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時期嬰幼兒發(fā)育對鈣的需求
各個時期嬰幼兒發(fā)育對鈣的需求
各個時期嬰幼兒發(fā)育對鈣的需求,我們都知道鈣元素對人體是很重要的,嬰幼兒在成長過程中也離不開鈣元素,但是有些家長不知道寶寶應該補充多少鈣才適合,下面我分享各個時期嬰幼兒發(fā)育對鈣的需求,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各個時期嬰幼兒發(fā)育對鈣的需求1
各個時期嬰幼兒發(fā)育對鈣的需求
1至6個月的嬰兒
鈣的適宜攝入量為300毫克mg/天。寶寶出生10天后,胃容積可增加到約100毫升ml,到6個月時約200ml毫升。這個階段的寶寶,一方面胃腸道很脆弱,另一方面,胃容量很小。因此,這個階段補鈣最好以母乳為主。母乳中含鈣量約為350毫克/升mg/L,如果孩子一天吃奶800毫升ml,那么母乳能提供300mg毫克左右的鈣。但對于母乳數(shù)量不足的媽媽來說,就要在母乳不足時,給孩子選擇質(zhì)量可靠的配方奶粉和鈣質(zhì)補充劑了。
6-12個月的嬰兒
此階段,寶寶的消化功能相對于新生兒要強一些,在12個月時胃容量可以達到300-500毫升ml,這個階段的寶寶普遍都已添加了輔食,并且斷奶。在這個階段,許多孩子的主要食物是配方奶粉,外加一些輔食。該階段的孩子鈣需要量為400mg毫克/天,這個階段補鈣的主要方式是選擇高品質(zhì)、高安全性的奶粉,另一方面可選擇一些鈣劑。
1-3周歲的幼兒期
幼兒期生長發(fā)育雖不及嬰兒迅速,但也非常旺盛,雖然幼兒期的孩子胃容量有所增加,消化功能有所加強,但是牙齒的數(shù)目有限,胃腸道消化酶的分泌及為腸道蠕動能力相比成人還相差甚遠。幼兒期鈣的適宜攝入量為600毫克mg/天,由于膳食中鈣的吸收率僅有35%,因此奶及其制品是膳食鈣的良好來源。
各個時期嬰幼兒發(fā)育對鈣的需求2
一、嬰幼兒吃什么鈣好?
巧服鈣劑
葡萄糖酸鈣及乳酸鈣 :葡萄糖酸鈣吸收率27%,乳酸鈣吸收率32%,乳酸蓄積容易人體乏力,葡萄糖對糖尿病患者不利。活性鈣大多為海洋生物貝類外殼煅燒而成,多以氧化鈣、氫氧化鈣形式存在,含鈣量低,水溶性差,堿性強,副作用大。對胃腸刺激性大,雖離子化程度高,溶解度大,但生物利用度仍不高,有一定毒副作用。螯合鈣是含鈣量最高的一種,吸收率可達95%,鈣磷比合理,不溶于胃酸,在小腸吸收,已成為劑型最多、應用最多,目前市場上補鈣最好的制劑。
二、嬰幼兒補鈣吃什么好?
1、嬰兒是特殊人群,無論是母乳喂養(yǎng)還是混合或人工喂養(yǎng),奶類應是飲食的主體。0——5個月的嬰兒每天對鈣的攝取量為300毫克,只要每天飲母乳或配方奶600-800毫升,便可滿足身體對鈣的需要。
2、到了4——6月時,嬰兒開始添加輔食,每天的喝奶量逐漸減少。而5——11個月的嬰兒對鈣的攝取量每天增至400毫克,因此,從這時起應開始補充鈣劑。
3、1——3歲時,對鈣的攝取量每天增至600毫克。可他們的飲食是從以奶類為主,逐漸過度到以谷類為主的。調(diào)查顯示,我國1-3歲嬰幼兒飲食中的鈣仍達不到需要量。因此,每天還應為寶貝補鈣150——300毫克,奶及奶制品也仍是飲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每天最好飲奶400毫升左右,同時注意安排奶制品、骨頭湯、小蝦皮、魚類等富鈣食物。
4、早產(chǎn)兒及雙胞胎應在出生后1——2周開始補充VD,正常足月兒應在出生后2——4周開始補充。6個月以下嬰兒每天補充400國際單位,6個月以上嬰兒每天補充400——600國際單位。
5、補充VD和鈣劑應持續(xù)到2歲至2歲半。幼兒在2歲半后戶外活動增加,飲食種類逐漸多樣化,這時就不需要補充VD和鈣劑了。
6、多曬太陽是嬰幼兒補鈣的重要途徑。因為,引起他們?nèi)扁}的主要原因是VD攝取不足,而VD在食物中含量很少,加之嬰幼兒食譜單調(diào),所以只能從食物中攝取到很少的VD。曬太陽可促使皮膚中的一種物質(zhì)轉(zhuǎn)化為VD,這種補充途徑最安全,不會發(fā)生VD中毒。
三、嬰幼兒補鈣的飲食誤區(qū)
