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含量怎么檢測
采用GB 5009.12-1996食品中鉛的測定方法。
1、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第一法):
樣品經灰化或酸消解后,注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石墨爐中,電熱原子化后吸收283.3納米共振線,在一定濃度范圍,其吸收值與鉛含量成正比,與標準系列比較定量。
2、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第二法):
樣品經處理后,鉛離子在一定pH條件下與乙二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DDTc)形成絡合物,經4一甲基戊酮-α萃取分離,導入原子吸收光譜儀中,火焰原子化后,吸收283.3納米共振線,其吸收量與鉛含量成正比,與標準系列比較定量。
3、二硫腙比色法(第三法):
樣品經消化后,在pH 8.5~9.0時,鉛離子與二硫腙生成紅色絡合物,溶于三氯甲烷。加入檸檬酸銨、氰化鉀和鹽酸羥胺等,防止鐵、銅、鋅等離子干擾,與標準系列比較定量。
擴展資料
控制方法
1、遏制污染源頭
我國是鉛生產的大國,現(xiàn)在我國鉛產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因此,鉛礦在生產過程中如果控制不當極易發(fā)生大范圍的鉛污染事件,2012年初在陜西省鳳翔發(fā)生的鉛中毒事件,就是由于在開采前沒有及時搬遷附近居民,導致鉛礦開采污染事件發(fā)生。
2、控制流通途徑
傳播途徑包括通過水源、餐具、罐頭等方式污染食品,定期檢測受威脅區(qū)水體中鉛含量的水平,嚴防重金屬鉛通過正常的流通途徑進入食品,此外,定期對市場上的食品隨機進行鉛含量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超標食品及時處理。
3、治療受害人群
鉛對人體危害巨大,兒童身體中鉛含量達到10μg/dL左右時,將會比同齡兒童智力低9%,定期對受威脅地區(qū)人群進行血鉛監(jiān)測,及時治療中毒病人,是當前必須考慮的問題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鉛含量測定
zpp004是什么意思
ZPP004是體檢中血紅細胞內鋅原卟啉的含量
血液中的鉛抑制亞鐵絡合酶,使原卟啉Ⅸ不能與二價鐵結合為血紅素,紅細胞中游離原卟啉增多,可與紅細胞線粒體內含量豐富的鋅結合,形成物即鋅原卟啉。血中鋅原卟啉含量可作為鉛中毒的指標。
血鋅原卟啉是指血中鋅原卟啉的含量。鋅原卟啉是鉛干擾血紅素合成在紅細胞中的積聚的一種代謝物。鉛接觸者由于亞鐵絡合酶受抑制,使原卟啉代謝的最后產物原卟啉不能與二價鐵等合成血紅素,而與二價鋅結合成鋅原卟啉聚積在紅細胞中。血鋅原卟啉能代表鉛的平均接觸濃度,可反映酶抑制水平,測定方法簡便、靈敏,沒有受污染的危險,可作為鉛接觸和鉛中毒早期診斷的一項指標。在嚴重缺鐵性貧血或紅細胞生成型血卟啉病也可增高,應注意鑒別。
哪為朋友知道“鋅卟啉”是什么?它起什么作用啊?是越高越好還是越低越好?謝謝!
血紅蛋白是體內重要的含鐵卟啉化合物,其合成過程中新形成的原卟啉,就是我們常說的游離原卟啉,正常人體內的游離原卟啉占總卟啉的10%,大部分以鋅卟啉形式存在,鉛中毒或缺鐵性貧血時,體內升高的卟啉主要是鋅卟啉,游離原卟啉很少。鋅卟啉是貧血性疾病及鉛中毒的檢測指標,正常值大多在0.6-1.0umol/L,過低或過高都可能是代謝失學或有疾病。
紅細胞內ep與zpp是什么
ep是維生素,ZPP是鋅卟啉。
紅細胞生成素,促紅細胞生成素人尿,紅細胞生成刺激因子,促紅細胞生成素,人紅細胞生成素,人CHO紅細胞生成素基因重組,1芐基1H吲哚3甲醛,紅細胞生成素BRPEP標準品。ZPP是鋅卟啉,人體紅細胞內含有一定量的ZPP正常人體紅細胞內ZPP維持在一定水平,缺鐵性貧血或鉛中毒時,ZPP含量均增高。
紅細胞zpp的血液熒光測定及其標準化方紹峰張基美鉛中毒和缺鐵性貧血時,紅細胞內鋅原卟啉zpp水平升高。由于傳統(tǒng)測定zpp的方法需血量大、靈敏度差,所以zpp測定一直未得到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