 1 月份全國生豬出欄量同比增長 23.6%,2 月份生豬出欄量同比增長 8.2%。
3.消費季節性減少
??????春節后消費淡季豬肉需求下降,豬肉供應出現了階段性過剩,未來還要看五一勞動節豬肉價格是否會出現小幅度的上升。因為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生豬價格已經跌破盈虧平衡點,養殖企業要做好相關虧損安排。
2022豬價多少錢一斤
??????大概6元左右一斤。
??????從市場反饋的數據來看,當前豬價下跌并沒有那么悲觀,雖然行情還是以跌為主,但是不少地區豬價已經有了企穩的跡象,這對于疲軟不振的豬市來說也算是一個利好消息。根據豬價系統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外三元平均價格為13.82元/公斤,環比微弱下跌0.02元,監測到的26個生豬產區,豬價總體走勢為2漲10跌14平!
??????其中豬價下跌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南,華東以及華北局地,其中東北地區跌勢減緩,單日下跌0.05元/斤,屠企報價6~6.8元/斤,西南地區跌幅收窄,四川,重慶下跌0.05,云南下跌0.13元/斤,屠企報價5.9~6.8元/斤,華東地區局部回落,山東下跌0.1,安徽下跌0.05,生豬均價跌至6.9~7.8元/斤。而在華中,華南,華北地區,豬價下跌逐步熄火,行情呈現企穩態勢,局部迎來了反彈上漲。
豬價持續下跌,或將至每斤6元谷底
豬價持續下跌,或將至每斤6元谷底
豬價持續下跌,或將至每斤6元谷底,農業農村部最新消息顯示,受生產慣性增長影響,當前我國生豬出欄偏多,豬肉供應出現了階段性過剩。豬價持續下跌,或將至每斤6元谷底。
豬價持續下跌,或將至每斤6元谷底1
農業農村部12日發布,受生產慣性增長影響,當前我國生豬出欄偏多,加上春節后消費淡季豬肉需求下降,豬肉供應出現了階段性過剩。
從生產方面看,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今年1月份全國生豬出欄量同比增長23.6%,2月份生豬出欄量同比增長8.2%。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 陳光華:去年底全國生豬存欄4.49億頭,同比增長10.5%。這些存欄生豬會在之后的6個月,也就是今年的1月份到6月份,陸續出欄上市。由此推算,今年上半年豬肉市場供給必然處于高位。
從消費方面看,根據對部分屠宰企業的監測,2月第2周屠宰量為330萬頭,3月第1周增加到480萬頭,但與春節前每周平均620萬頭的屠宰量相比,下降很明顯,表明春節后的豬肉消費明顯偏弱。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 陳光華:當前的生豬生產和供給充足,但需求收縮,階段性過剩較為明顯。
生豬價格持續下行 養殖企業陷入虧損
農業農村部最新監測顯示,目前,受供應增加和消費季節性減少雙重因素疊加影響,生豬價格持續下行,價格處于2020年以來的低位,養殖企業陷入虧損。
監測數據顯示,2月全國生豬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4.06元,已經跌破平均養殖成本線,出欄一頭生豬虧損約150元,上周又跌到每公斤13.21元。
而豬肉批發市場上周均價為每公斤18.42元,環比跌3.3%,同比低52.2%,已連續4周下跌。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生豬價格已經跌破盈虧平衡點,養殖企業普遍陷入虧損狀態。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 陳光華:下跌趨勢還會延續一段時間,3、4月份豬價可能跌至每公斤12元左右的谷底,養殖虧損程度還會加大。希望廣大養殖場戶能夠緊盯市場、控制成本、防好疫病、踏準節奏,挺過近期生豬生產經營相對困難的階段。
