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拆遷補償新政策有什么規定
你好,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依據的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而集體土地征收依據的則是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2021拆遷補償標準明細?
房屋拆遷補償=宅基地區位補償價×宅基地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宅基地區位補償價=(當地普通住宅指導價-房屋重置成新均價)×戶均安置面積÷戶均宅基地面積
宅基地區位補償價參照當地普通住宅指導價,由區縣人民政府參照一定時間、一定區域內普通商品房住宅均價、城市規劃等綜合確定。拆遷中認定的宅基地面積應經合法批準、切不超控制標準。房屋重置成新均價是指一定時間、一定區域內的被拆遷宅基地房屋重置成新平均價,具體標準由區縣政府按照前述區域內農村房屋建設情況在400–700元/平方米幅度內確定。戶均安置面積,按照100-150平方米控制,具體標準由區縣政府根據當地農村經濟水平、農民居住情況確定。
房屋拆遷新政策?
2022年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明細
2022年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草房1900元/平米;磚瓦房2400元/平米;搗制或預制磚砼結構房屋2800元/平米;樓房(二層以上)3300元/平米;地上(下)附著物使用等價補償原則;異地安置補助費(包括宅地,配套設施、租房費等)每戶2萬元。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對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有詳細的規定:
第十七條?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第十八條?征收個人住宅,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優先給予住房保障。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農村拆遷房屋賠償新規定2022
一、農村拆遷房屋賠償標準最新規定
1、宅基地上的房屋拆遷,可以實行貨幣補償或者房屋安置,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另行審批宅基地。
2、拆遷宅基地上房屋實行貨幣補償的,拆遷人應當向被拆遷人支付補償款。補償款按照被拆除房屋的重置成新價和宅基地的區位補償價確定。房屋重置成新價的評估規則和宅基地區位補償價的計算辦法由市國土房管局制定并公布。
3、拆除宅基地上房屋以國有土地上房屋安置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按照本辦法第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確定拆遷補償款,并與安置房屋的市場評估價款結算差價;但按照市人民政府規定以經濟適用住房安置被拆遷人的除外。
4、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作為拆遷人實施拆遷,以本集體建設用地范圍內的房屋安置被拆遷人的,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并報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批準后,可以按照被拆除房屋建筑面積安置,也可以結合被拆遷人家庭人口情況安置。
5、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在集體土地上建設安置房屋的,應當符合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年度計劃,依法取得用地和規劃許可。
6、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作為拆遷人拆遷宅基地上房屋,有條件的地區,可以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另行審批宅基地由被拆遷人自建房屋,并對被拆除的房屋按照重置成新價給予補償。
其他拆遷人委托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安置被拆遷人的,可以參照前款規定執行。
二、貨幣補償方式:
1、房屋價值補償
補償標準同產權交換一樣,不過增加了一項:即計算補償金時將公攤補助面積計算在內一同作價。
2、臨時安置費和搬遷費
參照以上標準,僅支付12個月臨時安置費,搬遷費與產權交換式搬遷費標準相同。
3、其他補償項目
對貨幣補償的被拆遷人,只要符合條件,也享受各種困難補助、拆遷獎勵、停產停業損失,及房屋專修、家電移機補償等。
三、農村拆遷糾紛怎么處理
1、行政裁決
國務院令發布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規定,拆遷人與被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
2、行政或司法強制