1、吃牛肉有利于骨骼。不少人認為歐美人骨骼強壯是因為愛吃牛肉。事實上,很多吃牛肉甚多的人,正是鈣缺乏相當嚴重的人。這是因為牛肉本身含鈣量極低——所有的肉都是這樣。同時,肉里面含有大量的“成酸性元素”,主要是磷、硫和氯,它們讓血液趨向酸性,身體不得不用食物和骨骼中的鈣離子來中和成酸性元素,因而增加體內(nèi)鈣元素的流失,減少鈣的`吸收。所以,缺鈣的中老年人應當適當控制肉類的攝入量,不論是紅肉還是白肉。
2、吃蔬菜與骨骼健康無關(guān)。不少人偏愛動物食品,卻很少注意補充蔬菜。他們以為蔬菜里面只有些膳食纖維和維生素,與骨骼健康無關(guān)。實際上,蔬菜不僅含有大量的鉀、鎂元素,可幫助維持酸堿平衡,減少鈣的流失,本身還含有不少鈣。綠葉蔬菜大多是鈣的中等來源,如小油菜、小白菜、芥蘭、芹菜等,都是不可忽視的補鈣蔬菜。
3、水果代餐有利于骨骼健康。很多減肥女性認為,只要吃水果就可以得到足夠的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經(jīng)常用水果代替一餐飯。實際上,水果是一種有益酸堿平衡的食品,卻不是鈣的好來源,而且嚴重缺乏蛋白質(zhì)。骨骼的形成需要大量的鈣,也需要膠原蛋白作為鈣沉積的骨架。如果用水果代替三餐,則蛋白質(zhì)和鈣攝入量都嚴重不足,只會促進骨質(zhì)疏松的發(fā)生。
4、喝飲料與補鈣無關(guān)。飲料中大多含有磷酸鹽,而磷酸鹽會嚴重地妨礙鈣的吸收,促進鈣的流失。可樂是其中害處最大者——因為其中含有磷酸。把人的牙齒和骨頭泡在可樂當中,它們就會慢慢地溶化!其中的精制糖也不利于鈣吸收。所以,凡是需要補鈣的人,都要嚴格控制甜飲料的數(shù)量。茶水含有豐富的鉀離子,其中含磷量低,還有促進骨骼牙齒堅固的氟元素,因而喝茶對骨骼健康是有益無害的。
5、喝了骨頭湯就不會再缺鈣。骨頭里面的鈣決不會輕易溶出來。有實驗證明,在高壓鍋蒸煮兩小時之后,骨髓里面的脂肪紛紛浮出水面,但湯里面的鈣仍是微乎其微。要想用骨頭湯補鈣,只有一個方法:加上半碗醋,再慢慢地燉上一兩小時。醋可以有效地幫助骨鈣溶出。需要注意的是:這時一定不要用高壓鍋,最好用砂鍋來燉,避免在骨頭湯中溶出過多的鋁。
6、喝牛奶對補鈣沒有幫助。雖然有人宣稱,牛奶含有大量蛋白質(zhì),會讓體質(zhì)偏酸而促進鈣的流失,但這話并不完全正確。實際上,牛奶中的蛋白質(zhì)含量僅有3%而已,水分含量卻高達87%。每250克牛奶中含有250毫克以上的鈣,有豐富的鉀和鎂,還含有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乳糖和必需氨基酸。牛奶與肉不同,并非成酸性食品,而是弱成堿性食品。所以,牛奶并不會讓人體液偏酸,也就不會促進鈣的流失。綜合評價,牛奶仍是最佳的補鈣食品。
7、用內(nèi)酯豆腐來補鈣、相信豆?jié){是高鈣食品。豆腐是植物食品中最好的補鈣食品。大豆本身含有不少鈣,凝固豆腐的時候還要加入含鈣的凝固劑,所以不喝牛奶的人大都會有意識地多吃豆腐。然而,內(nèi)酯豆腐卻不是鈣的好來源,因為其中沒有添加含鈣凝固劑,而是使用葡萄糖酸內(nèi)酯作為凝固劑的。同時,內(nèi)酯豆腐水分太多,蛋白質(zhì)和鈣含量都很低。除了內(nèi)酯豆腐,“日本豆腐”也不可用于補鈣。
從鈣含量上來說,豆?jié){遠遠比不上牛奶。這是因為,大豆鈣含量雖然不算太低,但加10杯水磨成豆?jié){之后,含量就稀釋得很低了。喝一杯豆?jié){,不過是吃幾十粒豆子而已,其中的鈣很少。
四、嬰幼兒補鈣注意事項
1、補鈣必須要加維生素D。維生素D可有效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是打開鈣代謝大門的金鑰匙,兒童每天需要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就可以了。其實維生素D人體自身可以合成,建議家長適當?shù)膸Ш⒆訒裉枺换蛘哌x用一些含有維生素D的鈣制劑。
2、不要服用含磷的鈣補充劑。制造骨骼的主要元素是鈣和磷,二者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人體攝入的鈣和磷必須符合一定的比例,如果磷的攝入量過多,就會結(jié)成不溶于水的磷酸鈣排出體外。必然導致鈣的流失。而中國人因為食物和水源的問題,磷的攝入量已大大超標。尤其是嬰幼兒時期,磷超標會導致一系列嚴重后果。中國營養(yǎng)專家呼吁:千萬不要給嬰幼兒服用含磷的鈣補充劑!