生豬價格持續走低 四項舉措穩定生豬生產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受生豬價格持續走低影響,養殖場戶很有可能會加速淘汰 能繁母豬,為此,將采取四項舉措,調控生豬產能,穩定生豬生產。
一是強化預警。持續跟蹤監測生豬和能繁母豬月度存欄信息,加強信息發布,引導養殖場戶在3、4月份市場供應寬松時期順勢出欄肥豬、不壓欄。
二是穩定政策。督促地方保持用地、金融、環保等長效性支持政策穩定,杜絕在政策上出現反復,穩定行業預期,堅定行業信心。
三是穩定產能。及時出臺有針對性保護基礎產能的措施,防范過度淘汰能繁母豬的風險。
四是防好疫病。抓好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加強檢疫、調運、屠宰等環節監管,扎實推進分區防控,統籌推進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防止因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逆轉生豬穩產保供形勢。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 陳光華:緊盯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督促地方嚴格落實省負總責要求,根據需要適時研究出臺地方臨時補貼救助措施,加強與凍豬肉儲備調節政策協同,形成調控合力。
豬價持續下跌,或將至每斤6元谷底2
今年3月份以來,受整體豬源供應充足,豬肉消費動力不足,疊加飼料成本再創高點等因素影響下,我國生豬市場漫長的下跌周期仍在繼續磨底。據卓創資訊監測,3月上旬全國外三元生豬出欄均價參考12.32元/公斤,較2月下旬均價下滑1.50%。
農業農村部近日發布消息稱,隨著生豬價格的持續下行,養殖企業也陷入虧損。目前生豬價格處于2020年以來的低位,養殖企業普遍陷入虧損狀態。監測數據顯示,今年2月出欄一頭生豬虧損約150元。
進入3月,生豬養殖行業的虧損仍在繼續加劇。據卓創資訊監測,3月上旬生豬自繁自養盈利值持續下滑,盈利均值為-273.02元/頭,環比2月下旬下降9.28%。
農業農村部:目前豬價正處于第三次價格下行探底過程中
農業農村部最新消息顯示,受生產慣性增長影響,當前我國生豬出欄偏多,加上春節后消費淡季豬肉需求下降,豬肉供應出現了階段性過剩。
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生產方面,今年1月份全國生豬出欄量同比增長23.6%,2月份生豬出欄量同比增長8.2%。屠宰方面,2月第2周屠宰量為330萬頭,3月第1周增加到480萬頭,但與春節前每周平均620萬頭的’屠宰量相比,下降很明顯,表明春節后的豬肉消費明顯偏弱。
“去年底4.49億頭的生豬存欄會在之后的6個月,也就是今年的1月份到6月份,陸續出欄上市。由此推算,今年上半年豬肉市場供給必然處于高位。當前的生豬生產和供給充足,但需求收縮,階段性過剩較為明顯。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陳光華如是說。
在生豬供應過剩的背景下,全國生豬平均價格在2月份已經跌破平均養殖成本線,豬肉批發市場均價也已連續4周下跌。
在陳光華看來,豬價的下跌趨勢還會延續一段時間,3、4月份豬價可能跌至每公斤12元左右的谷底,養殖虧損程度還會加大。本輪豬周期自2020年全年到2021年初高位運行后,已經在2021年6月下旬和10月第二周經歷過兩次下行探底,現在正處于第三次價格下行探底過程中。
“希望廣大養殖場戶能夠緊盯市場、控制成本、防好疫病、踏準節奏,挺過近期生豬生產經營相對困難的階段。”陳光華說。
市場悲觀情緒短期仍將加劇?
