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有那么多,我們該選哪個
平時大家經(jīng)常問醫(yī)生 ,鈣片有那么多種類,我該選擇哪個好些呢?今天我們就開門見山地跟大家聊聊
鈣劑主要分為無機鈣、有機鈣和生物鈣三類。
1. 無機鈣
主要包括碳酸鈣、氯化鈣、磷酸氫鈣等,其中 最常用 的是碳酸鈣,其含鈣量較高,但水溶性低,且必須在胃酸作用下解離為鈣離子才能被人體吸收,故宜在 餐后胃酸充足時 服用。副作用是容易引起胃部不適、便秘等不良反應(yīng), 不適合 胃酸分泌不足及胃腸耐受性較差的老年人。
2. 有機鈣
常見的有葡萄糖酸鈣、乳酸鈣、氨基酸螯合鈣、醋酸鈣、枸櫞酸鈣(檸檬酸鈣)等,有機鈣的含鈣量相對較低,但水溶性好,對胃腸道刺激小,而且不需要胃酸參與, 更加適合老年人 。
葡萄糖酸鈣:
含鈣量較低(9.3%),但口感好,多為液體制劑,適宜嬰幼兒服用。因其代謝產(chǎn)物含有葡萄糖,故糖尿病患者慎用。
醋酸鈣:
含鈣量 25.34%,為磷結(jié)合劑,可以減少磷的吸收,適用于慢性腎臟病高磷血癥的患者。
磷酸氨鈣:
含鈣量相對較高,約為 23.3%,但片劑崩解及吸收困難,由于含磷較高,不適合于慢性腎功能不全者。
枸櫞酸鈣(檸檬酸鈣):
含鈣量 21%。有普通片、泡騰片等多種劑型,吸收好,腹脹、便秘等胃腸不良反應(yīng)小,特別適合于小兒及老年人。
氨基酸螯合鈣:
屬于氨基酸和鈣的螯合物,含鈣量則在 20% 左右,特點是溶解度高,吸收好,而且不需要維生素 D 參與,它本身酸堿度呈中性,對腸道無刺激,比較適合老年人補鈣選用。
3. 生物鈣
一般由富含鈣的動物骨骼以及魚骨、貝殼等加工制成,其中鈣的離子化程度高,易被機體吸收利用。但由于生物的重金屬富集作用,長期服用生物鈣有可能存在重金屬中毒的風(fēng)險。
80毫升的清水能溶解多少乳酸鈣?
常溫下100克水可以溶解5克乳酸鈣,80毫升水在常溫下的質(zhì)量接近80克,可以溶解乳酸鈣的質(zhì)量是:80×5%=4克
科學(xué)補鈣:常見的幾種鈣制劑,哪個更適合我們?
一說起補鈣,每個人都不陌生。但是,市面上那么多種,哪一種適合自己呢?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選,那你一定要看完這段科學(xué)的分析,看完之后你再去做選擇也為時不晚,說不定就對你幫助很大呢!
我們常見的鈣的形式有下面幾種:碳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螯合鈣等等。
首先我們說,碳酸鈣是含鈣量最高的鈣,碳酸鈣含鈣量是40%,也是目前最主流的補鈣制劑。碳酸鈣屬于無機鈣,本身不溶于水,當(dāng)被人吃進胃里以后,會跟胃酸反應(yīng)形成可以被人體吸收的鈣離子,隨食物進入小腸進行吸收,吸收率可以達到39%左右,但需要維生素D3參與輔助
碳酸鈣的優(yōu)點在于:經(jīng)濟實惠,含鈣量和吸收率高,但其分解時,對于胃酸分泌的要求較高,對于胃酸分泌不足的人來說,補充碳酸鈣有可能會引起便秘等情況發(fā)生。此時,如果選用碳酸鈣,應(yīng)遵醫(yī)囑,每天按時定量服用。
第二個,乳酸鈣。乳酸鈣含鈣量在13%左右,吸收率為32%
