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鉀沖施肥能和高鈣一起混用嗎
高鉀沖施肥不能和高鈣一起混用,原因是鈣肥和鉀元素在吸收過程會出現拮抗作用,相互抑制吸收,效果不佳,要分開使用。
蔬菜產量高,需肥量大,但是菜農當前的施肥習慣已經大大超過了蔬菜的正常生長需要,連年施用之后,導致土壤環境不斷惡化,鹽害問題突出,透水透氣性差,蔬菜根系生長受到很大影響。比如磷肥利用率很低,一般只有10%-20%,施用后極易被土壤固定;鉀肥隨水流失嚴重,一些大棚的土壤在檢測時速效鉀含量甚至超過2000mg/kg。
高鉀沖施注意事項:
北方棚室栽培面積較大的茄果類、瓜類蔬菜等,多數都屬于喜鉀作物,生長發育過程中鉀肥的需求量明顯高于氮肥等其他營養元素。如番茄、茄子、黃瓜等需鉀量是其需氮量的1.5倍左右,是其需磷量的4-6倍。只有部分葉菜需氮量高于需鉀量。
鉀肥的水溶性非常強,容易隨水流失,這是導致鉀肥利用率低的首要原因。據壽光市土壤肥料檢測與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來看,多數菜農大棚土壤中速效鉀的含量普遍超出250-400mg/kg的標準,個別菜農大棚中的鉀含量甚至超過2000mg/kg。因為鉀與鎂存在拮抗作用,土壤中鉀的過量極易造成蔬菜缺鎂失綠。
在種植西瓜時,將鉀肥全部作為底肥施入,流失嚴重,結果導致后期西瓜缺鉀,影響西瓜的產量和質量。據介紹,每畝用稻殼糞5-8方、高鉀復合肥(氧化鉀含量為18%)100千克,全部溝施在種植行底部。這樣在西瓜進入膨果期之前,土壤中營養供應充足,西瓜長勢良好。然而由于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較低,保水保肥力差,土壤中的鉀隨水流失,致使西瓜生長后期表現出缺鉀癥狀,西瓜生長不良,產量降低。經檢測,土壤中的速效鉀含量僅為116.73mg/kg,處于嚴重缺乏狀態。
菜農之所以大量沖施鉀肥,除蔬菜需鉀量大以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菜農認為鉀隨水流失嚴重,尤其是在蔬菜盛果期,擔心鉀肥供應不足,影響蔬菜的產量及質量。
一些菜農在底肥中大量使用鉀肥,甚至能夠占到整體施肥量的一半。其實,這與蔬菜苗期的需肥規律是不符合的,苗期對肥料的需求量本來就很少,且氮、磷需求量較大,而鉀肥需求量較少,菜農基施鉀肥過多容易加劇隨水流失。因此,菜農在底肥中鉀肥用量不能過多。
如果土壤中的速效鉀含量處在適宜蔬菜生長的水平之內,菜農可以不單獨施用鉀肥,只用有機肥即可。像壽光市古城街道菜農常師傅大棚土壤中的速效鉀含量達到了1356.89mg/kg,大大超出土壤速效鉀含量400mg/kg的要求。像這樣的土壤,菜農不僅沒有必要再在底肥時施入鉀肥,還應該采用以水壓鹽等措施,降低土壤中的鉀含量,以防鉀過剩影響鎂、鋅等元素的吸收。如果土壤中鉀肥不足,可增加鉀肥用量,以平衡糞肥中氮磷鉀含量與蔬菜生長需求不符的情況,畝用硫酸鉀10-20千克即可。
蔬菜苗期沒有必要沖肥,當蔬菜進入開花結果期后,再進行沖施,每次沖施鉀肥(氧化鉀)的量在3-4千克為好(硫酸鉀7-8公斤),這樣即能保證蔬菜生長對鉀肥的供應。
因此,鉀肥要注意分次施用,重視沖施,即使對于生長期較短的西瓜來說,鉀肥也不適合一次性施入,應調節好底肥和追肥的比例。如可降低底肥中鉀肥用量到25-35千克,在西瓜結果后,再沖施高鉀沖施肥,如鉀樂多、海法鉀寶等,每次每畝沖施 20-30千克,保證鉀肥供應充足。
鈣肥使用注意事項:
鈣肥不是用的越多越好,關鍵是調節蔬菜正常吸收。因為鈣元素本身對蔬菜生長來說就是一種中量元素。
鈣肥吸收機理,要明白鈣肥的合理使用必須還要知道鈣肥是如何被蔬菜吸收的。鈣肥吸收主要是通過水分代謝運輸輸送到植株的生長點以及其他部位。也就是說通過蔬菜的蒸騰拉力,鈣元素隨著體內的水分流動。鈣肥主要被植株的嫩根以及毛細根系吸收,主根和二級根系吸收量少。
蔬菜補鈣不是越多越好。
鈣是中量元素,基施不是使用的越多越好,而是通過各種方式促進鈣肥的吸收。可以換茬期每畝地使用50公斤過磷酸鈣即可。
土壤不能過于干旱或者忽干忽濕。否則會嚴重影響土壤中鈣肥的吸收。
蔬菜補充鈣肥,特別是進入結果期,最好通過葉面補充。不建議沖施。
培育好的根系。特別是嫩根以及毛細根系,否則土壤中有再多的鈣肥也是無濟于事。
不能連年使用鈣肥。鈣肥使用也可以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利于土壤中其他養分的吸收,但是連年使用會造成土壤抽空貧瘠,“夫富子貧”。聯系使用三年后可以停一段時間。
