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一共有21種嗎
不是的,氨基酸有許多種。目前發現的已經有數百種。
但用于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只是α-氨基酸,且只有21種。即:甘氨酸、丙氨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脯氨酸、色氨酸、絲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蘇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賴氨酸、精氨酸和組氨酸,第21種是硒半胱氨酸。其他氨基酸不用于合成蛋白質。
到底定義什么是氨基酸
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一種含氨基的有機酸。當豬攝入飼料中的蛋白質后,并不能直接吸收利用,而是在消化道中各種酶的作用下,將其分解為氨基酸之后才吸收入血液,運輸到全身組織器官參加新陳代謝。由此可見,蛋白質的營養作用是通過氨基酸來實現的。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0多種,飼料中氨基酸適當時可以降低總氨基酸的供給量,節約蛋白質飼料,減少排泄氮對環境的污染。
氨基酸是蛋白質嗎
氨基酸和蛋白質的關系蛋白質是人體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它是人體組織的構成成分,作為體內各種生理活性物質的構成成分,并且在人體需要時還可以被代謝分解釋放能量,對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如果把蛋白質比作一堵墻,氨基酸就是砌墻的磚瓦。
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它按不同的順序和構型而組成不同的蛋白質。食物蛋白質的質量也是由它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的數量來決定的。
通常,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來源有兩條途徑:
(1)體內合成。此類氨基酸可通過代謝活動由其它營養物質轉變而來。
(2)食物提供。此類氨基酸則是食物中的蛋白質經胃腸消化后分解為氨基酸,吸收入血后參與體內蛋白質的合成。
在氨基酸中有8種氨基酸因它們在體內不能直接合成蛋白質或合成速度遠不能滿足機體需要,故必須從食物中獲取。此類氨基酸稱為必需氨基酸即:亮氨酸、異亮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賴氨酸。而嬰兒的必需氨基酸還要加上組氨酸。
在評價蛋白質的營養時,不但要看蛋白質的數量,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看蛋白質的質量。也就是說,食物中必需氨基酸的種類是否齊全、數量是否充足、各氨基酸之間的比例是否恰當。
一般來說,魚、肉、蛋、奶及豆制品中的氨基酸是優質蛋白。因為,除了這些食品的蛋白質含量高、容易消化吸收外,更重要的是其蛋白質的8種必需氨基酸齊備,數量、比例也都接近人體需要。糧谷類主食蛋白質大營養價值遠不如動物性蛋白質,主要缺陷就是賴氨酸嚴重不足,蛋氨酸、苯丙氨酸含量也不高。因為膳食蛋白質的氨基酸模式越接近人體蛋白質組成部分,在消化吸收后越適應人體合成蛋白的需要,越易被機體利用,其它氨基酸大數量再多也會被機體作為燃料消耗從而排出體外。營養學上把含量達不到人體模式的氨基酸叫做限制性氨基酸,其中含量最低的稱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它決定了食物的營養價值。
食物蛋白質中必需氨基酸的種類、含量和相互間的比值對蛋白質的營養價值有著極大的影響。食物中氨基酸的評分方法是:用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含量與理想模式的比值乘以100。得出的評分越接近100,說明氨基酸含量越接近人體需要,評分越低,表示營養價值越差。常見接近人體需要的食品有雞蛋(生雞蛋除外)、牛奶等;而氨基酸含量低、營養價值差的食品有玉米、全麥等。
氨基酸的種類、含量和比值愈接近或符合人體組織蛋白質中各種氨基酸的需要量時,其生物學價值就越高,也就是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越高。
氨基酸屬于酸類嗎
氨基酸屬于酸類,但是氨基酸也是屬于堿性的。因為它是含有一個堿性氨基和一個酸性羧基的有機化合物。絕大部分氨基酸都能溶于水。不同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有差別,如賴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的溶解度較大,酪氨酸、半胱氨酸、組氨酸的溶解度很小。
氨基酸是酸嗎?是否帶“酸”的都是酸?
氨基酸具有兩性,既有顯酸性又有顯堿性。
氨基酸是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類有機化合物的通稱。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構成動物營養所需蛋白質的基本物質。是含有一個堿性氨基和一個酸性羧基的有機化合物,氨基一般連在α-碳上。并不是一種酸,而是一種營養物質。
擴展資料:
氨基酸的物理性質:
1、色澤和顏色
各種常見的氨基酸易成為無色結晶,結晶形狀因氨基酸的結構不同而有所差異。如L一谷氨酸為四角柱形結晶,D一谷氨酸則為菱形片狀結晶。
2、熔點
氨基酸結晶的熔點較高,一般在200~300℃,許多氨基酸在達到或接近熔點時會分解成胺和CO2。
3、溶解度
絕大部分氨基酸都能溶于水。不同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有差別,如賴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的溶解度較大,酪氨酸、半胱氨酸、組氨酸的溶解度很小。各種氨基酸都能溶于強堿和強酸中。但氨基酸不溶或微溶于乙醇。
4、味感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具有一定的味感,如酸、甜、苦、成等。其味感的種類與氨基酸的種類、立體結構有關。從立體結構上講,一般來說,D一型氨基酸都具有甜味,其甜味強度高于相應的L一型氨基酸。
5、紫外吸收特性
各種常見的氨基酸對可見光均無吸收能力。但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在紫外光區具有明顯的光吸收現象。而大多數蛋白質中都含有這3種氨基酸,尤其是酪氨酸。因此,可以利用280hm波長處的紫外吸收特性定量檢測蛋白質的含量。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氨基酸
氨基酸是蛋白質嗎?
氨基酸不是蛋白質。
氨基酸和蛋白質的關系是: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蛋白質由氨基酸以“脫水縮合”的方式組成的多肽鏈經過盤曲折疊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物質。
化學性質
氨基的反應:酰化反應;與亞硝酸反應;與醛反應;磺酰化反應;與DNFB反應;成鹽反應。
羧基的反應氨基酸的羧基和其他羧酸一樣,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酰化、酯化、脫羧和成鹽反應。
與水合茚三酮反應:α-氨基酸與水合茚三酮在弱酸性溶液中共熱,經氧化脫氨生成相應的α-酮酸,進一步脫羧形成醛,水合茚三酮被還原成還原型茚三酮,在弱酸性溶液中,還原型茚三酮、氨基酸脫下來的氨再與另一個水合茚三酮反應縮合生成藍紫色復合物。
脯氨酸和羥脯氨酸與茚三酮反應產生黃色物質,其余的α-氨基酸與茚三酮反應均產生藍紫色物質。這個顏色反應常被用于α-氨基酸的比色測定和色層分析的顯色。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