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豬性能測定的方式有哪幾種?
種豬測定方式,大致分為測定站測定和現場測定(或農場測定)兩種方式。在現場測定中,所有性狀記錄在本豬場進行,這種方式適用于豬繁殖性能和生長性狀的測定;而場站測定是指性狀的記錄均在特定的中心測定站進行,許多國家為了測定豬的生長性狀和胴體品質而建立了測定站,在相對一致的環境下測定,最后選留下來的種豬進入人工授精站。現場測定的測定容量大,且測定成本低廉,雖然在場站測定中得到的遺傳力要比現場測定高一些,但測定容量有限,并且測定成本高。
目前,在丹麥、英國等國家實行的是中心測定站和現場測定同步測定,用兩方面的測定結果一次決定種豬的選留。
何謂種豬測定?種豬測定的方法有哪幾種?
種豬測定是指按照測定方案將種豬置于相對一致的標準環境下進行度量的全過程,包括使用測定的信息和測定結果。
種豬性能測定的分類,按測定記錄資料可分為:生產性能測定(individual performance testing)、同胞測定(sibling test)、后裔測定(progeny testing)、綜合測定(combined testing)。
按測定方式、場所和測定結果應用范圍,測定制度又可分為測定站測定(Station testing)、場內測定(On farm testing)和同步測定(Synchronous testing)。
圖20 測定場所
種豬性能測定的技術規程包括哪些內容?
種豬測定技術規程是規范種豬測定過程中各項技術操作的具體規定,擬定規程應把握的基本原則是:①測定方案的效率;②測定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③測定方案的可行性。也就是說,擬定種豬技術測定規程,應結合我國種豬生產實際,既要獲得準確可靠的測定結果,也要便于操作,可行性強,最終應起到遺傳改良效果。
(1)送測條件與要求受測豬的選擇
①受測豬編號清楚,有3代以上系譜記錄,符合品種要求,生長發育正常,健康狀況良好,同窩無遺傳缺陷;②送測豬場必須是近3個月內未無傳染病疫情,并出具縣級以上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簽發的檢疫證明。送測豬在送測前10天應完成必要的免疫注射,并佩有法定的免疫標識;③送測前15天將送測豬在場內隔離飼養,“中心”派員協同場內測定員采集2毫升血清/頭,送省或省級以上動物防疫監督機構進行“中心”要求的血清學檢查,根據檢驗結果確定送測豬只;④送測豬在70日齡以內,體重25千克以內,并經2周隔離預試后進入測定期。測定組與頭數要求①采用公豬性能測定方案,送測豬要求來源于5個以上公豬血統的后代,從每頭公豬與配的母豬中隨機抽取3窩,每窩選1頭公豬,共15頭。即每個場每批送測15頭公豬;②采用公豬性能與同胞性能相結合的測定方案,則在(1)的基礎上,每窩增選1頭去勢公豬和1頭小母豬,即每個測定組3頭,15個測定組,共45頭。
(2)測定性狀個體性能測定方案應測定的性狀有:30~100千克平均日增重、活體背膘厚和飼料轉化率。若采用公豬性能與同胞性能相結合的測定方案,除測定以上性狀外,須進行同胞屠宰測定,測定的主要性狀包括:胴體重、平均背膘厚、眼肌面積、腿臀比例、胴體瘦肉率、肌肉顏色、肌肉pH、系水力(或滴水損失)、大理石紋、肌內脂肪含量等。(3)測定方法①種豬收測在2天內完成,送豬車輛必須徹底清洗,嚴格消毒?!爸行摹苯拥剿蜏y豬后,重新打上耳號,由測定員按規定進行以下各項檢查:系譜資料,健康檢查合格證和血清學抗體檢驗結果,場地檢疫證書。
②送測豬到“中心”后,以場為單位進入隔離舍觀察2周,經獸醫檢查合格后進入測定。
③送測豬隔離觀察結束后隨機進入測定欄,轉入測定期。
④在隔離期和測定期間均自由采食,可單欄飼養,也可群飼。