其優(yōu)點是:溶解速度快、口感好、生物利用率高,吸收時不消耗胃酸,對腸道無不良反應(yīng),適用于胃酸缺乏人群
缺點是:含鈣量相對低,需要大量服用才能滿足人體的補鈣需求。據(jù)臨床觀察,若長期服用,會讓使用者易感疲勞。
第三個,葡萄糖酸鈣。
葡萄糖酸鈣一般以液體制劑最為常見,含鈣量相對較低,大約只有9%左右,吸收率也相對較低,大約在27%左右,必須超大劑量服用才能達到補鈣效果。
第四種鈣是螯合鈣,是相對于傳統(tǒng)補鈣形式的新型補鈣制劑。
它通過物理方式,用非必須氨基酸分子將鈣離子包裹住,不需要和胃酸反應(yīng),也不需要維生素D3的輔助,直接通過小腸絨毛吸收,據(jù)說吸收率高達90%以上。
但是,這種補鈣方式有一個難點。一些科研人員觀察發(fā)現(xiàn),當(dāng)非必須氨基酸包裹的鈣離子進入細胞后,需要有東西把這層包裹的外衣打開,釋放出里面的鈣離子才能真正的被人體吸收利用。但,還是有很多的鈣離子進入細胞后沒有被打開,就又隨著氨基酸流出了細胞外。所以,那些還沒來得及被打開的螯合鈣,大多數(shù)被代謝掉排除體外了,這樣同樣達不到補鈣的效果。
所以,我們在補鈣時,不光要考慮到含鈣量的問題,還應(yīng)該考慮到吸收率的問題。同時,還要避免一次性的大量鈣攝入導(dǎo)致的一過性的胃酸分泌增加。也許對于普通人來說不會有什么反應(yīng),但是在我們當(dāng)中也有很多人本身胃酸分泌就高,如果這時候再加上一過性胃酸分泌增加,就很容易導(dǎo)致反酸水、燒心等胃部不適感。
成年人小腸對鈣的吸收飽和度約500mg/次,實驗負荷趨向于500mg時,鈣的吸收速度迅速增加,當(dāng)高于這一水平時,吸收將趨向于彌散且遞減。
因此,在補鈣時最好不要一次性超過500mg,少量多次為宜。別忘了,除了鈣的補充劑外,我們所吃的食物中也含有部分的鈣元素。推薦每次補充200g左右的鈣制劑。
除此之外,“每日足量”是補鈣的一個重要原則。否則,會給身體帶來其他的負擔(dān),甚至好心辦了“壞事”,比如骨質(zhì)增生等。
補鈣為什么要每日足量?其科學(xué)依據(jù)是什么,我們下期繼續(xù)講解
最后是本期總結(jié),記得點擊關(guān)注和收藏哦!
本期要點總結(jié):
1、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鈣制劑;
2、補鈣時紀要考慮到計量問題又要考慮到吸收率的問題;
3、依賴于胃酸分泌的鈣制劑應(yīng)避免一過性胃酸分泌過多引起胃部不適;
4、胃酸分泌不足的人補充碳酸鈣制劑時,應(yīng)注意遵循醫(yī)囑定時定量;
5、補鈣最重要的原則:每日足量。
螯合鈣和普通鈣區(qū)別在哪里呢?
你好!
螯合鈣和普通鈣的區(qū)別在于:
螯合鈣:超細粉末,流動性好,均勻無結(jié)塊,在水中快速溶解后具有本品固有的鮮味。更容易吸收,不容易結(jié)石。氨基酸螯合鈣補鈣效果快速明顯,每1000mg的鈣相當(dāng)于5升牛奶的補鈣量。其特點是能有效地提高人體骨密度,具有穩(wěn)定的鈣源結(jié)構(gòu)。
普通蓋:鈣源溶解性差、吸收率低、副作用大、產(chǎn)生結(jié)石等問題。
希望能幫助到你, 謝謝。
成年人怎樣補鈣?
