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TA的中文全名叫什么?有什么用途???
品名: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簡稱:EDTA
俗名;依地酸(特別是它的鈣鹽絡合物,醫學上稱為依地酸鈉鈣)
分子量:292.248
分子式:C10H16N2O8
理化性質:
白色無臭無味、無色結晶性粉末,熔點240℃(分解)。不溶于冷水、醇及一般有機溶劑,微溶于熱水,溶于氫氧化鈉,碳酸鈉及氨的溶液中,能溶于160份100℃沸水。其堿金屬鹽能溶于水,鈉鹽在水中的溶解度見下表(g/L)。 一般用乙二胺四乙酸的鈉鹽代替EDTA
用途:
是一種重要的絡合劑。EDTA用途很廣,可用作彩色感光材料沖洗加工的漂白定影液,染色助劑,纖維處理助劑,化妝品添加劑,血液抗凝劑,洗滌劑,穩定劑,合成橡膠聚合引發劑,EDTA是螯合劑的代表性物質。能和堿金屬、稀土元素和過渡金屬等形成穩定的水溶性絡合物。除鈉鹽外,還有銨鹽及鐵、鎂、鈣、銅、錳、鋅、鈷、鋁等各種鹽,這些鹽各有不同的用途。此外EDTA也可用來使有害放射性金屬從人體中迅速排泄起到解毒作用。也是水的處理劑。
EDTA的制備:
由乙二胺與一氯乙酸在堿性溶液中縮和或由乙二胺、氰化鈉和甲醛水溶液作用而得。
實驗室制法:
稱取一氯乙酸94.5g(1.0mol)于1000mL圓底燒瓶中,慢慢加入50%碳酸鈉溶液,直至二氧化碳氣泡發生為止。加入15.6g(0.2mol)乙二胺,搖勻,放置片刻,加入40%NaOH溶液100mL,加水至總體積為600mL左右,裝上空氣冷卻回流裝置,于50℃水浴上保溫2h,再于沸水浴上保溫回流4h。取下燒瓶,冷卻后倒入燒懷中,用濃HCl調節pH至1.2,則有白色沉淀生成,抽濾,得EDTA粗品。精制后得純品。
生產原理:
由乙二胺與氯乙酸鈉反應后,經酸化制得:
依地酸鈣鈉的用法用量
1.肌注或皮下注射:每次0.2~0.5g,1日2次,每次加2%普魯卡因2ml。
2.靜滴:每次0.5~1g,1日2次,用等滲鹽水或5%~10%葡萄糖液稀釋成0.25%~0.5%濃度,總劑量不宜超過30g。
3.口服:成人每次1~2g,每日2~4次。
4.局部用藥:0.5%溶液于每晨作電離子透入1次,然后每0.5~1小時滴眼1次,每晚結膜下注射1次,治眼部金屬異物損害。一般以連用3日休息4日為1療程,注射一般可連續3~5個療程。必要時,可間隔3~6個月再重復。
到底該用依地酸鈉鈣還是依地酸二鈉
依地酸二鈉即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捎蒃DTA與氫氧化鈉和碳酸鈣作用制得。作重金屬解毒藥、絡合劑、抗氧增效劑、穩定劑及軟化劑等;鈣、鎂及其他金屬試劑,金屬掩蔽劑。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是一種重要絡合劑,用于絡合金屬離子和分離金屬。
什么是依地酸鈉(sodiumedetate)
【依地酸鈉】(sodiumedetate)亦稱“乙二胺四乙酸鈉”,簡稱“`EDTA-Na`”。化學式`(NaOOCCH_2)_2NCH_2CH_2N(CH_2COONa)_2`,分子量380.17。白色結晶性或顆粒性粉末。易溶于水,1水溶液pH11.3。解毒藥,能與鈣、鉛、鐳、钚等金屬絡合成為無生物活性或無毒性的化合物,從尿中排出。每克能絡合215毫克碳酸鈣。醫療上使用其與外電的絡合物,即*乙二胺四乙酸鈣二鈉,亦稱“依地酸鈣鈉”(EDTA
依地酸二鈉鈣的毒副反應及預防有
依地酸二鈉鈣副作用部分病人用藥后有短暫的頭暈、乏力、惡心、關節酸痛等,偶見在注射48小時出現發冷、發熱、嘔吐、頭痛、肌肉痛及類組織胺反應。請不要擔心,一般醫院醫生用該藥時都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使用的,一般是不會引起副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