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工業廢水怎么處理?
制藥工業廢水的處理方法可歸納為以下幾種:物化處理、化學處理 、生化處理以及多種方法的組合處理。
1、物化處理根據制藥廢水的水質特點,在其處理過程中需要采用物化處理作為生化處理的預處理或后處理工序。目前應用的物化處理方法主要包括混凝、氣浮、吸附、氨吹脫、電解、離子交換和膜分離法等。
(1)混凝法該技術是目前國內外普遍采用的一種水質處理方法,它被廣泛用于制藥廢水預處理及后處理過程中,如硫酸鋁和聚合硫酸鐵等用于中藥廢水等。高效混凝處理的關鍵在于恰當地選擇和投加性能優良的混凝劑。近年來混凝劑的發展方向是由低分子向聚合高分子發展,由成分功能單一型向復合型發展。
(2)氣浮法氣浮法通常包括充氣氣浮、溶氣氣浮、化學氣浮和電解氣浮等多種形式。新昌制藥廠采用CAF渦凹氣浮裝置對制藥廢水進行預處理,在適當藥劑配合下,COD的平均去除率在25%左右。
(3)吸附法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活性煤、腐殖酸類、吸附樹脂等。某制藥廠采用煤灰吸附-兩級好氧生物處理工藝處理其廢水。結果顯示, 吸附預處理對廢水的COD去除率達41.1%,并提高了BOD5/COD值。
(4)膜分離法膜技術包括反滲透、納濾膜和纖維膜,可回收有用物質,減少有機物的排放總量。該技術的主要特點是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無相變及化學變化、處理效率高和節約能源。朱安娜等采用納濾膜對潔霉素廢水進行分離實驗,發現既減少了廢水中潔霉素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又可回收潔霉素。
(5)電解法該法處理廢水具有高效、易操作等優點而得到人們的重視,同時電解法又有很好的脫色效果。采用電解法預處理核黃素上清液,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別達到71%、83%和67%。
2、化學處理化學法包括鐵炭法、化學氧化還原法(fenton試劑、H2O2、O3)、深度氧化技術等。
(1)鐵炭法工業運行表明,以Fe-C作為制藥廢水的預處理步驟,其出水的可生化性可大大提高。采用鐵炭—微電解—厭氧—好氧—氣浮聯合處理工藝處理醫藥中間體生產廢水,鐵炭法處理后COD去除率達20%。
(2)Fenton試劑處理法亞鐵鹽和H2O2的組合稱為Fenton試劑,它能有效去除傳統廢水處理技術無法去除的難降解有機物。隨著研究的深入,又把紫外光(UV)、草酸鹽(C2O4-)等引入Fenton試劑中,使其氧化能力大大加強。以TiO2為催化劑,9 W低壓汞燈為光源,用Fenton試劑對制藥廢水進行處理,取得了完全脫色,COD去除率92.3%的效果,且化合物從8.05 mg/L降至0.41 mg/L。采用該法能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同時對COD有較好的去除率。
(3)氧化技術又稱高級氧化技術主要包括電化學氧化法、濕式氧化法、超臨界水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和超聲降解法等。其中紫外光催化氧化技術具有新穎、高效、對廢水無選擇性等優點,尤其適合于不飽合烴的降解,且反應條件也比較溫和,無二次污染,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與紫外線、熱、壓力等處理方法相比,超聲波對有機物的處理更直接,對設備的要求更低,作為一種新型的處理方法,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3、生化處理生化處理技術是目前制藥廢水廣泛采用的處理技術,包括好氧生物法、厭氧生物法、好氧-厭氧等組合方法。
(1)好氧生物處理由于制藥廢水大多是高濃度有機廢水,進行好氧生物處理時一般需對原液進行稀釋,因此動力消耗大,且廢水可生化性較差,很難直接生化處理后達標排放,所以單獨使用好氧處理的不多,一般需進行預處理。常用的好氧生物處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深井曝氣法、吸附生物降解法(AB法)、接觸氧化法、序批式間歇活性污泥法(SBR法)、循環式活性污泥法(CASS法)等。
(2)厭氧生物處理目前國內外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主要是以厭氧法為主,但經單獨的厭氧方法處理后出水COD仍較高,一般需要進行后處理(如好氧生物處理)。目前仍需加強高效厭氧反應器的開發設計及進行深入的運行條件研究。在處理制藥廢水中應用較成功的有厭氧污泥床(UASB)、厭氧復合床(UBF)、厭氧折流板反應器(ABR)、水解法等。
(3)厭氧-好氧及其他組合處理工藝由于單獨的好氧處理或厭氧處理往往不能滿足要求,而厭氧-好氧、水解酸化-好氧等組合工藝在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耐沖擊性、投資成本、處理效果等方面表現出了明顯優于單一處理方法的性能,因而在工程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脯氨酸屬于哪一類廢液
非極性氨基酸。脯氨酸從整個分子結構來看是極性分子,但屬于非極性氨基酸。這是因為氨基酸極性的判斷根據為側鏈的性質而非整個氨基酸分子?,F實中存在許多像這樣的是極性分子的非極性氨基酸。
有誰知道含氨基酸的廢水的去除方法?