⑤個體重達27~33千克開始測定,至80~105千克時結束。定時稱重,進行活體背膘厚測定。每天記錄飼料耗量,計算30~100千克平均日增重、100千克體重背膘厚和飼料轉化率。
⑥送測豬患病應及時治療,一周內未治愈應退出測定,并稱重和結料;若出現死亡,應有尸體解剖記錄。
⑦測定結束后,若屠宰應進行胴體測定和肉質評定(測定方法見42、45)。(4)測定豬的飼養管理測定豬欄舍條件應盡量一致,根據不同品種、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要,確定相應的營養水平和相應的飼料配方。
性能測定公豬單欄喂養,2頭全同胞或6頭半同胞一欄,均采用自由采食,自由飲水。或采用ACEMA電子識別自動記料系統,一般12~15頭為一個單元群養。(5)測定成績評定種豬測定結束后,根據測定結果,按估計育種值或綜合選擇指數進行性能評定。(6)測定成績的公布及合格種豬的利用測定結束后,由中心測定站填寫測定成績報告書,報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在全國范圍內公布。場內測定成績由各育種場填寫,報中心測定站審查后,由中心測定站統一申報,并予以公布。同時,由中心測定站填寫測定成績證明書送各測定單位。經測定判定,不合格的種豬,應予以淘汰,不能留作種用;經測定判定合格的種豬,除進行良種登記外,可進行現場拍賣,對優良種豬應送人工授精站,以充分發揮優良種豬的作用。
為什么需要種豬性能測定?如何開展?
特指在相對一致的條件下,對測定群各個體本身的主要經濟性狀進行度量,并依此對該個體的遺傳性能作出評價和預測。根據《全國種豬遺傳評估方案》要求,進行性能測定的性狀指標共有15項。其中,繁殖性狀有總產仔數、活產仔數等;生長發育性狀有達100千克體重日齡、100千克體重的活體背原厚、眼肌面積(厚度)等;肥育及體性狀有飼料利用率、屠宰率和瘦肉率等。
性能測定的開展,可以根據所測定個體以上性狀表型值的獲取進行組織,如總產仔數的測定,可直接記錄生產母豬分娩時總的產仔數,并記錄可能影響總產仔數的所有因素,包括生產母豬胎次、產仔季節和品種等。
什么叫種豬性能測定?
特指在相對一致的條件下,對測定群各個體本身的主要經濟性狀進行度量,并依此對該個體的遺傳性能作出評價和預測。根據《全國種豬遺傳評估方案》要求,進行性能測定的性狀指標共有15項,其中繁殖性狀有總產仔數、活產仔數等,生長發育性狀有到100千克體重日齡、100千克體重的活體背膘厚、眼肌面積(厚度)等,肥育及胴體性狀有飼料利用率、屠宰率、瘦肉率等。
怎樣正確選購豬用生產性能自動測定設備系統
6、豬用生產性能測定設備選購應注意哪些細節?考察設備稱量飼料和體重的準確性,用靜態標準砝碼,誤差當然越小越好。但在測定中動物進出,要保障動態稱量精準度難度比較大。首先是飼料消耗計量,這是該設備的技術核心。以稱重計量全部飼料消耗,設備長期穩定運行,數據無丟失,沒有太大的飼料浪費。如果設備不能準確計量和記錄飼料消耗,就沒有購買價值。二是,應設立門禁系統,確保體重稱量準確性,當日體重記錄波動在采食、飲水和排出糞尿體重的3%左右,數據合格率應大于95%。也可以用校準的電子體電子磅對測定欄采食的豬稱量體重,誤差不應超過采食量。三是,系統計算機軟件。計算機與設備是否具有相互獨立性,不能過多依靠系統計算機,一旦計算機出現問題會影響數據安全。計算機與設備通訊是否流通,軟件指標是否符合行業規范。四是,設備之間是否存在差異,運行噪音等刺激,對動物產生應激。五是,設備電力保障要求不宜過高,使用氣動裝置的設備,需要配備發電機,會丟失數據、增加操作難度,增加投資和測試成本。六是,設備記錄的完整性。設備安裝運行后,可把設備屏幕顯示各條記錄于紙上,然后再對照軟件系統的明細記錄,看是否有遺漏現象。