3、鎂影響鈣的吸收。鈣和鎂都是二價離子,在人體內(nèi)的吸收會產(chǎn)生競爭作用。對于嬰幼兒來說,體內(nèi)的鎂含量通過食物可以達到新陳代謝的需要,不需要額外補充,而鎂過量不僅能夠影響鈣的吸收利用,還會引起運動機能障礙,建議不要盲目補充含鎂的鈣劑。
4、食物要少鹽,有利于鈣的吸收。近期有關(guān)研究發(fā)現(xiàn):鈣與鈉在腎小管內(nèi)的重吸收過程中發(fā)生競爭,鈉攝入量高時,人體就會減少對鈣的吸收。國際衛(wèi)生組織建議中國人每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應在6g以下,嬰幼兒越少越好。因此建議喜吃咸食的家庭嚴格控制孩子飲食中食鹽的攝入,保證孩子體內(nèi)鈣的吸收利用。
5、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對鈣的影響。中國人以植物性食物為主。豆類、未發(fā)酵面粉中含有植酸;一些蔬菜(菠菜、竹筍、毛豆、茭白、洋蔥等)中含草酸,能與鈣結(jié)合成不溶解的物質(zhì)而影響鈣的吸收。補鈣時要適當注意這些問題。
螯合鈣和普通鈣的區(qū)別在哪里
你好!
螯合鈣和普通鈣的區(qū)別在于:
螯合鈣:超細粉末,流動性好,均勻無結(jié)塊,在水中快速溶解后具有本品固有的鮮味。更容易吸收,不容易結(jié)石。氨基酸螯合鈣補鈣效果快速明顯,每1000mg的鈣相當于5升牛奶的補鈣量。其特點是能有效地提高人體骨密度,具有穩(wěn)定的鈣源結(jié)構(gòu)。
普通蓋:鈣源溶解性差、吸收率低、副作用大、產(chǎn)生結(jié)石等問題。
希望能幫助到你, 謝謝。
百善坊的螯合鈣咋樣?
鈣是生物必需的元素。對人體而言,無論肌肉、神經(jīng)、體液和骨骼中,都有用Ca2+結(jié)合的蛋白質(zhì)。鈣是人類骨、齒的主要無機成分,也是神經(jīng)傳遞、肌肉收縮、血液凝結(jié)、激素釋放和乳汁分泌等所必需的元素。
鈣約占人體質(zhì)量的1.4%,參與新陳代謝,每天必須補充鈣;人體中鈣含量不足或過剩都會影響生長發(fā)育和健康,如果缺鈣就會引發(fā)一些并發(fā)癥。
1、兒童:夜驚、夜啼、煩躁、盜汗、厭食、方顱、佝僂病、骨骼發(fā)育不良、免疫力低下、易感染。
2、青少年:腿軟、抽筋、體育成績不佳、疲倦乏力、煩躁、精力不集中、偏食、厭食、蛀牙、牙齒發(fā)育不良、易感冒、易過敏。
3、青壯年:經(jīng)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痛、易感冒、過敏。
4、孕產(chǎn)婦:小腿痙攣、腰酸背痛、關(guān)節(jié)痛、浮腫、妊娠高血壓等。
5、中老年:腰酸背痛、小腿痙攣、骨質(zhì)疏松和骨質(zhì)增生、骨質(zhì)軟化、各類骨折、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結(jié)石、腫瘤等。
1、在日常飲食中,我們要多食用含鈣量較高的食物:牛奶、豆類、蔬菜、海產(chǎn)品。
2、要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補鈣同時也要補充磷、蛋白質(zhì)、微量元素、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D3。
3、要養(yǎng)成規(guī)律的運動習慣,多曬太陽。運動可以促進骨骼生長,多曬太陽可以促進維生素D3的合成。
在保健品補鈣的各個鈣的品種中,螯合鈣是吸收效率非常高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