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種糧農民補貼政策有哪些?具體補貼多少?
我國糧食直補是即為和穩定發展趨勢農業生產,維護種糧農戶權益,將過去我國給予國有制糧食企業的補貼資產改成立即補貼給種糧農民的現行政策。下邊產生2022糧食直補下達最新動態,一畝地補貼要多少錢?局部地區發布規范。
糧食作物補貼查詢方式能夠有如下二種,一種是發卡銀行查看,此外一種是打電話12316或資詢村民委員會。如想查看發放時長,可以咨詢村民委員會,或打電話全國各地農業系統公益服務統一專用型號12316資詢。
2022年糧食直補于6月30日以前發放。由于依據財政部、農業部要求各地爭取于6月30日前把兌付到農戶手里的補貼資產發放及時,但全國各地發放時長不一,有些是4月份發放,有些是6月份發放,實際跟農作物完善時長相關,例如四川在4月中下旬下達,云南在4月中下旬下達,遼寧在9月中下旬下達,因而實際發放時長根據當地官方宣布的相關政策為標準。而2022年糧食作物補貼全國各地規范不一,以下是局部地區最新標準:
1.廣西玉林市
(1)水稻生產制造補貼合乎縣內(市、區)申請資格條件的稻谷經營者可自行申請補貼,最大不超過500元/畝。
(2)具體種糧農戶一次性補貼補貼對象是合乎縣內(市、區)補貼要求的種糧經營者,最大不超過200元/畝。
(3)雙季稻輪種補貼新項目縣(市、區)挑選相對性聯片的地區進行“稻-稻-肥”、“稻-稻-油”、“稻-稻-菜”、“稻-稻-薯”等輪種方式示范性,對示范片的各項費用給予補貼,最大不超過150元/畝。
(4)黃豆苞米帶條狀復合型種植補貼新項目縣(市、區)挑選相對性聯片的地區進行黃豆苞米帶條狀復合型種植示范性,對擔負示范性種植的農民或新型經營主體給予補貼,最大不超過200元/畝。
2.北京
依據中央預算下達的補貼資產及當地農業生產總體目標,明確補貼標準是1畝10元。
3.黑龍江
2022年,黑龍江省將繼續執行苞米和黃豆差異化補貼現行政策,實際額度應該根據補貼總產量和種植總面積明確。正常情況下規范會超過200元/畝。
4.山東省
依據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的《關于切實做好2022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發放工作的通知》,確立麥子種植總面積核準和補貼發放規定,依照1畝不少于134塊的規范發放補貼。
5.浙江金華市武義縣
種植糧種總面積50畝以上糧食作物經營規模種植大戶人家,給予120元/畝的經營規模種糧補貼,種植早稻提升80元/畝獎賞;對稻谷育供秧秧盤補貼5元,當季晚稻每秧盤補貼9元,連種晚稻每秧盤補貼6元;進行稻谷翠綠色增產高效率建立示范性比賽,給予得獎行為主體0.5-4萬余元獎賞;種植油菜子50畝以上種植行為主體,按照實際種植總面積給予200元/畝補貼;墾造農用地工程驗收后三年內按照要求種植的,給予種植稻谷的1500元/畝,別的農作物600元/畝,種植的300元/畝補貼;幫扶規模化拋秧、規范化糧庫、糧食深加工等重點項目建設,依據投資總額、經營規模給予基礎設施機械設備資金投入補貼,補貼占比不超過60%,一個新項目最大補貼不超過200萬余元。
總體來說,2022年糧食直補全國各地規范不一樣,差異省區不一樣城區不一樣縣區的糧食作物補貼價錢都不一樣,這是因為全國各地糧食作物補貼類型和規范不一樣,實際需根據當地官方宣布工作的通知為標準。
農業補貼政策2022標準
一、2022年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標準是多少?