從剛剛過去的周末來看,全國豬價以弱穩為主。據涌益咨詢數據顯示,3月13日,國內生豬均價11.86元/公斤,比上一日下跌0.01元/噸。
從期貨盤面來看,自俄烏事件以來,生豬期貨已由2月21日的14210元/噸跌至3月11日的13130元/噸,下跌幅度達7.6%。方正中期期貨飼料養殖組組長侯芝芳告訴記者,生豬期價目前已經升水排列,反應市場預期已經發生轉變,周期見底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從當前生豬市場的利空因素來看,格林大華期貨生豬分析師張曉君表示,目前國內多地新冠疫情形勢嚴峻,終端消費低迷,白條走貨欠佳。同時,當前生豬去產能不及預期,養殖產能也仍將繼續兌現。
從利多因素來看,張曉君說,首先是俄烏局勢推升原料成本,豬糧比下行壓力仍存,后續收儲預期不減,當然若收儲數量仍處于較低水平,則收儲利多仍然有限。其次是國內養殖利潤再進入深度虧損,養殖戶抗價情緒升溫,北方部分屠企增加分割入庫比例,凍品庫容率持續提升。
“此外,我國能繁母豬數量在2021年6月份達到4564萬頭,達到了年內最高水平,7—8月份都保持在4500萬頭以上。按照豬的生長繁殖規律,能繁母豬數量能顯著影響10個月后生豬的供應量,因此對應2022年3—5月份母豬的潛在供應量會達到峰值。預計2022年5月份之后隨著生豬供應量的減少,生豬價格有望逐步企穩。”侯芝芳說。
在申銀萬國期貨農產品高級分析師徐盛看來,總體而言,目前生豬供需博弈劇烈、下游需求不足而供應充足,中長期去庫存仍需時間,而隨著飼料價格上漲,預計短期內市場悲觀情緒或將加劇。建議短期投資者可逢回調買入2205合約并在反彈后止盈,長期投資者可以等待市場情緒最悲觀后再擇機入場做多。
張曉君表示,后市生豬價格的走勢仍需繼續關注國家收儲時間窗口、終端消費變化、行業產能去化速度、新冠疫情防控和生豬疫病防控等多重因素。
豬價持續下跌,或將至每斤6元谷底3
據財經網報道稱,農業農村部近日給出公告稱,受生產慣性增長影響,當前我國生豬出欄偏多,加上春節后消費淡季豬肉需求下降,豬肉供應出現了階段性過剩。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陳光華表示:“這個下跌趨勢還會延續一段時間,3、4月份豬價可能跌至每公斤12元左右的谷底,養殖虧損程度還會加大。希望廣大養殖場戶能夠緊盯市場、控制成本、防好疫病、踏準節奏,挺過近期生豬生產經營相對困難的階段”。
從生產方面看,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今年1月份全國生豬出欄量同比增長23.6%,2月份生豬出欄量同比增長8.2%。
豬肉批發市場上周均價為每公斤18.42元,環比跌3.3%,同比低52.2%, 已連續4周下跌。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生豬價格已經跌破盈虧平衡點,養殖企業普遍陷入虧損狀態。
陳光華介紹說,此輪豬周期,生豬價格自2020年全年到2021年初高位運行后,已經經歷過兩次下行探底。第一次是在2021年6月下旬,第二次是在2021年10月第2周, 現在正處于第三次價格下行探底過程中。
2022年豬價高峰期在幾月份
據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和采集點的監測,5月份第3周(采集日為5月18日)生豬產品、家禽產品、玉米、豆粕、肉雞配合飼料價格上漲,牛羊肉、生鮮乳價格下降,育肥豬配合飼料、蛋雞配合飼料價格持平。
生豬產品價格。全國仔豬平均價格32.37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5.1%,同比下降55.1%。全國29個監測省份仔豬價格上漲。華中地區仔豬平均價格較高,為36.62元/公斤;西南地區較低,為26.19元/公斤。全國生豬平均價格15.45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1.8%,同比下降19.5%。吉林、青海、黑龍江、湖北、廣東等29個省份生豬價格上漲,海南價格下降。華南地區生豬平均價格較高,為18.08元/公斤;西北地區較低,為14.5元/公斤。全國豬肉平均價格25.12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1.1%,同比下降22.3%。吉林、湖北、廣東、寧夏、重慶等26個省(區、市)豬肉價格上漲,海南、貴州、浙江等3個省份價格下降。華南地區豬肉平均價格較高,為30.58元/公斤;東北地區較低,為22.03元/公斤。
家禽產品價格。全國雞蛋平均價格11.58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5%,同比上漲14.7%。河北、遼寧等10個主產省份雞蛋平均價格10.9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9%,同比上漲17.8%。全國雞肉平均價格22.94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2%,同比上漲3.4%。商品代蛋雛雞平均價格3.75元/只,比前一周上漲0.8%,同比下降0.8%。商品代肉雛雞平均價格3.26元/只,比前一周上漲1.2%,同比下降11.9%。
