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合鈣和普通鈣區別在哪里呢?
你好!
螯合鈣和普通鈣的區別在于:
螯合鈣:超細粉末,流動性好,均勻無結塊,在水中快速溶解后具有本品固有的鮮味。更容易吸收,不容易結石。氨基酸螯合鈣補鈣效果快速明顯,每1000mg的鈣相當于5升牛奶的補鈣量。其特點是能有效地提高人體骨密度,具有穩定的鈣源結構。
普通蓋:鈣源溶解性差、吸收率低、副作用大、產生結石等問題。
希望能幫助到你, 謝謝。
懸浮鈣與懸浮鈣鎂硼哪個好?
懸浮鈣與懸浮鈣鎂硼比較,是鈣鎂硼好。
鈣鎂硼,在果實膨大期兌水稀釋800至1000倍均勻噴施,建議使用2至3次,每次間隔7至10天。
鈣鎂硼水溶肥中鈣和鎂的含量達到100g/L,其中含有多種中微量元素,肥效持久,效果好。可有效調節作物因缺鈣導致的一系列生理性病害,快速補充養分,延緩作物早衰,膨果著色,防止果實裂果,使果實外觀好。提高抗寒,抗逆性能力,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
注意事項
1、上午10點或下午4點后噴施為宜,噴后2小時外遇雨不影響效果。
2、現用現配,不宜與堿性農藥混合使用。
3、存放在陰涼干燥處,避免與食物或飲料混放,不可吞食,放置于兒童不易接觸到的地方。
鈣鎂硼元素配合,具有相互促進吸收的能力,不易被土壤固定,利用率極高,鎂元素可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合成葉綠素,加速作物體內碳水化合物的轉化和積累,修復葉片階段性失綠,從而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特殊功效:
鈣鎂硼含有大量元素硝態氮、中量元素以及硼、鋅、鐵、錳、可突破產量限制因子的束縛,大幅度提高作物產量、改善作物品質,提高作物商品等級。養分配比科學,各營養元素協同促進吸收,全面防治作物因缺素中微量元素而引起的黃葉、小葉、落花落果、爛根、死苗、早衰等病癥,可有減少作物苦痘病干心病及裂果等生理病害。獨特配方能促進和強壯作物根系發育及根芽的持續生長,促進根系發達。含有硝態氮可提高作物吸收養分能力,提高產量、品質優。見效快,后勁足。該產品屬超濃縮螯合劑,水溶性好。滲透性強,肥力高。施用后無機養分可被迅速吸收,5至7天后有養分發揮作用。
使用方法:
葉面噴施:稀釋倍數800至100倍。根施:滴灌或澆施,在雨前或澆水前,稀釋1000倍液,澆于作物根部,2公斤/畝,果樹用量建議全年三次,瓜果蔬菜用量建議每季兩次。最佳使用時期:作物謝花前后和果實膨大期。
科學補鈣:常見的幾種鈣制劑,哪個更適合我們?
一說起補鈣,每個人都不陌生。但是,市面上那么多種,哪一種適合自己呢?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選,那你一定要看完這段科學的分析,看完之后你再去做選擇也為時不晚,說不定就對你幫助很大呢!
我們常見的鈣的形式有下面幾種:碳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螯合鈣等等。
首先我們說,碳酸鈣是含鈣量最高的鈣,碳酸鈣含鈣量是40%,也是目前最主流的補鈣制劑。碳酸鈣屬于無機鈣,本身不溶于水,當被人吃進胃里以后,會跟胃酸反應形成可以被人體吸收的鈣離子,隨食物進入小腸進行吸收,吸收率可以達到39%左右,但需要維生素D3參與輔助
碳酸鈣的優點在于:經濟實惠,含鈣量和吸收率高,但其分解時,對于胃酸分泌的要求較高,對于胃酸分泌不足的人來說,補充碳酸鈣有可能會引起便秘等情況發生。此時,如果選用碳酸鈣,應遵醫囑,每天按時定量服用。
第二個,乳酸鈣。乳酸鈣含鈣量在13%左右,吸收率為32%
其優點是:溶解速度快、口感好、生物利用率高,吸收時不消耗胃酸,對腸道無不良反應,適用于胃酸缺乏人群
缺點是:含鈣量相對低,需要大量服用才能滿足人體的補鈣需求。據臨床觀察,若長期服用,會讓使用者易感疲勞。
第三個,葡萄糖酸鈣。
