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多少錢一斤
土豆很便宜的呀,上海這邊都是2塊錢左右一斤,吃土豆的人挺多的,土豆怎么做都好吃。
17世紀時,馬鈴薯已經成為歐洲的重要糧食作物并且已經傳播到中國,馬鈴薯傳入中國只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據說是華僑從東南亞一帶引進的,在21世紀中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居世界第二位。馬鈴薯產量高,營養豐富,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現已遍布世界各地。
熱帶和亞熱帶國家甚至在冬季或涼爽季節也可栽培并獲得較高產量。由于馬鈴薯非常適合在原來糧食產量極低,只能生長莜麥(裸燕麥)的高寒地區生長,很快在內蒙古、河北、山西、陜西北部普及,馬鈴薯和玉米。
歷史起源:
馬鈴薯原產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人工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16世紀中期,馬鈴薯被一個西班牙殖民者從南美洲帶到歐洲。那時人們總是欣賞它的花朵美麗,把它當作裝飾品。
1586年英國人在加勒比海擊敗西班牙人,從南美搜集煙草等植物種子,把馬鈴薯帶到英國,英國的氣候適合馬鈴薯的生長,比其它谷物產量高且易于管理。
后來一位法國農學家——安·奧巴曼奇在長期觀察和親身實中,發現馬鈴薯不僅能吃,還可以做面包等。從此,法國農民便開始大面積種植馬鈴薯。
土豆一塊錢一斤怎么計算?
土豆一塊錢一斤為兩元錢一公斤。
土豆的價格看地區,不同的地區價格會有差異。
現在市面上的土豆有兩種形式兩種價格。一種是新鮮的,當年生長的,這種土豆會貴一些,大概兩元五角左右。還有一種去年儲存的,這種會便宜一些,一般在一元左右。
200克土豆一塊錢貴嗎
當然貴了,2塊5一斤呢!看看人家東北土豆多少錢:在東北,土豆是儲存冬菜的主要菜品之一 ,東北冬天主要是以大白菜 ,土豆 大蘿卜為主 要的蔬菜, 因為在東北 ,無法種植新鮮蔬菜 ,土豆的營養價值也是很高的, 所以很受東北人喜歡 ,今年的土豆價格很便宜 ,不是很貴 ,一斤土豆才一塊錢的原因 ,主要是今年土豆豐收 ,產量過剩等原因造成的 。
1980年時土豆多少錢一斤?
1980年時土豆,約0.10元一斤。
土豆(馬鈴薯)栽培技術
品種選擇
按當地氣候特點選用豐產、抗病、品質優、食味好的早熟或中早熟土豆品種。外銷的鮮食品種要薯形外觀好,芽眼淺、薯皮光滑。
選地及整地
選擇土層深厚,土質肥沃、保肥性能好,保水排水良好,有灌溉條件,有深松基礎的偏酸性崗地。前兩年沒種過土豆的地塊,谷類茬最好,其次是豆茬,在菜地最好的前茬是蔥、蒜、芹菜等。忌選用甜菜、向日葵、茄子、辣椒、白菜等與土豆有共同病害的茬口。嚴禁選用前茬施用過長殘效除草劑的地塊。前茬收貨后及時整地,實行翻耙耢起壟連續作業,旋耕滅茬15cm,前翻15至20cm,深松35至40cm。深松后耢平起壟,壟底寬80至90cm,壟高25cm。
種薯處理
⒈困種催芽:選用適宜品種的合格脫毒種薯。于播前15至20天出窖,置于溫度13至15℃散射光下,平鋪2至3層,每隔2至3天翻動一次,使種薯均勻見光,催壯芽。當芽長至0.5至1cm(機械播種0.5cm,人工點播1cm)左右時,即可切塊。催芽時避免陽光直射、雨淋和霜凍等,及時淘汰病爛薯。
⒉種薯切塊:切具用70%酒精、3%來蘇水或0.5%高錳酸鉀溶液消毒5至10分鐘,多把切具輪換使用。播前3至5天切塊。可利用頂芽優勢豎切,如種薯過大或長橢圓型,切塊時應從臍部開始向頂部斜切,最后將頂部豎切,要求每個切塊確保1至2個健壯芽眼,單個薯塊重35至50g為宜。
⒊拌種:按照種薯、甲基托布津、滑石粉100比0.1比1比例拌種,放置通風處1至2天,待創傷愈合。
播種
⒈播期:當10cm土層溫度連續3天穩定通過10℃時,即可播種。
⒉播量:每畝用種120至150公斤。
⒊密度:根據品種和土壤肥力狀況,合理密植。早熟品種適當密植;晚熟品種適當稀植。平地起壟或者破原壟后合壟,壟距80至90cm,單行栽培,株距15至20cm,覆土厚度10至15cm。畝保苗數4000至5000株。
施肥
⒈底肥:根據地力,結合春耕施用腐熟農家肥2000至4000公斤/畝。豬便最好,其次牛便。施用化肥30至50公斤,其中尿素、磷酸二銨、硫酸鉀的比例是3.4比1比3。忌用氯化鉀。可根據各地土壤鈣、鎂元素情況,對嚴重缺乏地塊,科學增施鈣肥、鎂肥。
⒉葉面肥:在塊莖形成期和膨大期,若有脫肥癥狀,可葉面噴施濃度0.5%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2至3次,間隔5至7天。可適當添加微量元素,切忌噴施膨大素等生長調節劑類化學品。
水分管理
⒈原則:播種后如遇天氣干旱,應及時灌水,確保出苗;發棵期、盛花期水分要充足;結薯初期要適當控水,少澆水或不澆水;結薯期,即當塊莖長至2至3cm時,要適天氣和土壤墑情及時灌溉;結薯后期和收獲前,要控制水分,避免澆水,防止病害發生和爛薯。
⒉方式:噴灌、滴灌。
⒊時間:幼苗期、現蕾期、開花期、結薯期,如遇持續高溫干旱則可進行次數不等的灌水。控制土壤水分含量在60%至80%。注意排澇。
中耕管理
⒈原則:田間管理的原則是“先蹲后促”,即:顯蕾前,盡量不澆水,以防地上部瘋長,顯蕾以后,澆水施肥,促進地下部分生長。以保持土壤濕潤,地皮見干、見濕為宜,收獲前10天不澆水,以防田間爛薯,如果發現植株有瘋長趨勢,可在顯蕾期(4月下旬5月初)每畝噴50至100g15%的多效唑進行控制。苗前耢一遍,有提高地溫兼滅草作用;幼芽頂土時進行一次深耕、淺培土;苗出齊后及時鏟蹚,提高地溫;發棵期進行第三遍鏟蹚,高培土,利于塊莖膨大和多層結薯。土豆是中耕作物,結薯層主要分布在10至15cm的土層中,因此需要疏松的土壤環境。中耕除草應掌握“頭道深,二道淺,三道刮刮臉”的原則。
⒉作用:防止薯塊變綠,防除雜草,提高品質,降低土溫。
土豆九毛九一斤貴嗎?
不貴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土豆。土豆雖然是又普通又常見但是營養價值卻是很高的,它也是東北的”土三寶”之一,價格很便宜,便宜到只要9毛錢一斤,前幾天去買土豆蒸好碰見打折的,雖然有點小,但是一點也不耽誤吃,就是9毛錢一斤,真便宜,其實這也是打折的時候,正常的時候土豆也要1塊5到兩塊錢一斤的