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東小麥補貼政策
對于種地的農民來說,收入主要由兩個方面組成。一個是種莊稼的收入。產量越高,糧價越高,收入越多。二是補貼收入,包括土地補貼、糧食補貼等。根據地區不同,補貼對象不同,補貼金額也不同。據小幫手說,很多種植戶都對補貼感興趣,打聽各種信息。再說說2022年不同地區的種田補貼。再說說山東。根據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下發的通知,2022年,全省耕地保護補助繼續以小麥種植面積為基數,按照每畝不低于134元的標準發放補助。也就是說,山東省種植小麥的農民,每畝可獲得不低于134元的補貼。補貼對象為全省各類種糧戶(包括種糧農民和新型糧食經營者)。種植小麥的農戶自行上報小麥實際種植面積(無虛報、漏報),先由村里審核,再由鄉鎮審核。審核完成后,在村級公示(不少于5天),再由縣里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后,由縣級財政部門發放補貼。
農村種田補貼的標準2022
國家標準50元/畝,各地可上下浮動,現在國家補貼農民種地各地標準不一樣.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農民種植水稻每畝補貼15元;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農民種植早稻每畝補貼10元,種植粳稻、中秈稻每畝補貼15元,對晚秈稻的補貼另行公布。種植品種的選擇要尊重農民意愿。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傳統水稻產區,對水稻良種實施補貼。對農民種植早稻每畝補貼10元,種植粳稻、中秈稻每畝補貼15元。對晚秈稻的補貼另行確定。種植品種的選擇要尊重農民意愿。山西出臺促進糧食生產發展政策:對農民種植小麥、玉米作物給予補貼,小麥每畝補貼10元,玉米每畝補貼5元。一是用糧食風險基金對種糧農民進行直接補貼。從糧食風險基金中逐步拿出40%對全省種植小麥、玉米的農戶進行直接補貼,小麥每畝補貼10元,玉米每畝補貼5元。全省各級農業部門負責落實和核定小麥、玉米種植面積,財政部門負責兌現資金。省財政撥款1000萬元對10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良種直接補貼,每畝補貼10元;撥款1000萬元對200萬畝優質玉米良種直接補貼,每畝補貼5元;撥款400萬元用于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建設。
一、家庭農場能有什么補貼
1.創辦種植業類家庭農場,需經營流轉期限在5年以上,且集中連片的土地面積達30畝以上才能領取補貼。
2.創辦畜禽業類家庭農場,養殖生豬年出欄達1000頭以上,肉牛年出欄達100頭以上,肉羊年出欄達500頭以上;家禽年出欄達10000只以上,家兔年出欄達2000只以上才能領取補貼。
3.創辦水產業類家庭農場,需經營流轉期限在5年以上,且集中連片的養殖水面達30畝以上,特種水產的養殖水面積達10畝以上才能領取補貼。
4.創辦林業類家庭農場,需山林經營面積達500畝以上,苗木花卉種植面積達30畝以上,油茶種植面積達80畝以上,中藥材種植面積達30畝以上才能領取補貼。由于各地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有所不同,給予的補貼金額也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異,具體的補貼標準和補貼方式可以去當地的農業部門進行咨詢、申請。
二、農業補貼政策改善建議:
1.完善補貼結構 增加直補資金量
2.改進補貼方式,提高補貼效率。
3.向農業高新技術推廣傾斜
4.實施農民科技培訓補助
5.擴大補貼政策范圍
6.制定《農業補貼條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第三條 國家把農業放在發展國民經濟的首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目標是:建立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經濟體制,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提高農業的整體素質和效益,確保農產品供應和質量,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縮小城鄉差別和區域差別,建設富裕、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逐步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
《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促進農業保險持續健康發展,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國家支持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農業保險制度。為加強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資金管理,更好服務“三農”,根據《預算法》、《農業保險條例》、《金融企業財務規則》等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是指財政部對省級政府引導有關農業保險經營機構(以下簡稱經辦機構)開展的符合條件的農業保險業務,按照保險費的一定比例,為投保農戶、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等提供補貼。本辦法所稱經辦機構,是指保險公司以及依法設立并開展農業保險業務的農業互助保險等保險組織。本辦法所稱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是指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以及其他農業生產經營組織。
第三條 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工作實行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的原則。(一)政府引導。財政部門通過保險費補貼等政策支持,鼓勵和引導農戶、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投保農業保險,推動農業保險市場化發展,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二)市場運作。財政投入要與農業保險發展的市場規律相適應,以經辦機構的商業化經營為依托,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逐步構建市場化的農業生產風險保障體系。(三)自主自愿。農戶、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經辦機構、地方財政部門等各方的參與都要堅持自主自愿,在符合國家規定的基礎上,申請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四)協同推進。保險費補貼政策要與其他農村金融和支農惠農政策有機結合,財政、農業、林業、保險監管等有關單位積極協同配合,共同做好農業保險工作。
2022年國家對小麥補貼多少
2022年糧食補貼最新政策
近日,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中央財政下達資金200億元,對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種糧增支影響,穩定農民收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為保持政策連續性,提高政策精準性,便于地方操作執行,此次補貼發放將延續2021年相關政策實施方式。
1、補貼對象
補貼對象為實際種糧農民,具體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種糧的農民,以及流轉土地種糧的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于開展糧食耕種收全程社會化服務的,可根據服務雙方合同(協議)約定,由地方結合實際確定補貼發放對象,原則上應補給農資價格上漲成本的主要承擔者。
2、補貼標準
補貼標準由各地區結合有關情況綜合確定,原則上縣域內補貼標準應統一。發放方式由各地區在2021年相關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結合實際進行完善。要依法依規公開補貼信息,采取“一卡(折)通”方式,及時將補貼資金發放到實際種糧農民手中。
2022糧食補貼標準是多少?
