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是怎樣一種物質?
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是一種新型的廣譜殺蟲、殺螨、除草劑,具有高效、殘留期短的優點,對人的毒性比有機磷農藥低。常見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有西維因、呋喃丹、速滅威、葉蟬散、滅多威、殘殺威、甲丙威、害撲威等。西維因、呋喃丹中毒較多見。
氨基甲酸酯類農藥主要包括哪些
氨基甲酸酯類農藥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類:
(1)N-甲基氨基甲酸酯(如西維因);
(2)N,N-二甲基氨基甲酸酯(如混滅威);
(3)氨基甲酸肟酯(如滅多威) 。
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是在有機磷酸酯之后發展起來的合成農藥,在水中溶解度較高。氨基甲酸酯類農藥一般無特殊氣味,在酸性環境下穩定,遇堿性環境分解。大多數品種毒性較有機磷酸酯類低。
酒精飲品中的各種物質及其分解物經發酵過程后均可產生氨基甲酸酯。這些物質(如尿素、氰酸酯和瓜氨酸)與乙醇發生化學作用,在酒精飲品中產生氨基甲酸酯,進而其被廣泛運用到農業生產上。
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幾乎沒有氣味,味道苦且有冰冷感覺。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并不是劇毒化合物,但具有致癌性。
擴展資料
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的危害:
1、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可經呼吸道、消化道侵入機體,也可經皮膚黏膜緩慢吸收。在農田噴藥及生產制造過程的包裝工序中,皮膚污染的機會很多。
2、氨基甲酸酯類農藥進入人體,在組織器官中濃度明顯低于體液濃度。在體內代謝迅速,經水解、氧化和結合等代謝產物隨尿排出,24h一般可排出攝入量70%~80%。
3、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抑制膽堿酯酶活性,使酶活性中心絲氨酸的羥基被氨基甲酰化,因而失去酶對乙酰膽堿的水解能力,造成組織內乙酰膽堿的蓄積而中毒。
4、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具有致突變、致畸和致癌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氨基甲酸酯類農藥
使用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有哪些注意事項?
①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遇堿易分解,不能和堿性農藥混合使用。②瓜類對甲萘威敏感,易產生藥害,應慎用。③多數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具有胃毒、觸殺作用。④該類藥劑和有機磷類似,一般溫度高時,毒性更大些。⑤涕滅威水溶性強,容易污染地下水,要嚴格按說明書要求使用。⑥注意用藥安全間隔期。
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有什么特點?
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與其他殺蟲劑相比,其特點:①分子結構與毒性有密切關系。分子結構不同的氨基甲酸酯殺蟲劑其毒效和防治對象有很大差別。例如,克百威結構中含有苯并呋喃,具有內吸性,可以有效防治三化螟、二化螟、飛虱、葉蟬、稻苞蟲、黏蟲、薊馬、稻癭蚊、稻象甲、蚜蟲、線蟲等,但對螨類、潛葉蟲、介殼蟲等效果很差。速滅威是苯環上含間-甲基,異丙威是苯環上含鄰-異丙基,速滅威和異丙威對葉蟬和飛虱有速效,但對另一些害蟲的效果較差,甚至無效。②大多數品種的速效性好,持效期短,選擇性強,對飛虱、葉蟬、薊馬等防效好,對螨類和介殼蟲類無效,對天敵安全。某些品種的持效期很長,達1~2個月,適用于處理土壤或種子,防治作物苗期害蟲和地下害蟲、線蟲等。某些品種對咀嚼式口器害蟲的效果優于有機磷殺蟲劑,適用于防治鉆蛀性害蟲。對魚類比較安全,對人、畜的毒性都較小,但對蜜蜂具有較高毒性。③毒性差異大。多數品種如異丙威、仲丁威、混滅威、速滅威等的毒性低。少數品種毒性高,如克百威、涕滅威等,但可加工成使用安全的劑型,如顆粒劑。④增效性能多樣。擬除蟲菊酯殺蟲劑用的增效劑,如芝麻油、芝麻素、氧化胡椒基丁醚等,對氨基甲酸酯殺蟲劑,亦有增效作用。不同結構類型的氨基甲酸酯殺蟲劑的品種間混合使用,對抗藥性害蟲有增效作用。氨基甲酸酯殺蟲劑也可作為某些有機磷殺蟲劑的增效劑。⑤由于分子結構接近天然產物,在自然界易分解,殘留量低。在土壤中,由于微生物的影響,氨基甲酸酯類會迅速分解,最終生成NO2、N2、H2O等簡單化合物。
氨甲酸酯是什么
氨基或胺基直接與甲酸酯的羰基相連的化合物。也可看成是碳酸的單酯單酰胺。
氨基甲酸酯可由氯代甲酸酯與氨或胺反應制得,也可由氨基甲酰氯與醇或酚反應制得。異氰酸酯與醇或酚的反應,也是氨基甲酸酯的簡便制法。
氨基甲酸酯是重要的藥物和農藥。例如,氨基甲酸乙酯是一種鎮靜藥和催眠藥,藥名烏拉坦;N-甲基氨基-□-萘酯是廣效的殺蟲劑,商品名稱是西維因。N-(3,4-二氯苯基)氨基甲酸甲酯是除草劑,稱為滅草靈。雙官能團的異氰酸酯與二元醇聚合(見聚合反應)而成的聚氨基甲酸酯(簡稱聚氨酯)可作合成革、合成纖維、油漆、泡沫塑料和粘合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