一、食物補蓋:
奶制品、綠色葉菜、豆制品是鈣的重要來源,在評價鈣的食物來源時,應(yīng)先評價食物鈣的含量,但由于一些食物中富含草酸和植酸,會使鈣的吸收率降低,故仍需考慮吸收率問題。與奶的鈣吸收率比較,干豆的鈣吸收率是其1/2,而菠菜中鈣吸收率只是奶吸收率的1/10。
二、必要情況下應(yīng)用鈣制劑:
無機鈣劑鈣含量較高,如氧化鈣可達72%,氫氧化鈣為54%,碳酸鈣40%,,而有機酸鈣鈣含量較低,如醋酸鈣25.34%,枸櫞酸鈣24.12%,乳酸鈣18.37%,葡萄糖酸鈣為9.3%;氨基酸螯合鈣的含鈣量則在20%左右。
擴展資料
補蓋時的注意事項:
1、補充鈣劑需同時補充維生素D。成人每日口服維生素D150IU時,鈣的吸收可明顯增高。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魚肝油、雞蛋黃、黃油、肝、奶等。
2、補鈣時不宜喝碳酸飲料及咖啡制品。飲料中的二氧化碳和血液中的水結(jié)合會產(chǎn)生碳酸,而血液中大量的碳酸將使我們從食物中獲得的一部分鈣無法在骨骼上沉積,從而降低鈣的吸收率。
3、長期大量服用鈣劑可能發(fā)生高血鈣、尿鈣增高、腎結(jié)石、異位鈣化、動脈粥樣硬化等不良現(xiàn)象。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健康網(wǎng)-不同年齡人群鈣的需要與如何補鈣
各個時期嬰幼兒發(fā)育對鈣的需求
各個時期嬰幼兒發(fā)育對鈣的需求
各個時期嬰幼兒發(fā)育對鈣的需求,我們都知道鈣元素對人體是很重要的,嬰幼兒在成長過程中也離不開鈣元素,但是有些家長不知道寶寶應(yīng)該補充多少鈣才適合,下面我分享各個時期嬰幼兒發(fā)育對鈣的需求,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各個時期嬰幼兒發(fā)育對鈣的需求1
各個時期嬰幼兒發(fā)育對鈣的需求
1至6個月的嬰兒
鈣的適宜攝入量為300毫克mg/天。寶寶出生10天后,胃容積可增加到約100毫升ml,到6個月時約200ml毫升。這個階段的寶寶,一方面胃腸道很脆弱,另一方面,胃容量很小。因此,這個階段補鈣最好以母乳為主。母乳中含鈣量約為350毫克/升mg/L,如果孩子一天吃奶800毫升ml,那么母乳能提供300mg毫克左右的鈣。但對于母乳數(shù)量不足的媽媽來說,就要在母乳不足時,給孩子選擇質(zhì)量可靠的配方奶粉和鈣質(zhì)補充劑了。
6-12個月的嬰兒
此階段,寶寶的消化功能相對于新生兒要強一些,在12個月時胃容量可以達到300-500毫升ml,這個階段的寶寶普遍都已添加了輔食,并且斷奶。在這個階段,許多孩子的主要食物是配方奶粉,外加一些輔食。該階段的孩子鈣需要量為400mg毫克/天,這個階段補鈣的主要方式是選擇高品質(zhì)、高安全性的奶粉,另一方面可選擇一些鈣劑。
1-3周歲的幼兒期
幼兒期生長發(fā)育雖不及嬰兒迅速,但也非常旺盛,雖然幼兒期的孩子胃容量有所增加,消化功能有所加強,但是牙齒的數(shù)目有限,胃腸道消化酶的分泌及為腸道蠕動能力相比成人還相差甚遠。幼兒期鈣的適宜攝入量為600毫克mg/天,由于膳食中鈣的吸收率僅有35%,因此奶及其制品是膳食鈣的良好來源。
各個時期嬰幼兒發(fā)育對鈣的需求2
一、嬰幼兒吃什么鈣好?
巧服鈣劑
葡萄糖酸鈣及乳酸鈣 :葡萄糖酸鈣吸收率27%,乳酸鈣吸收率32%,乳酸蓄積容易人體乏力,葡萄糖對糖尿病患者不利。活性鈣大多為海洋生物貝類外殼煅燒而成,多以氧化鈣、氫氧化鈣形式存在,含鈣量低,水溶性差,堿性強,副作用大。對胃腸刺激性大,雖離子化程度高,溶解度大,但生物利用度仍不高,有一定毒副作用。螯合鈣是含鈣量最高的一種,吸收率可達95%,鈣磷比合理,不溶于胃酸,在小腸吸收,已成為劑型最多、應(yīng)用最多,目前市場上補鈣最好的制劑。
二、嬰幼兒補鈣吃什么好?