采用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串聯裝置,處理含有大量氨基酸和皂素的制藥廢水.系統的總COD去除率平均在86%左右.當厭氧反應器的COD容積負荷為10~21 kg/(m3?d),COD去除率平均為70%左右;好氧反應器的COD容積負荷率為2.48~2.87 kg/(m3?d),COD去除率為59%.
醬油有很多種怎么辨認??
醬油是日常生活離不了的一種調味品,不同的用途需選擇不同的醬油。隨著醬油品種越來越豐富,因此,如何挑選醬油成為家庭主婦必須掌握的一門學問。
要想買到合適的醬油,首先要看標簽。從醬油的原料表中可以看出,其原料是大豆還是脫脂大豆,是小麥還是麩皮,可知其原料檔次的高低。看清標簽上標注的是釀造醬油還是配制醬油。如果是釀造醬油應看清標注的是采用傳統工藝釀造的高鹽稀態醬油,還是采用低鹽固態發酵的速釀醬油。釀造醬油通過看其氨基酸態氮的含量可區別其等級,每百毫升的氨基酸態氮所含克數含量越高,品質越好(氨基酸態氮含量≥0.8g/100ml為特級,≥0.4g/100ml為三級,兩者之間為一級或二級)。
同時還要看清醬油用途。醬油上應標注供佐餐用或供烹調用,兩者的衛生指標是不同的,所含菌落指數也不同。供佐餐用的可直接入口,衛生指標較高,如果是供烹調用的,則千萬別用于拌涼菜。
其次要聞香氣。傳統工藝生產的醬油有一種獨有的酯香氣,香氣豐富醇正。如果聞到的味道呈酸臭味、煳味、異味都是不正常的。
最后看顏色。以往人們選購醬油有一個誤區,以為顏色越深越好。其實,正常的醬油色應為紅褐色,品質好的顏色會稍深一些,但如果醬油顏色太深了,則表明其中添加了焦糖色,香氣,滋味相比會差一些,這類醬油僅僅適合烹制紅燒菜肴。
醬油的分類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2000—09—01發布了釀造醬油的國家標準(GB18186—2000),于2001—09—01實施。原國家國內貿易局2000—06—20發布了配制醬油的行業標準(SB10336—2000),于2000—12—20實施。這些標準就醬油的定義、分類作了規范的解釋。
1、釀造醬油
釀造醬油是以大豆和/或 脫脂大豆 、小麥和/或麩皮為原料,經微生物發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體調味品。釀造醬油按工藝分為兩類:
一、高鹽稀態發酵醬油
(1)高鹽稀態發酵醬油。以大豆和/或脫脂大豆,小麥和/或小麥粉為原料,經蒸煮、曲霉菌制曲后與鹽水混合成稀醪。再經發酵制成的醬油。
(2)固稀發酵醬油。以大豆和/或脫脂大豆,小麥和/或小麥粉為原料,經蒸煮、曲霉菌制曲后,在發酵階段先以高鹽度、小水量固態制醅。然后在適當條件下再稀釋成醪,再經發酵制成的醬油。
二、低鹽固態發酵醬油。以脫脂大豆及麥麩為原料,經蒸煮、曲霉菌制曲后與鹽水混合成固態醬醅,再經發酵制成的醬油。
2、配制醬油
配制醬油是以釀造醬油為主體,與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食品添加劑等配制成的液體調味品。
注意:配制醬油中釀造醬油比例(以全氮計)不得少于50%;配制醬油中不得添加味精廢液,胱氨酸廢液,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氨基酸液。
醬油是烹飪中的一種亞洲特色的調味料,普遍使用大豆為主要原料,加入水,食鹽經過制曲和發酵,再在各種微生物繁殖分泌的各種酶的作用下,釀造出來的一種液體。制作醬油的原料因國家、地區的不同,使用的配料不同,風味也不同,比較出名的是泰國的魚露(使用鮮魚)和日本的味噌(使用海苔)。
醬油只有兩種分類:
釀造醬油
釀造醬油是用大豆和/或脫脂大豆,或用小麥和/或麩皮為原料,采用微生物發酵釀制而成的醬油。