山東
根據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的關于切實做好2022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發放工作的通知,明確小麥種植面積核定和補貼發放要求,按照每畝不低于134元的標準發放補貼。
拓展資料:湖南省益陽市
2022年益陽種糧戶可獲得的補貼包括:耕地地力補貼(即糧食直補)105元;雙季稻補貼70元;大米目標價格補貼每季度25元左右;實際種糧農民每季度獲得一次性補貼15元左右。
法律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第一條加強主產區糧食生產能力建設。當前種糧效益低、主產區農民增收困難的問題尤為突出,必須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盡快加以解決。抓住了種糧農民的增收問題,就抓住了農民增收的重點;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就抓住了糧食生產的根本;保護和提高了主產區的糧食生產能力,就穩住了全國糧食的大局。
濟南市濟陽區2022年小麥補貼多少錢一畝?
濟南市濟陽區2022年小麥補貼標準為 25.56 元 / 畝。
可詢問農業農村局、財政局。
該作物種植技術
該作物在酸和微堿性土壤上都能較好地生長,但最適宜的土壤酸堿度為pH6.5至7.5。
耕作與整地
旱地該作物的整地要立足于逐年加深耕層,結合增施有機肥料,提高保蓄水肥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復種形式進行整地。即前作收獲較早者,如春玉米、高粱、煙草等,收獲應首先淺耕滅茬,然后深翻炕土,使殘茬腐爛并接納秋雨,雨后淺耙,減少蒸發;另一類如甘薯,棉花等,收獲時間緊迫,如果用常規之法,勢必貽誤播期,這是西南區該作物低產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一方面推行在前作后期行間松土保墑,種麥時再耕細整平;另一方面提倡挖薯,平地、施肥、播種等連續作業,保證該作物適時播種。
高產技術
1、注意選擇高肥水地塊。高產優質該作物品種要求土壤養分必須全面、充足,才能滿足其高產栽培的需要,所以宜選擇地力高、水澆條件好的地塊,要增施有機肥,采用配方施肥技術。
2、注意適期晚播,根據品種特性,確定適宜的基本苗。要防止播量過大,造成后期管理被動。
3、注意防止倒伏,重施起身拔節肥。推廣的優質該作物品種,有的不抗倒伏,特別對于群體過大的麥田,在返青至拔節前須進行一次化控處理,可噴施多效唑或麥業豐。要重施起身拔節肥,控制多余下落穗的形成,促進穗大粒多。
4、注意澆好灌漿水,麥黃水,噴施葉面肥,防止早衰。澆好灌漿水,對于增粒重、預防干熱風有重要作用。天氣干旱,運用麥黃水,有利于下茬套種,防止早衰。在5月上中旬,結合防治病蟲害,噴2至3次葉面肥,如0.2%至0.3%磷酸二氫鉀,能減輕干熱風危害,增產效果明顯。
5、注意防治病蟲害。一般說優質該作物更易遭受病蟲害,如該作物紋枯病、白粉病,蚜蟲比常規品種發生早且重。應根據預測預報,及早防治。
6、在該作物剛破口、抽穗揚花前約達60%至70%的時候噴施一次該作物寶,激活該作物內生物酶活性,促進協調生長,增強功能葉光合作用,明顯減少空秕率,提高結實率及千粒重,從而達到增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