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對植物有很多好處,怎樣用大豆制成氨基酸葉面肥?
氨基酸對作物生長起著重要作用,長期使用可以提高作物抗病性,改善品質,還因為它能刺激調節作物快速生長,促進營養吸收,提高光合作用等方面的顯著作用!因此,氨基酸在作物生長中起著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葉面肥中添加它呢?
氨基酸葉面肥的生產過程。用大豆粉和氨基酸葉面肥的啟動劑就可以了,首先要準備好容器,把準備好的原料倒入容器中,稱好大豆粉的比例,確定好12%的水分含量,然后準備好紅糖和米醋。調整比例。按照1:100,即100公斤大豆粉1公斤氨基酸假肥啟動劑,攪拌均勻,然后在攪拌均勻的大豆粉中加入糖醋水,糖醋水為5%和3%,總含水量約為50公斤,大豆粉中自帶12公斤水和約48公斤糖醋水。將準備好的原料自然放置。自然放置12小時后再進行下一步。
大量發酵。將放置12小時的原料放入水泥池或增值稅專用堆積發酵,為保持通風,堆積厚度不得超過60厘米,用紗布覆蓋保溫和保濕清洗! 發酵7-10天,溫度保持在20攝氏度至25攝氏度以上,總發酵度達到350攝氏度時,可立即翻開蓋上紗布繼續發酵,待發酵20-25天溫度達到600攝氏度以上時,及時取出來曬一天。浸泡原料,提取。用干燥的原料裝入容器,用1公斤發酵劑和5公斤紅糖水浸泡,浸泡5-15天,浸泡后一般無異味液體呈深褐色,然后用真空泵提取氨基酸水包裝放陰涼處。好了,生產過程就這么多了! 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么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里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自制氨基酸葉面肥的配方是什么?
氨基酸葉面肥能改善施肥作物品質的功能,補充植物必需的氨基酸,刺激和調節植物快速生長,促使植物生長健壯,促進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另外的一些的比較完善的適合其它部分作物的可百度下 德化葉面肥配方 有較為豐富的配方及制作步驟:
第一步,原料準備,大豆粉(含水量為12%)、紅糖、米醋等。
第二步,原料配制混合,按1:100比例,即100公斤大豆粉,拌1公斤金寶貝氨基酸葉面肥發酵劑,一定要攪拌均勻,此過程可稱為菌劑接種。
第三步,往接種完菌劑的大豆粉中加入糖醋水,將大豆粉物料的含水量調到55-60%。
第四步,靜置發酵,調好含水量的大豆粉物料,自然放置12小時,這一過程可稱為“座菌”將自然放置的待發酵物料及時移到水泥池或大缸堆積發酵。為確保通氣,堆積厚度一般不超過60厘米為好,堆積完畢后,上面蓋上紗布或塑料布,并注意做到保溫、保濕、保潔。
第五步,溫度控制與調整,7~10天的發酵溫度應保持在20-25℃以上,累計發酵溫度達300-400℃時,可翻倒一次,翻動后立即蓋上覆蓋物,促使其繼續發酵,等到累計發酵溫度達到600℃以上(20-25天),發酵料成塊,臭味基本消失,可停止發酵,
第六步,原液提取,將發酵好的肥料用濃度為5%的紅糖水浸泡,然后將可提取氨基酸溶液即可。
氨基酸 如何制作
(一)微生物發酵法
大部分氨基酸是用玉米淀粉做的葡萄糖做碳源,補加各種無機鹽及氮源,通過生產菌種進行新陳代謝,得到所需的產物,再進行提純、烘干、包裝。
合成各種碳水化合物構成細胞壁的結構物質或成為細胞內的貯存物質,利用有機酸或無機酸等合成脂類,構成細胞膜,吸收氮素與有機酸合成氨基酸。飼料添加劑原料的微生物工程生產過程當中,通過人工控制合成代謝的某一過程,從而導致某種中間產物的大量積累,達到規模化生產的目的。如:賴氨酸、維生素C、有機酸的生產等。微生物發酵工程法生產抗生素、生長激素、某些色素等都屬于微生物的次生代謝產物。
微生物在適宜的條件下,不斷從周圍環境中吸收營養物質轉化為構成細胞物質的組分和結構,使個體細胞質量增加和體積增加,稱為生長。根據細菌生長繁殖速度的不同可分為四個時期。
微生物發酵的全部生產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即:菌種階段、種子擴大培養階段、發酵階段和提煉階段。
(二)氨基酸的生產流程(工藝)
氨基酸發酵法制造工藝。 圖氨基酸發酵生產法 ,
1,純粹分離,2,種母培養,3,蒸汽,4,空氣壓縮機.5,蒸煮殺菌 6,種母培養.7,pH調節劑 8.發酵罐 9.滅菌器 10.培養基 11.配制槽 12.離心分離機 13.離子交換柱 14.結晶槽 15.晶體分離器 16.干燥器 17.氨基酸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