配制醬油
配制醬油是以釀造醬油為主體,與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食品添加劑等配制而成的液體調味品。只要在生產中使用了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即是配制醬油。
中國GB18186-2000《釀造醬油》標準將在商品標簽上注明是「釀造醬油」或「配制醬油」列為強制執行內容。
因著色力不同,醬油亦有生抽、老抽之別,前者著色力弱而后者強,至于生抽王,是廠商故意表示好的意思,沒什么特別。
取自””
頁面分類: 調味料
氨基酸廢水處理采用什么成熟工藝
目前,對于氨基酸廢水處理,國內外尚無成熟的可以普遍推廣的處理工藝。
國家主要采用強氧化預處理工藝和稀釋好氧生化處理工藝。此類處理工藝的處理效率可靠,但運行費用高昂。一些常規的物化工藝也經常被應用在醫藥行業的廢水處理中,例如混凝沉淀工藝、電解工藝、化學氧化工藝。生物處理普遍采用厭氧水解工藝和好氧處理工藝,但對于不同類型的廢水處理效果差別很大。宜昌某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氨基酸原料所排放的氨基酸廢水屬高濃度酸性有機廢水,廢水BOD5/CODcr=0.57,屬于可生化性較好的工業廢水??梢圆捎盟馑峄?、二級好氧生物處理及深度處理工藝。經工藝比選論證,確定廢水處理工藝為:進水→細格柵→調節池→一沉池→水解酸化池→CASS池→渦凹氣浮器→配水井→曝氣生物濾池→二沉池→出水。對氨基酸醫藥廢水的物化處理進行了混凝試驗研究。通過混凝試驗確定了有機與無機混凝劑混配的用量:聚合硫酸鐵(PFS)為200mg/L,聚丙烯酰胺(PAM)用量為3mg/L。廢水處理站設計進水水量4000m3/d,進水CODcr為14000mg/L,BOD5為8000mg/L,SS濃度6700mg/L,NH3-N為890mg/L,出水CODcr為95.3mg/L,BOD5為32.8mg/L,SS為35.1mg/L,NH3-N為18.3mg/L,出水指標達到國家《發酵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3-2008)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宜昌某制藥有限公司氨基酸醫藥廢水處理工程所采用的處理工藝可為同類生產廢水的處理提供參考。
廢水的處理方法
以下是廢水處理方法:
通過物理作用分離、回收廢水中不溶解的懸浮狀態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方法,可分為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和篩濾截留法等。
屬于重力分離法的處理單元有沉淀、上浮(氣浮)等,相應使用的處理設備是沉砂池、沉淀池、隔油池、氣浮池及其附屬裝置等。離心分離法本身就是一種處理單元,使用的處理裝置有離心分離機和水旋分離器等。
篩濾截留法有柵篩截留和過濾兩種處理單元,前者使用的處理設備是格柵、篩網,而后者使用的是砂濾池和微孔濾機等。
以熱交換原理為基礎的處理方法也屬于物理處理法,其處理單元有蒸發、結晶等。一種去除廢水中有機物的方法是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處理可以與活性污泥法一同使用,在這一過程中使用粉末活性炭。粉末活性炭可吸附那些對微生物有毒的物質,并最終同污泥一起收集。活性炭法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危險是失效的活性炭可能一直存在于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