(1)行政強制: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行政裁決書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拆遷管理部門提請公安部門強制拆遷。
(2)司法強制: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決書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行政強制或司法強制只能選一種。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請或申請強制拆遷,必須非常慎重。
3、民事仲裁或民事訴訟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后,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協議的約定的搬遷期內拒絕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訴訟期間,拆遷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先予執行。
2021拆遷補償標準明細
房屋拆遷補償=宅基地區位補償價×宅基地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宅基地區位補償價=(當地普通住宅指導價-房屋重置成新均價)×戶均安置面積÷戶均宅基地面積
宅基地區位補償價參照當地普通住宅指導價,由區縣人民政府參照一定時間、一定區域內普通商品房住宅均價、城市規劃等綜合確定。拆遷中認定的宅基地面積應經合法批準、切不超控制標準。房屋重置成新均價是指一定時間、一定區域內的被拆遷宅基地房屋重置成新平均價,具體標準由區縣政府按照前述區域內農村房屋建設情況在400–700元/平方米幅度內確定。戶均安置面積,按照100-150平方米控制,具體標準由區縣政府根據當地農村經濟水平、農民居住情況確定。
上海動遷新政策 補償細則詳細解讀
《上海市市區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暫行辦法》(下稱《集體辦法》)
補償方式:
貨幣補償和產權調換
集體土地房屋拆遷同樣有兩種補償方式:貨幣補償和產權調換,可供被拆遷人選擇。(僅做參考,具體以地方政策為準)
■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被拆遷房屋合法建筑面積小于或等于230㎡的,按實確認安置面積;合法建筑面積大于230㎡的,按230㎡確認安置面積。每戶在確認的安置面積基礎上可以向上靠戶型增加10㎡,跨戶型可以增加20—40㎡。被拆遷房屋的合法建筑面積超過230㎡的部分,不安置住房,按照房屋重置價格結合成新2.5—3倍的范圍內給予補償。
其中,重置價格是根據目前房屋的估價,按照年限、成新推算出過去的價格,乘以2.5-3倍。據相關負責人解釋,一般集體土地房屋重置價格后約為650元/平方米,再乘以2.5-3倍。這樣算下來,這部分的補償約為2000元/平方米。
■選擇貨幣補償的,需要提出書面申請,經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核同意后,給予貨幣補償。補償金額,原合法住宅房屋面積在230㎡以內的,貨幣補償安置款為安置房價格減去安置房重置價格與被拆遷房屋重置價格結合成新的差價,乘以被拆遷合法房屋的建筑面積。被拆遷人原合法房屋面積超過230㎡的,超出部分按照房屋重置價格結合成新2.5—3倍的范圍內給予補償。
鼓勵被拆遷人選擇貨幣補償,對住宅房屋全部選擇貨幣補償的,按照貨幣補償的金額增加20%的補償款。
同樣規定“55平方米”保障房標準
《集體辦法》同樣規定了“55平方米”的保障住房標準。即被拆遷人僅有一處住宅,拆遷面積小于安置房最小戶型55㎡,且又無力支付購房款的,經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審核同意后,由拆遷人提供一套建筑面積不小于55㎡的拆遷安置房給予安置,但不得跨戶型安置,55㎡以內不結算差價。
另外,拆遷住宅房屋,拆遷人應當向被拆遷人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搬家費和固定設施移裝費。對固定設施確實不可以移裝的,應按現行價格支付給被拆遷人初裝費。拆遷非住宅房屋,拆遷人應當向被拆遷人支付搬遷費用和固定設備移裝費用。因拆遷造成非住宅房屋的被拆遷人停業、停產等損失的,拆遷人應當按照房屋拆遷補償總額10%—20%的范圍,向被拆遷人支付停業、停產一次性補助費。
5類情況不予補償
新辦法規定,以下5種情況不予補償安置:
1.違章建筑;
2.逾期的臨時建筑或者臨時建筑在建筑規劃許可證中載明因城市建設需要時無條件拆除的;
3.已建新房應拆除而未拆除的舊房;
4.《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批準通知書》公告后被拆遷人進行房屋及其附屬物新建、改建、擴建或者突擊裝修裝飾部分;
5.拆遷租賃(借)住宅用房的承租人。
提醒
正在拆遷的不適用新辦法
兩個新拆遷管理辦法于11月15日實施,那么正在實施的拆遷項目是否使用新辦法呢?對此,有關負責人稱,不適用。
本辦法自2009年11月15日起施行,11月15日前已實施的拆遷項目,按原政策執行。”也就是說,新拆遷管理辦法適用于2009年11月15日后新批準、實施的拆遷項目,另外,自從新辦法實施,原《上海市市區房屋拆遷管理暫行辦法》及補充意見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