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農業特點
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特點:
1.西南和東南地區(包括默里-達令盆地)以麥羊養殖業為主要混合產業,東南沿海地區以經濟作物和奶畜業為主要產業;
2.北方地區混養少,肉牛業是絕對的主要飼養類型。
由于澳大利亞動植物的地理分布不同,以及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地理差異,在世界某一地區形成了多種穩定的、區域性的農業地域類型。
I.雨林移徙農業
遷徙是一種古老而原始的農業生產方式。這種耕作方式沒有固定的農田,耕地選擇在森林和草原茂密的地區。農民通過砍伐和焚燒在森林里清理出一塊土地,用原始的方法種植作物。當這塊土地的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無法再生長時,農民就放棄這塊土地,開發另一塊土地,所以稱之為遷徙農業。這種農業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導致生態平衡被破壞。如今,遷徙農業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地區的低地和丘陵地帶。農業種植的作物不一樣。
第二,季風水田農業
季風稻田農業是熱帶和亞熱帶濕潤地區的一種獨特的農業類型。主要集中在東亞、東南亞、南亞的季風區和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區。稻田季風農業是一種需要大量勞動力的集約型農業。
亞洲季風稻田農業:
小農管理;
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
澳大利亞的農業地域類型是什么?
澳大利亞的農業地域類型是:混合農業——小麥牧羊業。混合農業的代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麥出口國之一。羊毛和小麥主要產于國土東南部和西部的草原地區。
這兩片地區的農業生產普遍采用同時種植小麥和牧羊的混合經營方式。其中,東南部的墨累——達令盆地是主要的小麥——牧羊帶。
這里的混合農業主要是家庭農場,農場規模大,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很高。農場主一般只需雇傭一兩名工人即可完成農場的農事,但是,剪羊毛工作需要雇用專業的剪羊毛工人進行。一個農場的剪羊毛工作一般只需要幾天便可完成。
農場一般靠近主要公路,農場生產的羊毛、小麥,可以用火車盡快運往沿海一帶的市場。澳大利亞地廣人稀,所產農產品多數供出口,英國是主要的出口對象。
農業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在社會、經濟、科技、文化和自然條件的綜合影響下形成的農業生產地區。
農業地域的特征:同一農業地域內,農業生產的條件、生產結構、經營方式、發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農業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合理利用土地的的結果(是多種區位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
澳大利亞農業類型
農業地域類型是由于動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的地域差異,而形成的在一定地域內較穩定的、區域性的多種農業地域類型。世界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有六種:水稻種植業、大牧場放牧業、種植園農業、商品谷物農業、混合農業、乳畜業。澳大利亞屬于大牧場放牧業。
大牧場放牧業是一種進行大規模商品畜牧業生產的農業地域類型。這種農業往往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氣候區,地廣人稀,地表主要為草原植被,因而形成了大牧場放牧業這種農業地域類型。主要分布區有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家和地區。
生產特點:商品率高,生產規模大,經濟效益好,專業化程度高。
解決措施:改善交通運輸條件、培育良種、開辟水源、種植飼料等。
澳大利亞的農業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澳大利亞農牧業發達,素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農牧業用地4.4億公頃,占全國土地面積的57。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油籽、棉花、蔗糖和水果。
澳大利亞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農牧業產值274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2.1%。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油菜籽、棉花、蔗糖和水果。2009至2010年財政年度,小麥產值48億澳元,大麥14億澳元,羊毛19億澳元是現代混合農業——水稻綿羊業。
澳大利亞的漁業資源豐富,捕魚區面積比國土面積還多16%,是世界上第三大捕魚區,有3000多種海水和淡水魚以及3000多種甲殼及軟體類水產品,其中已進行商業性捕撈的約600種。澳最主要的水產品有對蝦、龍蝦、鮑魚、金槍魚、扇貝、蠔、牡蠣等。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澳大利亞有原始的農業嗎?
澳大利亞是有原始農業的,大家可以從以下內容了解澳大利亞的原始農業。
澳大利亞原住民的社會經濟,像其他人類原始社會所經歷的經濟形態一樣,也主要是狩獵業和采集業這兩大部類。大量資料說明,他們根本不知道農業和畜牧業。捕魚業也是澳大利亞原住民的重要經濟部門,所有這些都是他們處于原始社會的重要標志。
殖民者未來到澳大利亞前,澳大利亞原住民人口約有30萬人,而且這里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非常豐富,周圍是茫茫大海,又不易為北方歐亞大陸上的人類侵襲。這對澳大利亞原住民來說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天地,是一個天然的狩獵和采集的樂園。以漁獵而言,這里能捕捉的動物很多。由于澳大利亞大陸上沒有兇猛的食肉動物,因此,這些袋鼠幾乎全部是原住民的獵取對象,而且袋鼠繁殖率極高。
除袋鼠外,鴯鹋也是他們重要的生活資料,因而是捕捉的主要對象之一。澳大利亞原住民還擅長爬樹捉袋貂,也捕捉鳥類,還用各種方法捕捉巨大的猛禽。捕漁業在澳大利亞原住民的生活中也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漁業中,他們最喜歡的是捕捉海龜,因為海龜體大肉多,味道鮮美,且笨拙易捉。
英國航海家庫克于1770年在澳大利亞東部沿海地區登陸考察時,就已經發現這里沒有任何耕耘過的土地。原住民沒有農業,但不表示他們沒有植物食物,相反,他們的植物性食物像動物性食物一樣極其豐富,所以采集業也是他們最重要的經濟部門。
澳大利亞可采集的食物品種很多,澳大利亞黍子和川蓖薛在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都有,尤其在昆士蘭和庫彼斯克里克河流域,是居民的重要口糧。在澳大利亞中部,居民的主要口糧是耶爾卡等作物的塊莖或根果。另外,有一種叫布尼亞的樹,它結出的果實是干果一布尼亞果,該果實碩大無比,而且淀粉含量很高,是澳大利亞原住民食物中的佼佼者。
可供采集的植物性食物還有許多,如各種果實、草莓、硬殼果、顆粒、草籽、細根、嫩枝嫩葉、塊根、幼芽。此外還有各種昆蟲,如蜜蜂、蜜蟻……這一切構成了一套完整的食物系統,正是這個食物系統奠定了澳大利亞原住民社會的物質基礎之一。
澳大利亞屬于什么農業?
澳大利亞地區主要有大牧場放牧業,商品谷物農業和混合農業,混合農業主要是小麥,牧羊,墨累–達令盆地是混合農業的主要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