1、嬰兒是特殊人群,無論是母乳喂養(yǎng)還是混合或人工喂養(yǎng),奶類應(yīng)是飲食的主體。0——5個月的嬰兒每天對鈣的攝取量為300毫克,只要每天飲母乳或配方奶600-800毫升,便可滿足身體對鈣的需要。
2、到了4——6月時,嬰兒開始添加輔食,每天的喝奶量逐漸減少。而5——11個月的嬰兒對鈣的攝取量每天增至400毫克,因此,從這時起應(yīng)開始補充鈣劑。
3、1——3歲時,對鈣的攝取量每天增至600毫克。可他們的飲食是從以奶類為主,逐漸過度到以谷類為主的。調(diào)查顯示,我國1-3歲嬰幼兒飲食中的鈣仍達不到需要量。因此,每天還應(yīng)為寶貝補鈣150——300毫克,奶及奶制品也仍是飲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每天最好飲奶400毫升左右,同時注意安排奶制品、骨頭湯、小蝦皮、魚類等富鈣食物。
4、早產(chǎn)兒及雙胞胎應(yīng)在出生后1——2周開始補充VD,正常足月兒應(yīng)在出生后2——4周開始補充。6個月以下嬰兒每天補充400國際單位,6個月以上嬰兒每天補充400——600國際單位。
5、補充VD和鈣劑應(yīng)持續(xù)到2歲至2歲半。幼兒在2歲半后戶外活動增加,飲食種類逐漸多樣化,這時就不需要補充VD和鈣劑了。
6、多曬太陽是嬰幼兒補鈣的重要途徑。因為,引起他們?nèi)扁}的主要原因是VD攝取不足,而VD在食物中含量很少,加之嬰幼兒食譜單調(diào),所以只能從食物中攝取到很少的VD。曬太陽可促使皮膚中的一種物質(zhì)轉(zhuǎn)化為VD,這種補充途徑最安全,不會發(fā)生VD中毒。
三、嬰幼兒補鈣的飲食誤區(qū)
1、吃牛肉有利于骨骼。不少人認為歐美人骨骼強壯是因為愛吃牛肉。事實上,很多吃牛肉甚多的人,正是鈣缺乏相當(dāng)嚴重的人。這是因為牛肉本身含鈣量極低——所有的肉都是這樣。同時,肉里面含有大量的“成酸性元素”,主要是磷、硫和氯,它們讓血液趨向酸性,身體不得不用食物和骨骼中的鈣離子來中和成酸性元素,因而增加體內(nèi)鈣元素的流失,減少鈣的`吸收。所以,缺鈣的中老年人應(yīng)當(dāng)適當(dāng)控制肉類的攝入量,不論是紅肉還是白肉。
2、吃蔬菜與骨骼健康無關(guān)。不少人偏愛動物食品,卻很少注意補充蔬菜。他們以為蔬菜里面只有些膳食纖維和維生素,與骨骼健康無關(guān)。實際上,蔬菜不僅含有大量的鉀、鎂元素,可幫助維持酸堿平衡,減少鈣的流失,本身還含有不少鈣。綠葉蔬菜大多是鈣的中等來源,如小油菜、小白菜、芥蘭、芹菜等,都是不可忽視的補鈣蔬菜。
3、水果代餐有利于骨骼健康。很多減肥女性認為,只要吃水果就可以得到足夠的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經(jīng)常用水果代替一餐飯。實際上,水果是一種有益酸堿平衡的食品,卻不是鈣的好來源,而且嚴重缺乏蛋白質(zhì)。骨骼的形成需要大量的鈣,也需要膠原蛋白作為鈣沉積的骨架。如果用水果代替三餐,則蛋白質(zhì)和鈣攝入量都嚴重不足,只會促進骨質(zhì)疏松的發(fā)生。
4、喝飲料與補鈣無關(guān)。飲料中大多含有磷酸鹽,而磷酸鹽會嚴重地妨礙鈣的吸收,促進鈣的流失。可樂是其中害處最大者——因為其中含有磷酸。把人的牙齒和骨頭泡在可樂當(dāng)中,它們就會慢慢地溶化!其中的精制糖也不利于鈣吸收。所以,凡是需要補鈣的人,都要嚴格控制甜飲料的數(shù)量。茶水含有豐富的鉀離子,其中含磷量低,還有促進骨骼牙齒堅固的氟元素,因而喝茶對骨骼健康是有益無害的。
5、喝了骨頭湯就不會再缺鈣。骨頭里面的鈣決不會輕易溶出來。有實驗證明,在高壓鍋蒸煮兩小時之后,骨髓里面的脂肪紛紛浮出水面,但湯里面的鈣仍是微乎其微。要想用骨頭湯補鈣,只有一個方法:加上半碗醋,再慢慢地?zé)跎弦粌尚r。醋可以有效地幫助骨鈣溶出。需要注意的是:這時一定不要用高壓鍋,最好用砂鍋來燉,避免在骨頭湯中溶出過多的鋁。