2022年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標準全國并不統一,有的地方補貼多些,補貼一百多元一畝,有的地方補貼少些,補貼幾十元一畝。具體補貼多少,以各地政府公布的為準。
二、各地2022年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標準
1、金寨縣2022年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標準
根據2022年6月2日《金寨縣財政局 金寨縣農業農村局關于認真做好2022年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發放工作的通知》:2022年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資金額共計37041563.4元,符合補貼條件的農作物種植面積423671.09畝,經測算,補貼標準為87.43元/畝。
2、固鎮縣2022年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標準
根據2022年6月23日《固鎮縣2022年農業支持保護(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發放公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資金總量9535萬元,申報補貼面積1346954.56畝,測算確定我縣2022年農業支持保護(耕地地力保護)畝均補貼標準為70.78元。
農村種田補貼的標準2022
國家標準50元/畝,各地可上下浮動,現在國家補貼農民種地各地標準不一樣.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農民種植水稻每畝補貼15元;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農民種植早稻每畝補貼10元,種植粳稻、中秈稻每畝補貼15元,對晚秈稻的補貼另行公布。種植品種的選擇要尊重農民意愿。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傳統水稻產區,對水稻良種實施補貼。對農民種植早稻每畝補貼10元,種植粳稻、中秈稻每畝補貼15元。對晚秈稻的補貼另行確定。種植品種的選擇要尊重農民意愿。山西出臺促進糧食生產發展政策:對農民種植小麥、玉米作物給予補貼,小麥每畝補貼10元,玉米每畝補貼5元。一是用糧食風險基金對種糧農民進行直接補貼。從糧食風險基金中逐步拿出40%對全省種植小麥、玉米的農戶進行直接補貼,小麥每畝補貼10元,玉米每畝補貼5元。全省各級農業部門負責落實和核定小麥、玉米種植面積,財政部門負責兌現資金。省財政撥款1000萬元對10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良種直接補貼,每畝補貼10元;撥款1000萬元對200萬畝優質玉米良種直接補貼,每畝補貼5元;撥款400萬元用于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建設。
一、家庭農場能有什么補貼
1.創辦種植業類家庭農場,需經營流轉期限在5年以上,且集中連片的土地面積達30畝以上才能領取補貼。
2.創辦畜禽業類家庭農場,養殖生豬年出欄達1000頭以上,肉牛年出欄達100頭以上,肉羊年出欄達500頭以上;家禽年出欄達10000只以上,家兔年出欄達2000只以上才能領取補貼。
3.創辦水產業類家庭農場,需經營流轉期限在5年以上,且集中連片的養殖水面達30畝以上,特種水產的養殖水面積達10畝以上才能領取補貼。
4.創辦林業類家庭農場,需山林經營面積達500畝以上,苗木花卉種植面積達30畝以上,油茶種植面積達80畝以上,中藥材種植面積達30畝以上才能領取補貼。由于各地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有所不同,給予的補貼金額也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異,具體的補貼標準和補貼方式可以去當地的農業部門進行咨詢、申請。
二、農業補貼政策改善建議:
1.完善補貼結構 增加直補資金量
2.改進補貼方式,提高補貼效率。
3.向農業高新技術推廣傾斜
4.實施農民科技培訓補助
5.擴大補貼政策范圍
6.制定《農業補貼條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第三條 國家把農業放在發展國民經濟的首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目標是:建立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經濟體制,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提高農業的整體素質和效益,確保農產品供應和質量,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縮小城鄉差別和區域差別,建設富裕、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逐步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
《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促進農業保險持續健康發展,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國家支持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農業保險制度。為加強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資金管理,更好服務“三農”,根據《預算法》、《農業保險條例》、《金融企業財務規則》等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是指財政部對省級政府引導有關農業保險經營機構(以下簡稱經辦機構)開展的符合條件的農業保險業務,按照保險費的一定比例,為投保農戶、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等提供補貼。本辦法所稱經辦機構,是指保險公司以及依法設立并開展農業保險業務的農業互助保險等保險組織。本辦法所稱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是指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以及其他農業生產經營組織。
第三條 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工作實行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的原則。(一)政府引導。財政部門通過保險費補貼等政策支持,鼓勵和引導農戶、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投保農業保險,推動農業保險市場化發展,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二)市場運作。財政投入要與農業保險發展的市場規律相適應,以經辦機構的商業化經營為依托,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逐步構建市場化的農業生產風險保障體系。(三)自主自愿。農戶、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經辦機構、地方財政部門等各方的參與都要堅持自主自愿,在符合國家規定的基礎上,申請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四)協同推進。保險費補貼政策要與其他農村金融和支農惠農政策有機結合,財政、農業、林業、保險監管等有關單位積極協同配合,共同做好農業保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