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葉面肥的制作工藝
簡易型堆積發酵法的操作流程簡要說明如下:
準備容器。首先準備好發酵所需的水泥池或大缸。
準備原料。稱量好發酵用大豆粉重量,并測定其含水量,一般含水量為12%。
菌劑用量:按,1:100比例,即100公斤大豆粉,拌1公斤金寶貝發酵菌劑,一定要攪拌均勻,此過程可稱為菌劑接種。
物料加水。往接種完菌劑的大豆粉中加入糖醋水,將大豆粉物料的含水量調到55-60%。調整方法:因含水率12%的100公斤大豆粉本身自帶水分約12公斤,再外加48公斤的糖醋水,總計含水約50公斤。糖醋水的制作方法:將5%的紅糖水和3%米醋兌成所需加水量即可。
放置座菌。將調好含水量的大豆粉物料,自然放置12小時,這一過程可稱為“座菌”。
開始發酵:將自然放置的待發酵物料及時移到水泥池或大缸堆積發酵。為確保通氣,堆積厚度一般不超過50㎝為好,堆積完畢后,上面蓋上紗布或塑料布(注意留有通氣孔),并注意做到保溫、保濕、保潔。
發酵開始后,7-10天的發酵溫度應保持20-25℃以上,累計發酵溫度達300-400℃時,可翻倒一次,翻動后立即蓋上覆蓋物,促使其繼續發酵,等到累計發酵溫度達到600℃以上(20-25天),發酵料成塊,臭味基本消失,可停止發酵,及時把發酵料翻動,晾干一天(含水量為40-45%);
浸泡提取。將晾干后的發酵物料移到容器里,用5%紅糖水浸泡,即可提取氨基酸水。浸泡比是1公斤大豆粉加5%紅糖水5公斤,浸泡時間為5-15天,浸泡完畢(沒臭味,液體呈深棕色),應及時用真空泵提取氨基酸水,做好包裝,在陰涼處保管即可。
用大豆粉發酵而成的氨基酸肥,可作種肥、根肥、葉面肥,施用方法及用量可參照同類產品。
自制氨基酸葉面肥的配方是什么?
氨基酸葉面肥能改善施肥作物品質的功能,補充植物必需的氨基酸,刺激和調節植物快速生長,促使植物生長健壯,促進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另外的一些的比較完善的適合其它部分作物的可百度下 德化葉面肥配方 有較為豐富的配方及制作步驟:
第一步,原料準備,大豆粉(含水量為12%)、紅糖、米醋等。
第二步,原料配制混合,按1:100比例,即100公斤大豆粉,拌1公斤金寶貝氨基酸葉面肥發酵劑,一定要攪拌均勻,此過程可稱為菌劑接種。
第三步,往接種完菌劑的大豆粉中加入糖醋水,將大豆粉物料的含水量調到55-60%。
第四步,靜置發酵,調好含水量的大豆粉物料,自然放置12小時,這一過程可稱為“座菌”將自然放置的待發酵物料及時移到水泥池或大缸堆積發酵。為確保通氣,堆積厚度一般不超過60厘米為好,堆積完畢后,上面蓋上紗布或塑料布,并注意做到保溫、保濕、保潔。
第五步,溫度控制與調整,7~10天的發酵溫度應保持在20-25℃以上,累計發酵溫度達300-400℃時,可翻倒一次,翻動后立即蓋上覆蓋物,促使其繼續發酵,等到累計發酵溫度達到600℃以上(20-25天),發酵料成塊,臭味基本消失,可停止發酵,
第六步,原液提取,將發酵好的肥料用濃度為5%的紅糖水浸泡,然后將可提取氨基酸溶液即可。
氨基酸對植物有很多好處,怎樣用大豆制成氨基酸葉面肥?
氨基酸對作物生長起著重要作用,長期使用可以提高作物抗病性,改善品質,還因為它能刺激調節作物快速生長,促進營養吸收,提高光合作用等方面的顯著作用!因此,氨基酸在作物生長中起著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葉面肥中添加它呢?
氨基酸葉面肥的生產過程。用大豆粉和氨基酸葉面肥的啟動劑就可以了,首先要準備好容器,把準備好的原料倒入容器中,稱好大豆粉的比例,確定好12%的水分含量,然后準備好紅糖和米醋。調整比例。按照1:100,即100公斤大豆粉1公斤氨基酸假肥啟動劑,攪拌均勻,然后在攪拌均勻的大豆粉中加入糖醋水,糖醋水為5%和3%,總含水量約為50公斤,大豆粉中自帶12公斤水和約48公斤糖醋水。將準備好的原料自然放置。自然放置12小時后再進行下一步。
大量發酵。將放置12小時的原料放入水泥池或增值稅專用堆積發酵,為保持通風,堆積厚度不得超過60厘米,用紗布覆蓋保溫和保濕清洗! 發酵7-10天,溫度保持在20攝氏度至25攝氏度以上,總發酵度達到350攝氏度時,可立即翻開蓋上紗布繼續發酵,待發酵20-25天溫度達到600攝氏度以上時,及時取出來曬一天。浸泡原料,提取。用干燥的原料裝入容器,用1公斤發酵劑和5公斤紅糖水浸泡,浸泡5-15天,浸泡后一般無異味液體呈深褐色,然后用真空泵提取氨基酸水包裝放陰涼處。好了,生產過程就這么多了! 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么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里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