葡萄糖酸鈣一般以液體制劑最為常見,含鈣量相對較低,大約只有9%左右,吸收率也相對較低,大約在27%左右,必須超大劑量服用才能達到補鈣效果。
第四種鈣是螯合鈣,是相對于傳統補鈣形式的新型補鈣制劑。
它通過物理方式,用非必須氨基酸分子將鈣離子包裹住,不需要和胃酸反應,也不需要維生素D3的輔助,直接通過小腸絨毛吸收,據說吸收率高達90%以上。
但是,這種補鈣方式有一個難點。一些科研人員觀察發現,當非必須氨基酸包裹的鈣離子進入細胞后,需要有東西把這層包裹的外衣打開,釋放出里面的鈣離子才能真正的被人體吸收利用。但,還是有很多的鈣離子進入細胞后沒有被打開,就又隨著氨基酸流出了細胞外。所以,那些還沒來得及被打開的螯合鈣,大多數被代謝掉排除體外了,這樣同樣達不到補鈣的效果。
所以,我們在補鈣時,不光要考慮到含鈣量的問題,還應該考慮到吸收率的問題。同時,還要避免一次性的大量鈣攝入導致的一過性的胃酸分泌增加。也許對于普通人來說不會有什么反應,但是在我們當中也有很多人本身胃酸分泌就高,如果這時候再加上一過性胃酸分泌增加,就很容易導致反酸水、燒心等胃部不適感。
成年人小腸對鈣的吸收飽和度約500mg/次,實驗負荷趨向于500mg時,鈣的吸收速度迅速增加,當高于這一水平時,吸收將趨向于彌散且遞減。
因此,在補鈣時最好不要一次性超過500mg,少量多次為宜。別忘了,除了鈣的補充劑外,我們所吃的食物中也含有部分的鈣元素。推薦每次補充200g左右的鈣制劑。
除此之外,“每日足量”是補鈣的一個重要原則。否則,會給身體帶來其他的負擔,甚至好心辦了“壞事”,比如骨質增生等。
補鈣為什么要每日足量?其科學依據是什么,我們下期繼續講解
最后是本期總結,記得點擊關注和收藏哦!
本期要點總結:
1、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鈣制劑;
2、補鈣時紀要考慮到計量問題又要考慮到吸收率的問題;
3、依賴于胃酸分泌的鈣制劑應避免一過性胃酸分泌過多引起胃部不適;
4、胃酸分泌不足的人補充碳酸鈣制劑時,應注意遵循醫囑定時定量;
5、補鈣最重要的原則:每日足量。
螯合鈣是在人體外給鈣離子了一個什么成分,使其達到了近百分百吸收和利用?
普通無機鹽鈣離子在人體胃腸道通行速度比較快,吸收率不高。
但通過一些方法,將鈣離子與人體所需的某些有機化合物結合起來,鈣離子隨有機化合物一同吸收,能大大增加鈣離子的吸收效率。這種就叫做有機鈣。
螯合鈣,是鈣的氨基酸鹽,可以稱為氨基酸鈣。它并非某一單一物質,是一類物質的總稱。
氨基酸(R-CHNH?-COOH)是合成蛋白質的主要組分,屬于有機酸,人體對氨基酸的吸收能力非常強,而且是以不破壞氨基酸分子的方式直接吸收的。所以氨基酸鈣能將鈣離子與氨基酸一同吸收,大大增加了鈣離子的吸收效率。
小時候需要補鈣,醫生開鈣片(無機鈣)的時候都會同時開魚肝油,魚肝油主要是從鯊魚、鱈魚等的肝臟中提煉的,富含人體所需氨基酸。同時攝入鈣片和魚肝油,能使無機鈣與氨基酸反應生成氨基酸鈣,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粉劑螯合鈣和普通的鈣片有什么區別?
螯合鈣的高吸收率是傳統鈣劑的3倍。生物利用率比傳統補鈣產品高60%-80%。螯合鈣能直接被腸道微膜吸收,重量輕、易溶解、易吸收、無需添加維生素D,有效解決了傳統鈣源溶解性差、吸收率低、副作用大、產生結石等問題。
什么是螯合鈣?結實詳細點 不知道的滾!!1
螯合是一種技術。這個詞的意思為蟹爪,螯合物就象蟹鉗一樣,鉗住礦物質。氨基酸螯合鈣,是每兩個氨基酸分子與一個鈣離子通過螯合技術,將其螯合在一起,通過氨基酸通道將鈣及其他礦物質吸收入血,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提高礦物質的吸收利用率,氨基酸螯合鈣的吸收率是一般鈣的三倍,并且氨基酸螯合鈣在人體內按照人體需要緩慢釋放出鈣離子,避免了高鈣血癥發生,且無胃腸道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