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螯合物的制備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可由2種方式合成,1種是由可溶性金屬鹽與氨基酸螯合而成,金屬和氨基酸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是復合的;另一種是可溶性鹽與氨基酸可水解蛋白螯合而成,稱為金屬蛋白鹽。由于相對復合氨基酸螯合物和金屬蛋白鹽而言,單一氨基酸螯合物價格昂貴且生物學活性專一,應用范圍也窄。所以現今國內外的研究方向多偏重于后者,也可以說金屬蛋白鹽是今后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產生的一個方向。在我國蛋白質水解抽取螯合鹽常用的方法有4種:酶解法、酸解法、酸堿水解法和綜合利用法,其中酸堿水解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對稀土有哪些作用?
用氨基酸鰲合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可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用量少,見效快,生產工藝簡單。生產方法是用混合氨基酸水解液與微量元素鋅、錳、硼、鐵、銅、鉬及稀土等在75~85℃溫度攪拌,反應1~2小時,即生成螯(絡)合物??砂垂に嚄l件生產出氨基酸含量≥16%、微量元素及稀土≥6%的氨基酸螯(絡)合物。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與無機微量元素相比有哪些優勢
微量元素的氨基酸、蛋白質螯合物對畜、禽生產有什么好處? 微量元素營養對畜、禽生長和健康關系重大,被譽為生命元素。半個世紀以來,微量元素營養歷經了3個階段,即無機鹽階段、簡單的有機化合物階段及氨基酸螯合物階段。前兩個階段被稱為第1和第2代產品,存在著難吸收和生化功能差的缺點。而氨基酸螯合物易吸收,抗干擾,不污染水質、環境,接近天然形態,穩定性適宜,被稱為第3代微量元素飼料添加齊。 西南農學院用蛋白質生產復合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是這樣進行的: 蛋白質→水解→中和→螯合→濃縮 鹽酸或硫酸 氫氧化鈉 無機鹽 →干燥→粉碎→產品 蛋白質原料→水解→除酸→板框過濾→ 20%硫酸 碳酸鈣粉末 復合氨基酸液→螯合→濃縮→干燥→產品 無機鹽 氨基酸、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的螯合物同無機鹽相比,在化學和生化上均有質的區別。無機鹽中的金屬呈離子態,進入小腸因PH值較高,而以膠體沉淀析出,難以吸收利用。螯合物呈電中性,且有籠形結構,即使在小腸中仍可被溶解吸收。氨基酸螯合物的另一重要特性是穩定常數適中,金屬在消化道中易于釋放,且有利于消化酶的復制、生成和激活。另外,微量元素的無機鹽形式添加劑混合不均勻易氧化、易吸潮,,而螯合物就克服了這一缺點,大大提高了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 氨基酸、蛋白質金屬螯合物具有提高畜、禽、水產品養殖產量,降低飼料消耗、增進健康水平,提高營養價值的特點。這將使畜、禽養殖業提高到一個新臺階。 這種螯合物用于水產養殖:添加0.2%一0.3%螯合物,較對照組提高產量14.04%,餌料系數降低10.1%,畝純收入增加42.53%。效益顯著。
微量元素的氨基酸螯合物添加劑有什么優點?
微量元素營養對畜禽生長和健康關系重大,被譽為生命元素。半個世紀以來,微量元素經歷了三個階段,即無機鹽階段、簡單的有機化合物階段和氨基酸螯合物階段。前兩個階段稱為第1代和第2代產品,存在著難吸收和生化功能差的缺點,而氨基酸螯合物易吸收、抗干擾、不污染水質和環境、穩定性適宜,被稱為第3代微量元素飼料添加劑。
氨基酸螯合物微量元素添加劑是將蛋白質水解,除酸,先制成復合氨基酸液,然后與無機鹽螯合,濃縮、干燥、粉碎制成產品。它與無機鹽相比,在化學和生化上均有本質的區別。無機鹽中的金屬呈離子態,進入小腸后難以吸收利用;螯合物呈電中性,即使在小腸中仍可被溶解吸收。螯合物的另一重要特性是穩定常數適中,金屬在消化道易于釋放,且有利于消化酶的復制、生成和激活,另外,螯合后的微量元素不易氧化、不吸潮,大大提高了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
我國目前使用的微量元素還是以第1代產品為主。但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的使用日漸增多。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具有提高日增重、降低飼料消耗、增進健康水平、提高營養價值的特點,雖然目前售價很高,但據筆者的試驗,與無機鹽添加劑相比,在增重、提高飼料報酬方面的作用都在10%以上,總的經濟效益仍很顯著,相信不久的將來會逐漸普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