6、喝牛奶對補鈣沒有幫助。雖然有人宣稱,牛奶含有大量蛋白質(zhì),會讓體質(zhì)偏酸而促進鈣的流失,但這話并不完全正確。實際上,牛奶中的蛋白質(zhì)含量僅有3%而已,水分含量卻高達87%。每250克牛奶中含有250毫克以上的鈣,有豐富的鉀和鎂,還含有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乳糖和必需氨基酸。牛奶與肉不同,并非成酸性食品,而是弱成堿性食品。所以,牛奶并不會讓人體液偏酸,也就不會促進鈣的流失。綜合評價,牛奶仍是最佳的補鈣食品。
7、用內(nèi)酯豆腐來補鈣、相信豆?jié){是高鈣食品。豆腐是植物食品中最好的補鈣食品。大豆本身含有不少鈣,凝固豆腐的時候還要加入含鈣的凝固劑,所以不喝牛奶的人大都會有意識地多吃豆腐。然而,內(nèi)酯豆腐卻不是鈣的好來源,因為其中沒有添加含鈣凝固劑,而是使用葡萄糖酸內(nèi)酯作為凝固劑的。同時,內(nèi)酯豆腐水分太多,蛋白質(zhì)和鈣含量都很低。除了內(nèi)酯豆腐,“日本豆腐”也不可用于補鈣。
從鈣含量上來說,豆?jié){遠遠比不上牛奶。這是因為,大豆鈣含量雖然不算太低,但加10杯水磨成豆?jié){之后,含量就稀釋得很低了。喝一杯豆?jié){,不過是吃幾十粒豆子而已,其中的鈣很少。
四、嬰幼兒補鈣注意事項
1、補鈣必須要加維生素D。維生素D可有效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是打開鈣代謝大門的金鑰匙,兒童每天需要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就可以了。其實維生素D人體自身可以合成,建議家長適當(dāng)?shù)膸Ш⒆訒裉枺换蛘哌x用一些含有維生素D的鈣制劑。
2、不要服用含磷的鈣補充劑。制造骨骼的主要元素是鈣和磷,二者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人體攝入的鈣和磷必須符合一定的比例,如果磷的攝入量過多,就會結(jié)成不溶于水的磷酸鈣排出體外。必然導(dǎo)致鈣的流失。而中國人因為食物和水源的問題,磷的攝入量已大大超標(biāo)。尤其是嬰幼兒時期,磷超標(biāo)會導(dǎo)致一系列嚴重后果。中國營養(yǎng)專家呼吁:千萬不要給嬰幼兒服用含磷的鈣補充劑!
3、鎂影響鈣的吸收。鈣和鎂都是二價離子,在人體內(nèi)的吸收會產(chǎn)生競爭作用。對于嬰幼兒來說,體內(nèi)的鎂含量通過食物可以達到新陳代謝的需要,不需要額外補充,而鎂過量不僅能夠影響鈣的吸收利用,還會引起運動機能障礙,建議不要盲目補充含鎂的鈣劑。
4、食物要少鹽,有利于鈣的吸收。近期有關(guān)研究發(fā)現(xiàn):鈣與鈉在腎小管內(nèi)的重吸收過程中發(fā)生競爭,鈉攝入量高時,人體就會減少對鈣的吸收。國際衛(wèi)生組織建議中國人每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應(yīng)在6g以下,嬰幼兒越少越好。因此建議喜吃咸食的家庭嚴格控制孩子飲食中食鹽的攝入,保證孩子體內(nèi)鈣的吸收利用。
5、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對鈣的影響。中國人以植物性食物為主。豆類、未發(fā)酵面粉中含有植酸;一些蔬菜(菠菜、竹筍、毛豆、茭白、洋蔥等)中含草酸,能與鈣結(jié)合成不溶解的物質(zhì)而影響鈣的吸收。補鈣時要適當(dāng)注意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