牛羊肉價格。全國牛肉平均價格86.5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1%,同比上漲0.5%。河北、遼寧、吉林、山東和河南等主產省份牛肉平均價格79.36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1%。全國羊肉平均價格81.9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3%,同比下降3.6%。河北、內蒙古、山東、河南和新疆等主產省(區)羊肉平均價格75.9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4%。
生鮮乳價格。內蒙古、河北等10個主產省(區)生鮮乳平均價格4.1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2%,同比下降1.9%。
飼料價格。全國玉米平均價格2.98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3%,同比持平。主產區東北三省玉米平均價格為2.73元/公斤,與前一周持平。主銷區廣東省玉米價格3.13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3%。全國豆粕平均價格4.55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2%,同比上漲21.7%。育肥豬配合飼料平均價格3.86元/公斤,與前一周持平,同比上漲7.2%。肉雞配合飼料平均價格3.86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3%,同比上漲6.6%。蛋雞配合飼料平均價格3.59元/公斤,與前一周持平,同比上漲7.5%。
文章來源:農民日報
最近豬價已經形成了反彈趨勢,豬肉又要漲到30元一斤了?
受豬價非理性上漲,官方開始調控,規模豬企出欄放量,國內豬價應聲下跌,然而,豬價剛剛下行,散戶豬場扛價情緒反彈,市場再次呈現“缺豬”的表現,國內豬價陡然“變臉”,市場呈現“北漲南跌”的表現,北方多地豬價大幅上漲。
生豬價格上漲最新動態
6月上旬,依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5月下旬全國生豬價格達到1公斤15.7元,從今年3月下旬至今,中國生豬價格從1公斤11.9元漲至15.7元,漲幅為32%,完成“7連增”。生豬價格迎來上漲對養殖企業而言是一件好事,畢竟從去年開始許多養殖企業就開始虧本,甚至倒閉。盡管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但飼料成本、選購豬仔成本都在上漲,還不包含人力成本的前提下,運營也是較為艱難的。
2022年下半年豬價還會上漲嗎?
豬價到2022下半年還會漲。由于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者李國祥對于本次豬價“七連增”作了介紹,表明最近生豬價格起伏是客觀現實的,而現在豬肉價格上漲代表著目前運營狀況良好,正在逐漸修復市場,預計后期價錢可能返回15-25元1公斤,不會出現不斷上漲的狀況,而最近活豬加快補欄都是理性為主,適度調整為主,因而想返回30元一斤的情況是難以的。生豬價格今日豬價:
在山東日照市莒縣長白豬生豬價格今日豬價是8元/斤,在山東臨沂市羅莊區是7元/斤,在廣東湛江市廉江市是7.5元/斤,在廣西玉林市博白縣是13.6元/斤,在貴州畢節市大方縣是8.25元/斤,在甘肅白銀市平川區是7.5元/斤。
在山東日照市莒縣三元豬生豬價格今日豬價是7元/斤,在山東臨沂市沂水縣是8元/斤,在山東臨沂市莒南縣是6元/斤,在湖南邵陽市武岡市是7.5元/斤,在湖南益陽市赫山區是8元/斤,在廣東佛山市三水區是9.2元/斤,在廣東湛江市廉江市是8.14元/斤,在廣東茂名市化州市是8.5元/斤,在廣西貴港市港北區是12.5元/斤,在廣西玉林市博白縣是7.25元/斤,在重慶市涪陵區是8元/斤,在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縣是8.5元/斤,在貴州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是9.26元/斤,在云南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是8元/斤,在陜西漢中市鎮巴縣是12元/斤,在甘肅平涼市靜寧縣是15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