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混合標準品如何判斷是哪一種氨基酸?
你好,氨基酸混合樣品,通常是氨基酸溶于0.1 mol/L的HCl水溶液,如果你僅僅買了混標,你有下列選擇:1 買一根氨基酸分析專用柱,按色譜柱廠家提供的方法(柱前衍生化方法+液相分析方法)分析,然后和色譜柱廠家的譜圖對比找峰;2 買一臺氨基酸分析以,按儀器廠家提供的方法(一般是離子交換柱分離+柱后衍生)測試,與儀器廠家的譜圖對比找峰。
氨基酸混合溶液-氨基酸標準溶液為何僅含有17種氨基酸?
氨基酸,是羧酸碳原子上的氫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兩種官能團。與羥基酸類似,氨基酸可按照氨基連在碳鏈上的不同位置而分為α-,β-,γ-…w-氨基酸,但經蛋白質水解后得到的氨基酸都是α-氨基酸,而且僅有二十幾種,他們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
從植物葉片中提取復合氨基酸
我也是從網上查到的你可以參考一下
1.3 方法?
1.3.1 供試樣品的制備?
采取3個月生植株上的完整健全葉片,在80℃干燥箱中烘干,粉碎,準確稱取0.5 g于10 mL安瓿瓶中,加入6 mol/L的HCl 7 mL,充入高純N2,將安瓿瓶封口,置于105℃恒溫干燥箱中消化過夜。冷卻后過濾,濾液濃縮近干,加5 mL0.1 mol/L的HCl溶解,取1.5 ml至1.5 ml離心管中,10000轉/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900 ul加入100ul 5nmol/ul內標物SAR,混勻后作為供試樣品。?
1.3.2 標準溶液的制備?
5 nmol/L內標液制備:精密稱取SAR 22.3 mg以0.1 mol/L HC1定容至50 mL。?
500 pmol/L內標液制備:精密吸取5 nmol/L內標液5 mL以0.1mol/L HC1定容至50 mL。?
900 pmol/L氨基酸混合標液制備:精密吸取900 ul 1000pmol/L氨基酸混合標液加入5 nmol/L內標液100 ul;?
225 pmol/L氨基酸混合標液制備:精密吸取900 ul 250pmol/L氨基酸混合標液加入5 nmol/L內標液100 ul;?
90 pmol/L氨基酸混合標液制備:精密吸取900 ul 100pmol/L氨基酸混合標液加入5 nmol/L內標液100 ul。?
1.3.3 色譜條件?
樣品自動柱前衍生化程序:吸取硼酸緩沖液5 ul,再吸取OPA試劑1 ul,洗針1次,吸取樣品1 ul,原位混合6次。吸取FMOC試劑1 ul,洗針1次,原位混合3次,進樣。?
色譜柱:Hypersil AA-ODS C18 2.1×200 mm?
流動相A:醋酸鈉1.36±0.025 g,加入純水500 mL溶解,加EDTA溶液50 ul,再加三乙胺90 ul,用1%-2% 醋酸調pH= 7.20±0.05,再加入四氫呋喃1.5 mL,混合均勻。?
流動相B:醋酸鈉1.36±0.025 g,加入純水100 mL溶解,用1%一2% 醋酸調pH=7.20±0.05,將此溶液加至乙腈200 mL和甲醇200 mL的混合物中,并混合均勻。 ?
柱溫:40℃ 紫外檢測波長:338 nm;?
梯度洗脫:流動相A:以0.45ml/min在0-17min由100%減至40%,17min-18min由40%減少至0;流動相B:以0.45ml/min在0-17min由0增至60%,17min-18min由60%增至100%,18.1min-23.9min流速由0.45ml/min-?0.80ml/min?,運行至24min結束。?
1.3.4 測定方法和數據處理?
分別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和供試樣品各1 u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至脯氨酸峰出峰后即得。以3種濃度的標樣制作校正表,按Agilent公司提供的氨基酸分析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紫蘇屬植物葉片中氨基酸組成及含量比較?
27份材料葉片中均測得17種氨基酸,其氨基酸種類較齊全。所測氨基酸中以甘氨酸平均含量最高,達6.68mg/g,其次是亮氨酸和谷氨酸,分別為4.77mg/g和4.59mg/g。與人體健康關系最為密切的賴氨酸平均含量有1.87mg/g。7種必需氨基酸總量平均為14.58mg/g,占氨基酸總量的比例為32.43%。?
氨基酸總量超過50 mg/g的材料共有6份(P06-11紫、P06-6、P06-7、P06-12紫、P06-15紫、P06-13),其中材料P06-7氨基酸總量最高,達57.65mg/g ,較總含量最低的材料P06-33多23.07 mg/g。17種氨基酸中有9種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蘇氨酸、丙氨酸、纈氨酸、苯丙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含量均以P06-7最高,而有6種氨基酸(絲氨酸、甘氨酸、酪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含量的最低值出現在P06-33中。必需氨基酸含量變化范圍在11.10 -19.55 mg/g之間,仍以P06-7為最高。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變化趨勢與氨基酸總量的變化趨勢大致相同。?
?
各氨基酸在材料間的變異較大。變異系數最大的是脯氨酸,達59.19%,其次是組氨酸和賴氨酸,分別為29.91%和25.63%。異亮氨酸的變異系數最小,為11.34%,其它氨基酸的變異系數均在10%-20%之間。氨基酸總量、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變異系數在10%-15%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