科學使用沖施肥,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要正確選擇肥料品種。沖施肥絕不是“肥隨水沖”這么簡單,必須根據不同作物選用,如種植需氮較多的蔬菜作物時,可選用尿素或硝酸銨
使用方法要得當。施用沖施肥前,應先把固體化的肥料加水化開,制成母液,然后加水沖施。對于一些淺耕性蔬菜等作物,或不便土壤施肥時,可將配制好的肥料隨水沖施,沖施過程中要控制好水量,確保養分在地里分布均勻
肥料用量和使用濃度要合理。用量過大、濃度過高,易產生氨氣、氧化氮、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引起作物中毒;切忌直接把固體沖施肥撒在田間,澆水沖施,反而造成肥料分布不均勻,甚至出現燒苗。肥水沖施后,結合及時中耕松土,效果更佳。
含微生物制劑類型的復合型沖施肥,宜保存陰涼處,避免陽光暴曬和過度潮熱,不可與殺菌劑混用。如果結塊,可繼續使用,不影響肥效。
膨果期鉀肥和鈣肥可一起沖施嗎
膨果期鉀肥和鈣肥不可以一起沖施。
不能把鈣肥和鉀肥混配使用,原因是鈣肥和鉀元素在吸收過程會出現拮抗作用,相互抑制吸收,效果不佳,要分開使用。
也就是說,在葉面噴施葉面肥時,不是都可以混用,要分清葉面肥所含元素的性質,合理復配。同時,不建議大家一次性混配多種葉面肥,有時會影響效果或者起反應,失去原有的功效,一般情況下不要超過兩種。
擴展資料:
蔬果膨果期的注意事項
1、腐爛?。?/p>
隨著氣溫升高,此病逐漸進入發病高峰,形成表面潰瘍。應仔細查找新病斑及時刮除,控制腐爛病的蔓延。
2、輪紋病、炭疽病:
從7月份開始,病果陸續表現出癥狀。應及時摘除病果深埋,每隔10-15天噴一次殺菌劑,雨后要及時補噴一遍。
3、早期落葉病:
對于褐斑病、輪斑病、斑點落葉病等,可用多氧霉素或多抗霉素防治。
4、金紋細蛾:
在第二代成蟲發生期,用氯蟲苯甲酰胺、甲維鹽等,可有效控制其危害。
5、各種害螨:
可用尼索朗、螨克、克螨特、阿維菌素等系列產品。防治害螨,要注意噴藥均勻。對于全園果實套袋的園片,重點保葉,防治紅蜘蛛、卷葉蛾和早期落葉病等病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沖施肥
鈣肥能不能和鉀肥混用
一般含鈣的堿性化肥不要和含有磷酸根的鉀肥混用,否則一些元素會發生化學反應分解掉,礦物元素對農作物的作用可能會降低。
化肥混用的相容性是在作物施肥時,幾種肥料混合在一起施用,肥分不損失,有效性不降低,以達到利于性狀改善,肥效相互促進,節省勞力的目的。但是,不同化肥的理化性質有差異,混合時將產生化學反應,影響肥料肥效,因此,有些肥料能混合使用,有些肥料混合后應馬上施用,有些肥料不能混合施用。一般來說,不穩定的肥料如碳酸氯銨只有單獨施用,酸性肥料不能與堿性肥料混合使用。
化肥混用規則:
1、混用物不會對農作物產生毒害作用;
2、混用后,能保持原有的理化性狀,其肥效、藥效均得以發揮;
3、混用物之間不發生堿中和、沉淀、水解、鹽析等化學反應;
4、混用物中各組分在藥效時間、施用部位及使用對象都較一致,能充分發揮各自的功效。
5、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應先在小范圍內進行試驗,證明無不良影響時才能混用。
擴展資料:
混用注意事項:
化肥與農藥混用,固體農藥化肥可直接混用,而固液混用或液液混用要注意:
1、化肥不能與微生物農藥(如殺螟桿菌、青蟲菌等)混用,化肥的揮發性、腐蝕性強,易殺死微生物,降低防治效果。
2、堿性農藥如波爾多液、石硫合劑、松脂合劑等不能與碳酸銨、硫酸銨、硝酸銨、氯化銨等銨態氮肥或過磷酸鈣混用,否則易產生氨揮發或產生沉淀,從而降低肥效。
3、堿性化肥如氨水、石灰、草木灰不能與敵百蟲、樂果、速滅威、甲胺磷、托布津、井岡霉素、多菌靈、葉蟬散、殺蟲菊酯類殺蟲劑等農藥混用使用,因為多數有機磷農藥在堿性條件下易發生分解失效。
4、含砷的農藥(如砷酸鈣、砷酸鋁等)不能與鉀鹽、鈉鹽等混用使用,否則會產生可溶性砷,從而發生藥害。在所有的肥藥混用使用中,以化肥與除草劑混用多,殺蟲劑次之,而殺菌劑較少。
化肥與化肥混用注意:
1、鈣鎂磷肥等堿性肥料不能與銨態氮肥混施,否則會增加氨的揮發。
2、過磷酸鈣以及磷礦粉、骨粉等難溶性磷肥不能與草木灰、石灰氮、石灰等堿性肥料混用,否則會降低磷的有效性。
3、化學肥料不能與細菌性肥料混用,因為化肥吸水性、腐蝕性、揮發性較強,會殺傷或抑制根瘤菌等細菌性中的活菌體,使細菌性肥料失效。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化學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