七是,用于飼料測定設備與軟件還要符合飼養試驗要求,可對比各站生長和料重比等情況;應有時段停機設置功能,能夠進行空腹體重稱量;具有料槽占用率(設備占用率),能夠把握飼養密度;具有飼料投放管理功能,可以檢測飼料利用率或浪費率等。有的廠家還測定飼料測試期環境溫度和濕度,可用于跨期測定結果的比較,當然測定指標愈多愈好。八是,有無制造商產品質量管理指標,不欺瞞用戶不懂行。如:反映體重稱量準確度的 “體重數據合格率”, 反映設備無故障運行率的“料槽占用率”, 反映飼料消耗稱量準確度的“飼料利用率”。有的指標制造商即使不在系統軟件中提供,也應在產品出廠時提供檢測報告。7、怎樣了解設備飼料消耗記錄的準確性?首先考察設備飼料消耗數據有無丟失的可能性,如突然停電后,當前飼料消耗記錄有無丟失;其計量方式必需始終采用稱重方式,一些設備計量中有飼料容積推算方法,在不同飼料配方對比試驗中,容積差別很大,這種容積推算極有可能實際飼料消耗誤差??疾斓淖詈棉k法是該站某日或一段時間的記錄的飼料消耗量與其對應時間飼料投放總量(用電子秤單獨稱量)對比,有的設備在系統軟件中可以直接查詢,該期記錄的飼料消耗量占飼料投放總量比值,一般應大于98%。低于此值,要么料槽設計不合理,要么計量不準,要么存在數據丟失設計缺陷。8、設備安裝場地要求如何?測定豬舍對測定結果具有重要影響,應堅持全進全出制,應有隔離豬舍,嚴格落實生物安全措施,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要求。豬舍內豬圈數應大于安裝設備數,每個豬圈、設備及其攜帶耳標豬組成一個測定站;測定豬舍應配備電腦工作室、飼料配制準備間,采用機械送料應配備飼料輸送間;每個測定豬圈面積>15㎡,過小會增加設備占用率,各豬環境應保持一致,如:豬圈面積、通風、運動場、保暖、飲水、光照、飼養密度、衛生條件、設施等;要確保供水穩定和動物充足飲水,避免飲水不足造成采食量差別,飲水器應遠離設備。各豬圈內部均不得設立料槽,嚴禁機外投料;地面坡度應2%。9、怎樣確定購買飼料轉化率測定設備的購買數量?按用途,用于種豬測定一般應滿足每年補充的純種豬,根據基礎母豬數量,首先計算每年公豬補充量,乘以8倍后備,母豬年補充量乘以3倍后備,每臺設備測定周期按90天計算,每年測定2-3次,每次測定數量8-10頭。購買設備臺數=年補充后備豬總數÷(2*8)。目前,一般企業都首先滿足單位種公豬測定,對預備留種的公豬豬進行逐個測定,有條件的企業才開展母豬同胞、半同胞和后裔的生產性能測定。用于飼料配方測定應滿足飼料飼養試驗要求。根據以往測定統計分析,同一飼料工作站內(組內變異)變異系數一般為5-8%,需要試驗豬12-14頭,可達到P≤0.01檢驗水平,可用2個工作站為一個配方組,試驗周期各種飼料各不相同,一般預飼期可按5-7天安排。如:常年進行2個配方對照試驗可以購買4臺設備。當然同時進行3個配方試驗,即2因子或單因子2水平試驗,只需要增加試驗組2臺設備,而不需要另外增加對照組設備。10、料槽占用率與飼養密度、設備無故障率有何關系?料槽占用率或設備占用率是確定合理飼養密度的依據。根據該類設備一般使用情況統計,白晝早晨5點至晚間9點料槽占用為60%以上,夜晚料槽占用率應低于50%,為合理的范圍。如果夜晚料槽占用率過高(超過50%),可能飼養密度過大,一些測試豬要等到其它豬進入睡眠后,才能采食。如果白晝料槽占用率低于50%,反映設備測試負荷偏小,有一定的閑置。一般顆粒飼料飼喂小豬,料槽占用率偏低,可以適當增加測試豬數量;而粉料飼料飼喂大豬,料槽占用率會明顯增高,應減少測試豬數量,否則會影響測試結果。此項與購買設備數量有關。另外,設備占用率,也是反映設備無故障運行的主要指標,一旦白晝出現料槽占用為0,要么設備運行不正常,要么豬群不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